何進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深得天子恩寵。
雖然是一介屠戶出身,但何進也並非蠢人,深知作為外戚需得依靠天子、拉攏班底,方可成事。一直記得李興幫助的他自然樂意為其鋪路。
“果然是國之義士!不知是何人?竟有如此能力?”
三萬餘匹良馬,靈帝頓時欣喜不已。
從驚喜中緩過神來,劉宏忽的問道。
要知道,那可是兩萬餘鮮卑精銳,三年前他派遣三萬精兵北征都大敗而歸,傷殺的敵人至多不過數千。
而一介布衣,竟然能立此大功,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啟稟陛下,此義士名為李興,乃是昔日罪將李陵之後,一直世代居於草原、臥薪嘗膽伺機報國,今見鮮卑勢大,屢次侵我漢土。為此,率領族中青壯部眾數千人,不避生死、竭力血戰,終滅敵酋,獲此大勝。”
“哦?竟是飛將軍之後?”劉宏眼睛一亮。
這些時間與何氏在一起,沒少聽飛將軍李廣的故事。
何氏言談之中對於李廣十分的讚賞,直言若是李將軍在,現在北方鮮卑之患就不足為據了。
劉宏雖然不覺得如此,但是這些話聽多了,再加上北方鮮卑之患日盛,也不自覺的開始心中偏向李廣起來。
聽話聽音,一句飛將軍之後,在座眾人自然心領神會。
“恭喜陛下,此乃吉兆!忠將榮歸,天佑大漢!”楊賜率先開口道。
“恭喜陛下!天佑大漢!”
朝中一片道賀之聲。
幽州大捷,自然百官同賀,沒人會在這個時候發出不和諧的聲音。
“好!”靈帝興奮道。
“如此功臣,諸位以為該當如何封賞?”
對於封賞李興,劉宏心中沒有半分猶疑。不為彆的,就衝那萬餘匹良馬靈帝都樂意。
要知道,現如今因為他的折騰,地方豪右為了斂財,馬匹價格已經從五萬左右炒到了近百萬,而且上漲趨勢沒有絲毫消減。
便是在正常情況下,萬匹戰馬也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他在兩年前便開始在西邸賣官,明碼標價,一個太守也不過幾千萬錢。李興給的“買官錢”,就是把整個幽州的太守打包賣他都夠了。
當然劉宏雖然荒淫無度,卻也不是完全昏聵之人,乾不出這種事,但李興確實撓到了他的癢處。
李興的目的便是如此。還有比這更好的“買官”機會嗎?
作為隴西李氏之後、世家中人,李興自然不能明目張膽的買官,否則想打造的好名聲便會毀於一旦。
這個時代,人的聲望比金子還貴,劉備的一生便是最好的寫照。
可是不能買官,獻上繳獲總沒問題吧。
獻上一些質量差點的戰馬,對於李興而言無關痛癢。但這卻已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足以把靈帝砸的見錢眼開。
“陛下,如此忠良之臣、如此潑天大功,理應重賞,以收天下報國誌士之心。如今邊境之患日重,急需有能之將抵禦外敵,不若拜其為遼東太守兼度遼將軍,封蕩鄉侯。”
朝堂諸臣皆多出自世家,各有派係,隴西李氏一方的大臣率先開口。
平心而論,這個封賞與李興的功績而言並不算重,在場重臣紛紛低頭思索起來。
能走到這一步,都是人精,政治嗅覺敏銳。他們考慮的不是李興,而是隴西李氏的崛起會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