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興的淡然相比,襄平城內的豪右門卻是徹夜難眠。
一場鴻門宴,他們更加清楚了了解到李興的霸道與難纏,田氏的倒戈令他們措手不及。
雖然靠著公孫暉的手段,很多豪右並沒有遭受太大損失,但他們同樣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這隻是一次見麵禮,之後若是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他們該怎麼辦?
不斷的妥協,隨之而來的隻有可能是滅亡。除了投降,似乎隻有反抗一條路可以走,不少持中立態度想作壁上觀的豪右,如今已經徹底熄了這種想法,轉而向公孫暉靠攏。
公孫暉當夜約見了公孫昭及部分豪門族長,各當地豪門都開始加緊了家仆的訓練,襄平城的守衛在公孫昭的命令下也開始有目的的進行換防。
雖然他們不敢明麵上造反,但是集結一些青壯給城內添些麻煩卻不難。
李興的強勢已經引起了這些人的警惕和抵觸,這般動作一方麵是為了自保,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將來可能發生的變故作準備。
李興對此視若無睹,除了令麾下士卒護衛在太守府周圍外,並無任何動作,仿佛一點沒有察覺一般。
次夜,略顯昏暗的燈光照在李興的臉上,輕輕地將手中的兵書放下,李興活動了下脖子“幾時了?”
“主公,已經子時了。”在一旁等候已久的李龍道。
“時間差不多了,既然老鼠都跳出來了,收網吧。”李興隨意的揮手道。
雖然有更溫和的解決辦法,但是李興沒時間也沒興趣去和這些人玩,大批族人即將到來,襄平城內百廢待興,大勢在手,索性直接快刀斬亂麻,一次解決乾淨。
“是!”
李龍心中毫無波瀾的回複道。
襄平城的城防軍和各豪門的私兵有所異動李興自然知曉,但是這些毫無組織紀律可言的雜兵,在李興心中威脅還不如一支千人數量的鮮卑騎兵大。
與李興麾下飽經戰事的精銳相比,雙方的戰力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李興自然對其毫不在意。
之所以延遲這一天時間,就是想看看還有多少人一同摻和進了這攤渾水,好一並收拾了,斬草除根。
伴隨著李興的一聲令下,麾下的精銳士卒立刻行動了起來,與此同時,無數黑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襄平城中。
騎兵轉步兵,李興麾下的士卒沒有半分的不習慣,平日的訓練與模擬對戰早已將戰術和紀律融入成為了他們的本能,便是麵對著再弱小無比的敵人,他們也沒有半分輕敵。
多半二、三十人為一隊,分彆對襄平城內被勾選的豪門發起了正麵進攻。
從騎兵的三三組合,變為步卒的五人一組。
轉為步卒後的李興軍機動力不免下降,但是靈活性和配合卻上升了不止一個等級。
兩人持刀配合主攻,兩人持槍掩護,一人持弓觀察和輔助殺敵。
襄平城雖說位於邊境,城內的豪族豢養的私兵戰力確實也比尋常青壯強的有限,平時欺負欺負百姓還可以,麵對精銳的李興軍,完全是毫無招架之力。
兩個小組隻一個正麵衝鋒,便毫無損傷的輕易擊潰了數十人。
淒厲的呼喊聲,在夜晚響徹了整個襄平城。
然而城中卻是絲毫沒有混亂,一片平靜。
一支支李興軍在街上巡邏,不時地發出警告,太守在清理城中盜匪,無關係者閉門在家,不得出門。
時不時地有漏網之魚會出現某個陰暗角落,但總是會立刻被同樣不知何時從暗中出現的身影帶走,消失不見。
公孫昭因為近期李興的動作,仿佛驚弓之鳥一般,一直住在城防營附近,得知消息後,他立刻便派人去聯絡四麵城牆的心腹,準備鼓動守軍發起叛變。
然而,守軍裡的諸多將領不知何時,已然不見了蹤影,剩下的將領仿佛沒事人一般,二話不說便將前來聯絡的人員押了下去,隨後若無其事的繼續在城牆上認真巡視起來。
城內的動靜他們早已知曉,不用去理會,隻需守好城牆即可。畢竟萬一真有外敵在此時入侵,一不小心真會有點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