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習慣了被欺淩壓榨的百姓們,看到曾經高高在上的豪右們一個個被列數罪狀,如鵪鶉一般瑟瑟發抖、磕頭求饒,心中某道無形的枷鎖仿佛隱隱出現了裂痕。
端坐在審判之位的李興看到群情激奮的樣子,暗暗點了點頭。
這就是他想達到的效果。
遼東百姓已經沉寂了太久了,唯有無儘的鮮血才能將他們喚醒,才能建立他的權威,才能定下新的秩序。
一樁樁罪名、一項項證據被羅列出來,一個個證人紛紛淚涕橫流、嚎啕大哭,整個場麵熱烈壯觀而又井然有序。
一邊是瑟瑟發抖的犯人,一邊是大仇得報的證人,周圍是義憤填膺、叫好不斷的百姓,李興坐在高座之上,看著這人生百態,感慨萬分。
不遠處的酒店高樓之上,前來旁觀的士子們看到這一幕,同樣心中震撼無比。
“李太守,確為能臣良將。如此一來,遼東民心儘收矣。”一士子感慨道。
“鐵血手腕、玲瓏心思,如此英傑,遼東幸甚、百姓幸甚、大漢幸甚。”
“不過遼東豪門眾多,雖然這些人皆犯律法,但其親屬終究還是有些罪不至死,若是一概屠殺,恐怕有傷天和。”
“隻是定罪,尚未處決,如何決斷還未定論呢,且看下去。”
如此浩大的處決,光是定罪,李羊就喊了一個上午,但周邊百姓絲毫沒有疲憊懈怠之感,反而越聚越多,愈發的興奮了起來。
將最後一個人的罪行定下後,李羊環視一圈,望著周圍百姓希冀的目光,轉身向著李興拱手一拜“太守大人,罪責已宣讀完畢。”
在眾人的注視之中,李興緩緩起身,麵若冷霜、神態肅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遼東雖地處偏遠,但終究是我大漢的土地,我等皆為大漢的子民,一切懲處,當依大漢律法行事。”
“這些罪犯平日仗勢欺人、惡行累累,一律依法處決,絕不姑息。其族屬難逃罪責,但多數終究罪不至死,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太守也不願過多殺生。除惡首及罪大惡極者外,其他人留其性命,按期罪責依法量刑,以勞役恕罪。”
“本太守今日在此當眾判審便是要告訴大家,我等皆為大漢子民,一切當依漢律行事。今後再不會有這般跋扈惡毒之徒無法無天,諸位有任何冤屈,儘可告知官府,吾作為遼東太守,必為諸位做主!”
一身戎裝的李興在正午的烈日之下,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宛若神明。
“太守英明!”
李羊拱手道。
“太守英明!”
士卒單膝下跪道。
“太守英明!”
百姓紛紛跪倒在地齊齊大呼道。
聲震天地、響徹雲霄,整個遼東城都仿佛顫了顫。
“民心儘收,大勢已成。遼東,變天了。”拄著拐杖坐在家中的田泓,聽到這經久不息的呼喊聲,百感交集,顫巍巍的歎了口氣道。
原本哭嚎著等待處刑的各家家主,在李興的一番話後,紛紛雙目失神、神色空蕩。
李興饒了他們的諸多族人,他們再無他念,紛紛認罪伏誅。
“謝太守!”公孫暉跪在地上,深深地低下了頭顱。
“行刑!”
伴隨著李興的一聲令下,一顆顆頭顱落地,但卻鮮少有求饒喊冤之人。
血流遍地,周圍卻是鴉雀無聲,高台上站立的身影顯得愈發的威嚴,令人莫敢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