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強軍,何以立身?
“謝主公!”眾將齊聲道。
從一介白衣或小卒一躍成為統帥千軍的校尉,他們心中何其興奮。
便是被任為副將的幾人也是欣喜不已,本身他們的能力確實較之主將相差一些,無有不服。
也就是在遼東這偏遠之地,天高皇帝遠。
若是身處中原,李興怕是也隻能給他們任命個軍侯、屯長之職。
望著這些當世猛將,李興心中之興奮較之他們更甚。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雖然對於沒能招來時任縣丞的孫堅有所遺憾,但是馬騰一家都被自己一網打儘了。
五虎上將收了四個,五子良將來了兩個,江東四老集齊了。
有這些武將在,天下大可縱橫。
“各營兵馬,由你們自行招募訓練,步騎弓配置自行決斷,軍需供應無有不允。我隻要求一點,我,要的是精兵!”
“我知你們多有各自獨到的練兵之法,但我軍練兵之法也需借鑒。每月一檢驗、半年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拉上戰場實戰,成績差者莫怪我解散曲部另交他人。”
身處遼東,想練兵還不容易。周邊小國、各方胡虜,隨便拉一個練練手。
邊塞之地多出精兵良將的道理便在於此,非但民風剽悍,也不缺戰爭磨礪。
“遼東這段時間以休養生息為主,爾等務必把握時機好好練兵,切莫讓我失望!”李興道。
雖然對於這些能名留青史的良將能力十分信任,但李興不會真的過於盲信。
名將自有天資,但多數同樣是經曆無數戰爭才能成長起來的。
便如關張二人,如今武藝確是不俗,在眾將之中位居前列。
但現在的他們同樣太過稚嫩,隻通武藝,不善領兵。
真正可算得上良將的不過黃忠、徐榮、高順、麴義四人罷了。
他們此前的身份都是低級軍官,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對於領兵作戰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特彆是黃忠,此時正值壯年,武藝能力壓關張,又在荊州領兵多年,兵法韜略皆為上品。若不是其子身患重病,而李興手中多是治病良藥,還真難以將之招來。
有其坐鎮,便是關羽張飛也不得不收斂了些許傲氣,耐下心來學習兵法、訓練士卒。
雖是一步登天,但李興並沒有慣著這群“名將”。
同寢同食同訓練,與尋常士卒一般無二。
李興安排李德按照此前的軍訓之法,對遼東大軍及諸將開展了為期一月的訓練。
與漢室迥異的練兵之法,令諸將感到十分不解。諸如整理內務、唱軍歌等訓練,更是令眾將皺眉不已,以為兒戲。
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卻也慢慢感受到這種練兵之法的神奇之處。
原本一盤散沙的新兵,不過短短一月時間,竟然變得有模有樣、紀律嚴明。非但令行禁止,袍澤之間尚未經曆過戰場便已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從原本的一盤散沙凝聚為一團。
“主公,果不愧為飛將軍之後,真大才也!”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的黃忠不由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