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方蒼狼!
“主公,趙常侍派人遞上請帖,請主公明日府上一敘。”
“知道了,請回複趙常侍,某身體不適,難以前往。態度好一些,回贈的東西彆忘了。”淡淡的回複之後,將帖子接過,關門後把帖子往桌上一扔。
大大小小的請帖數十個,已然堆成了一座小山。
“真沒想到,在朝堂諸公眼中我竟然成了個香餑餑了。”略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李興略顯疲憊的坐在椅子上。
“主公身為度遼將軍,好歹一方大吏,且手握重兵。最關鍵的是背景相對清白,沒有被徹底打上派係烙印,他們自然都想爭取一番。”賈詡淡定的喝著茶。
“就這麼耗著也不是回事,總得儘快定下來,否則怕是將所有派係都得罪遍了。”
李興總算知道為何少有人願意持中立派彆和乘騎牆之勢了。
朝堂之上非友即敵,便是你不想參與其中,也會成為對方的眼中釘。
隻有徹底的加入一方,才能借勢以自保。不過如此一來,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再難擺脫了。
“主公所言甚是,今早拜訪隴西李氏,李垨已將朝廷各派的情況一一說明,主公有何想法?”
在到達雒陽的當日李興便下了拜貼,次日就前往隴西李氏府邸拜會。
雙方的交談甚是愉快。
這段時間以來,李興在遼東所建功勳分潤了不少給了隴西李氏的族人,李垨對於李興這個族人甚是欣賞,在感謝之餘將朝中所知情況和盤托出。
雖是家主,但李垨並沒有以勢壓人,強迫李興做出選擇,而是直接將問題挑明、赤誠相待。
李興展現出來來的潛力不是現如今的隴西李氏所能完全掌控的,在族老商議之後,決定對於李興特殊對待,立為旁支,給予獨斷之權。
“李垨雖說明麵上給予獨斷之權,不乾涉我的選擇。但我有的選嗎?”李興苦笑。
“宦官這條路定是不可得。雖然現在看來繁花似錦,但終究不能長久。”
“武將集團如今式微,且並不團結,隻可為友而不可入之。”
“外戚的話,何進不過一屠夫,雖稍有急智但並無大才,不過是被世家抬出來與宦官作對的靶子罷了。”
“其實,這三者不過是陛下抬出來製衡世家的棋子而已。”賈詡一語道破“世家如今已經尾大不掉,當今天子表麵荒唐,但心中如明鏡一般。”
“隻是手段太稚嫩了。宦官外戚隱有內鬥之象,武將逐漸依附於世家,而世家卻又悄然隱居幕後,準備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李興歎了口氣道。
在了解到朝堂局麵和部分內幕後,結合“未來”發展的脈絡,李興很快便倒推出來諸多的問題的答案。
外戚宦官互鬥,相繼倒台,作為武將一派代表的皇甫嵩等人自始至終都不過是他人的手中刀。
最終得利的是誰,自不言而喻。
若不是出了個不講規矩的董卓,結局會是如何?
甚至細思之下,董卓的作為也未嘗不可能是有人背後推動的,再聯想到後麵的司馬氏掌權……
李興也不清楚自己的胡亂猜測是否正確,隻是從最終得利者的角度反推經過。
但如今世家當道已是不爭的事實,亂世未臨,李興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最好的選擇隻能是融入其中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