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方蒼狼!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固然有人是天生的帥才、將才,也需要在軍中基層多加鍛煉。
李興雖然用人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破格重用了周瑜、張遼等人才。
但他們也都是踏踏實實在一線軍隊最底層逐步實踐考察後才得以晉升。
但凡軍中將領無不如此。
而李興麾下文臣也多是如此,唯一例外的便是這些頂尖謀士。
劉備用龐統為縣令,令龐統感到被輕視,最終憑借過人才華被劉備誠懇的委以重任。
在世家門閥和察舉製根深蒂固的漢末,這似乎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有名望有能力之名士無需功績,得遇明主便可被委以重任、一展宏圖。
但從另一角度而言,這對於出身卑微的士子而言又是何等的不公。
但時代如此,李興在世家尚未解決的情況下也沒有心思去處理此事。
不過麵對現在已入彀中、年幼尚需曆練的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等人而言,確是需要給他們以平台和良師益友以成長。
“文和,從北部邊境之中抽出幾縣,交由他們執掌。從軍中抽調幾名年輕、可塑性強的偏將校尉,擔任他們的縣尉,與他們配合。”李興道。
“主公想要考驗他們?”
“不錯。玉不琢不成器,讓他們到前線鍛煉下,借著接下來即將到來的東部鮮卑入侵磨煉一下他們。”
“把最靠近邊境、危險最大的幾個縣交給他們,不作任何命令,任由他們自己發展,隻部分幫助即可。具體情況由你來把關。”
“對了,上任之前帶他們去拜訪下幽州的隱士,管寧、邴原、王烈還有田疇等,能不能把這些人帶走作為臂力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每半年組織一次會晤,讓他們共同來述職,彼此間也看看對方是怎麼執政的。”
草原數年,李興對於人才培養也有了不少心得。
普通人才或許需要一對一、手把手的教導培養。
但似諸葛亮這種頂尖人才,不需要多麼大的支持,隻要能夠放開他們的手腳,給予適當的幫助,他們自會帶來令人滿意的答桉。
“主公此舉甚妙,如此一來我軍再不用擔心鮮卑南下的問題了。”賈詡讚歎道。
“隻可惜現在還不到我們放開手腳的時候,天下還有如此多的英才沒有納入麾下,卻不知這些人他日會給我等帶來多少麻煩!”李興歎道。
熟知曆史走向和這個時代名謀良將的他自是想將當世英傑一網打儘。
但是可惜以他目前的地位,還是很難撼動這天下的世家大族,特彆是袁氏、荀氏這些頂尖世家。
諸如荀氏八龍、江東二張等良謀奇士,李興隻能望洋興歎,瞄準寒門和諸葛氏這種相對弱小落寞的世家下手。
“世上本就沒有儘善儘美之事,天下眾多英傑都為主公所網羅,已是大勢在握,何必還要求全責備、自尋煩惱。”賈詡勸解道。
“也是,若是這天下英傑儘皆為我所用,未免也太過寂寥。”李興微微一笑道。
自諸侯討董後,李興見識了天下諸侯,其中不乏雄主英豪,心中不自覺也升起了豪邁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