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明皇帝!
用一道“鹽引當期有效,過期作廢”的聖旨,將郭允厚等人打發走,隻留下孫承宗。
孫承宗神情有些凝重,問“陛下,步伐是否邁快了點?”
原本計劃,待局勢穩定,再行漕運及北方鹽政改革。
可糧商哄抬糧價,東林黨暗中挑撥,戶部都給事中封還聖旨,事趕事,這兩項改革被趕著提前出爐。
軍事準備不足,步子確是邁得快了點。
“孫卿擔心漕運會中斷?”
孫承宗回道“衛隊從漕工家屬中招募,隨著消息南傳,漕工心有期待,難以煽動,因此漕運應當無憂。但臣擔心兩準鹽業會出問題。”
大明鹽業重心在兩準,基本被陝商和徽商把持,他們背後又是藩王、勳貴和百官,勢力頗大,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決定爭皇位後,朱慈炫便考慮到這些,因此將漕運改革擺在第一位,待時機成熟,再一鼓作氣拿下兩準鹽業。
可勳貴們自個作死,將長蘆鹽場吐了出來,不接受就會被其他勢力吞掉,他自然不肯。
“再苦不能苦百姓。”朱慈炫思考良久,道,“孫卿,待百姓解圍後,你去見見韓爌。”
年輕而又強勢的帝王,通常很難妥協。
見乾聖帝願意妥協,孫承宗甚感欣慰,隨即告退。
心中擔著事,朱慈炫便不再默寫課本,而是反思起得失。
近段時間,可謂順風順水,且每每都有超出預期的收獲。
這讓他心氣有所膨脹,作決定過於強勢,有時難免草率。
幸虧,他還能聽得進勸。
雖然有時朝令夕改,但調整卻是必要的。
不能總是強勢,有時手段要溫和些。
而且,鹽業實行專賣製,需要各方麵人才,給他們一條出路也是應當的。
想到這裡,他吩咐王承恩“去給高宇順傳朕口諭,對私鹽販子,懲罰是必要的,但能收編的儘量收編;官員交納議罪銀後,可在鹽業公司或鹽場任職。他們家屬待遇等同京營。”
“臣領旨。”
王承恩領旨,匆忙離開書房。
想了想,朱慈炫招來一內侍,讓他去給高時明傳口諭,若那位戶部都給事中願意,可在內務府或廉政公署任事。
能做的都做了,至於能否緩和對抗,就看東林黨肯否妥協。
而此時,東林黨元老韓爌,在書房裡差點氣暈過去。
堂堂一個前內閣首輔,被百姓圍困如此之久,官府不但不聞不問,最後還要自己出米糧,打發那些暴徒。
恥辱!
絕對是恥辱。
“老爺,府中還有範掌櫃送的米糧。”
韓管家小心翼翼地說,令韓爌思緒回到現實,但沒吭聲,隻是揮揮手。
韓管家會意,躬身退出書房。
回到會客廳,韓管家問順天府府尹“大人,需要多少米糧?”
畢竟是前內閣首輔的管家,即便有求於人,態度也不亢不卑。
順天府尹歎苦道“韓管家,不是本官不儘心,可百姓太多,現在又是非常時期,本官也不好辦啊。”
“大人,你總得說個數吧。”
順天府尹下意識要大張其口,卻猛然想到廉政公署,心頭一顫,隨即笑道“韓管家,要不這樣好了,你拿米糧出來,到府外現場發放,用得了多少算多少。”
現在都學做清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