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明皇帝!
糧食長期戰略,朱慈炫百分百沿用後世經驗,曆史證明唯一能解決華夏百姓吃飯問題。明代農業生產技術,已相當成熟,後世仍在運用的不少。因此,朱慈炫目前隻在良種和肥料上花功夫。良種突破點就是雜交水稻,但這不是一年兩年能達成,需要長期研究,一步一個腳印提高雜交水稻產量。肥料則是畜牧業的副產品,加大農家肥使用,間接推動畜牧業發展,可謂一舉兩得。上書房工業大臣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縣瓦溪牌樓裡人,明朝著名科學家。他博學多才,其中也獵涉農業,並且成就堪比徐光啟,同為農業大臣的理想人選。對這個科技大拿,朱慈炫毅然決然任命他為工業大臣,因為他在自然科學和機械製造方麵的成就,不是徐光啟所能比擬。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安徽歙縣上路人,武器專家,擅長研發火槍。孫元化,字初陽,號火東,上海川沙縣高橋鎮人,是西洋火炮專家。三人入座後,朱慈炫道“宋卿,朕聽說卿在農業方麵也有不少獵涉?”上書房設農業、工業兩位大臣,宋應星身為工業大臣,對乾聖問話早有所準備。“陛下,臣正抽空整理相關資料,完成後供農業部參祥。”他回道,“今後,臣隻會在工業方向下苦功夫。”“卿能理解朕之苦心,朕心甚慰。”“陛下謬讚,此乃微臣份內之事。”朱慈炫略略應付兩句,而後問道“三位卿家,看了乾清宮絕密資料,可有收獲?”昨日一到京城,他們三人就進乾清宮,閱覽朱慈炫默寫的初中物理、化學書。要不是有高時明盯著,他們都會廢寢忘食,但仍留宿乾清宮,一早就進閱覽室。三人訕訕一笑,宋應星回奏道“陛下,臣等愚鈍,大多一知半解,不過眼界大開。臣冒昧借用陛下的話,那就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呃不,打開了很多個新世界。”“陛下,那些鬼畫符,也就是泰西人的符號,臣真的看不太明白。”畢懋康接口道。孫元化笑笑,他師從徐光啟,接觸西學比畢懋康多,倒是能看得懂符號,但也同另兩人一樣,一知半解。“卿等留京過年,朕抽時間給你們講講課。”教課書是個係統工程,數學是各自然科學的基礎,,也得把相應數學學會。工業部暫時在天津徐氏莊園,來京時間有限,今後還是需他們自學為主。過幾年都城南遷後,有了更好的保密措施,再對相關官員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研發水平。當然,這些計劃,朱慈炫不會跟他們說。“臣等謝陛下隆恩。”三人大喜,像小孩子般開心地笑了。朱慈炫隨後講起自己對工業部要求“宋卿,工業部不同於其它衙門,暫時無須在地方設立相應衙門,隻須按科題需要設立相應研究院所。”“陛下聖明。工業部草創,人員不整,不宜大規模設立地方衙門。”宋應星上奏自己設想“陛下,臣打算以鋼鐵工業龍頭,逐步建立其它工業門類,同時培養工業科技方麵人才。”“宋卿所想,甚合朕意。”他務實的計劃,與朱慈炫心中所想一樣,但他提出當前工業發展方向“不過,玻璃工業發展必須提上日程,因為關係到化學試驗。即便從軍事角度看,玻璃工業也值得我們花費資源。”早前,參謀部曾發過公文,要求發展玻璃工業,製造出更出色的千裡鏡。但宋應星苦於沒這方麵人才,再加最近這段時間武器生產任務重,他沒得閒思考這方麵事。聽乾聖提出要求,宋應星苦笑道“陛下,臣挖空心思招攬賢才,工業部目前僅有百零四人,卻沒有一人獵涉過琉璃製造。臣也與內務府聯絡,但這方麵工匠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而目前尚無頭緒。”對玻璃生產,朱慈炫也不懂,但化學教課書上有原理,他能的也僅止於此,研發隻能靠相關人才去執行。“宋卿,乾清宮閱覽室化學書上,有玻璃製造原理,卿等可依其進行研究。另外,徐子先正托請泰西教士,想法獲取威尼斯製造玻璃工藝。但工業部不應寄托泰西教士,必須想辦法攻克此工藝。”沒等宋應星開口,朱慈炫繼續道“宋卿,皇家有琉璃作坊,卿等可依托琉璃生產工藝,用化學方法清除一些物質,從而獲得玻璃,而不再是琉璃。”宋應星聽了,眼睛一亮,隨手拍了下額頭,自嘲地笑道“陛下,你瞧臣這腦子,一心想平地起高樓,卻忘記皇家鋼鐵工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隨後,他表態道“陛下放心,臣派人來皇家琉璃作坊,選拔手藝精湛之工匠。他們不識字沒關係,臣為他們配備相關人員,替他們記錄實驗數據,共同分析實驗結果。”“如此,臣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定能生產出合格玻璃。”朱慈炫卻覺得宋應星太過於自信。此時的歐洲,隻有威尼斯能生產玻璃,但鋼鐵工業卻要比原大明強一些,但因無法獲得玻璃生產工藝,因此其它地方隻能眼睜睜瞧著,威尼斯商人大發橫財。他不想打擊宋應星積極性,但仍提醒道“宋卿,從琉璃到玻璃,不僅要用化學方法除雜色,並且在爐溫上要求更高。”“陛下,臣受教。”宋應星顯然比朱慈炫更有信心,“去除雜色的化學方法,工業部有相關人員可參與。”說到這裡,他滿臉笑意地奏道“陛下,臣已建立動力研發小組,研究用大型水車替代牛馬,提高煉鋼的爐溫。馬鞍山鋼鐵廠,臣打算進行這方麵試驗。”朱慈炫聽了,高興道“宋卿欲借鑒鋼鐵工業,解決玻璃工業爐溫問題?”“沒錯,陛下。”宋應星回奏道,“生產玻璃對爐溫要求高,這解決起來相對容易些,難的是用化學方法去除雜色,需要更長時間實驗,同樣也需要運氣。”對宋應星的思路,朱慈炫很讚賞,比他這個外行高明得多。“高伴伴,內務府全力支持工業部,所選拔的工匠授予相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