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道,在先後,也在人數。
以送快遞為例,本來走路送能吃飽,有的人想多賺點就跑著送,結果走路送的吃不飽了,最後都要跑著送才能吃飽飯。
大家都在卷的時候,你不卷就等著挨餓吧。
卷到最後,跑著送都吃不飽飯了,於是就有人擺爛。
你們跑吧,我躺平了!卷不過我還躺不過嗎?
實際上,卷又卷不贏,躺又躺不平是大多數人的情況。
假如不讀大學,從高中出來打工開始卷,卷到四十歲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存款的利息足夠你一年之中躺半年。
但是年輕人有清醒的也有迷糊的,有些人活成了三和大神,乾半年躺半年,當他這麼躺到四十歲後,他的存款就沒辦法產生利息讓他躺,這時就算他明白過來,也已經太晚了。
所以,卷,必須要趁年輕,趁現在!
現在越卷,以後就不需要那麼卷。現在不卷,以後卷不動了也沒有錢躺平,那才是尷尬的處境。
當然了,如果決定不結婚的話,提前躺平也不是不行,特彆是農村的,躺到一定年齡回去種地,在田地裡挖一會睡一會,朝九晚五永不加班,舒舒服服的。
窮人想傳宗接代無非是基因在作祟,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你繼續窮的話,你的後代肯定比你更不想結婚。
身為窮人,遲早是要斷代的。除非他和他的後代都非常卷。
當大部分窮人選擇躺平的時候,這一部分窮人選擇卷,然後他的兒子也非常卷,他的孫子也非常卷……代代卷一直卷到適合繁衍後代的時代,才可以輕鬆下來。
扯遠了,回歸主題。如果在一個新的環境裡麵,我做第一個卷的人,那就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當所有人都在悠哉悠哉和平發育時,我抓緊每分每秒地卷,一定能超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從而把傳說中的主角光環套在我的頭上。
我認為小說這東西吧,主角光環是作家多了之後,作品泛濫之後才流行起來的東西。
通常以前的小說,講的都是傳奇故事。
也就是說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故事。
裡麵活到最後的人,他就是活到最後了,正因為他活到最後了,他才成為一個傳奇。
他之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他前期的發育,中期的發展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巧合讓他發育了起來,最後叱吒風雲成為主角。
而後麵小說泛濫之後,就不再是講故事,而是虛構出一個活到最後的主角,他就有了主角光環,就不會死。
哪怕小說沒有寫完,人們也知道他接下來一段時間不會死。
就算死了也會複活。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主角,必定是像以前的小說一樣,是本來就活到最後的人。
而他為什麼能活到最後,並不是作者決定的,而是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一些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搭配他本身的性格和本事,才促使他發育起來,活到最後。
所謂的逢凶化吉化險為夷的橋段不過是後麵的作品模仿前麵更真實的作品的故弄玄虛罷了。
畢竟故事太平淡讀者也不愛看。
以我粗略讀過西遊記、三國演義的淺見來看,我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主角,有三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就是非常得力的手下大將!並且愛惜他們讓他們為自己賣命。
劉備和關羽張飛拜把子就可以看出,他是最懂怎麼讓彆人賣命的。關羽被曹操抓了以禮相待那麼久,就是不投降為什麼?
因為一個是新老板,一個是兄弟!
我和屎殼郎的關係那更親密,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