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文華殿偏室之中。
“暫且不提遼地之事,我問你,分封牽連甚廣,繁雜無比,你以為朝廷最需要注意什麼?”
朱棣頓了頓,再次問道。
朱高煦非迂腐之人,深知重啟分封乃是一件影響國運的重大決策,實施“夏君治夷民”的分封固然可行,但此事一旦施行,必然牽連到大明王朝的眾多親王、郡王、勳臣!
放眼全國,依附這些王侯的百姓又何止百萬眾?
倘若分封不公而引發叛亂,極有可能導致天下動蕩!
朱棣乾綱獨斷,既然決定分封,一定會執行,所以朱高煦隻能勸朱棣謀而後動。
“太祖爺爺待功臣甚優,諸多功臣子孫後代非貴既富,今匡扶社稷的功臣侯中儘管出身低微者超過半數,但仍有一些出身豪族,此等豪族無不是地方上的大姓豪右,若重啟分封,必然繞不開這些功臣侯們。”
朱高煦的話點到即止,朱棣卻一直撫須不斷,深邃的目光望著沙盤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片刻後,朱棣回過神來,盯著朱高煦,正色道“高煦,你的長子生母王氏為異族,為了減少以後不必要的紛爭,俺都替他打算好了,待他年滿十六之後,便將他分封到努爾乾去,俺會提前把女直人、野人占據的土地通通打下來,給他做王國的領地!”
據朱高煦所知,努爾乾地區在遼東的更北方,大概是後世黑龍江與外東北的地方。
那裡到處都是原始森林,野獸叢生,而且氣候極為寒冷,隻有沿海地區的溫度要高一些,更適宜居住。
朱高煦的長子成年以後,必須要奉行祖製去塞外建國,但究竟是依著朱棣的既定計劃去經略努爾乾地區,還是選擇其他地方,在朱棣沒有正式的就藩詔令下達之前,他仍有替長子選擇的機會。
當然了,為長子選擇何地建藩,對朱高煦來說乃是未來之事,現在過早考慮,未免有些不合時宜,畢竟朱棣隻是隨口一說,他不用太過當真。
“俺不是漢孝景皇帝,不怕也不會有七國之亂,你的一眾王叔若真的能在中國之外建國成功,站住跟腳,即便將來讓他們返回大明做個閒散藩王,恐怕到時侯他們也不會答應!”
麵對朱棣的一番肺腑之言,以及他博大的胸懷,朱高煦內心掀起了波瀾。
望著情緒被帶動的朱高煦,朱棣意味深長的說道“或許,你現在還不能徹底理解這句話,不過俺相信你終有一天會明白。”
“你記住,所謂國策,當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論世立法,隨時舉事。宗周因分封步入毀滅,而大明將因分封走向新生!”
朱高煦驚歎朱棣超越時代的見識,難怪曆史上的朱棣會被後人稱為永樂大帝,其氣勢恢宏的胸懷可不是一般皇帝比得了的,甚至比他這個穿越者還像穿越者。
“數日前,爹下令將大哥、三弟禁足,不知他們因何事觸怒了爹?”
朱高煦被朱棣一席赤誠的話說的心神激蕩,但理智告訴他朱棣單獨見他,絕對還有其他的事要說,而他的大哥與三弟現在也是親王,按道理也可以分封去海外,所以他才會有意提及朱高熾、朱高燧。
“你既已派人調查了高熾、高燧,現在又何必問朕?”
朱棣忽然換了自稱,麵無表情的道。
朱高煦如冷水潑麵,陡然一驚,急忙跪下,叩首拜道“兒臣有罪!”
朱棣俯視朱高煦道“朕自有鷹犬與耳目。”
此時的朱高煦可謂是心驚肉跳,他一直以為調查朱高熾、朱高燧之事做的極為隱秘,卻依然沒能逃過朱棣的耳目,看來令滿朝文武談之色變的錦衣衛換了主人後依舊可怕。
朱高煦不知朱棣對他調查朱高熾、朱高燧之事的細節了解到何種程度,隻要他麾下趙俊臣等一眾原密諜司錦衣衛的身份不暴露,其他見不得光的小事倒不至於惹得朱棣龍顏大怒。
就在朱高煦有些不安時,朱棣竟溫聲問道“朕一道詔令,遷高熾、高燧奔赴海外建國如何?”
“兒臣唯父皇之命是從!”朱高煦拜道。
朱棣望著拜服在地的朱高煦,輕聲問道“知道你太祖爺爺與俺為何執意要攻略大漠與嶺北地區麼?”
“這些地方緊挨著我大明邊疆,若不能征服,遲早會成為禍害。太祖爺爺與爹深謀遠慮,實在令孩兒佩服至極!”朱高煦恭聲道。
“起來罷,彆跪著了。”
對於朱高煦的恭維,朱棣還是挺受用。
他沉吟片刻,心中起了考校朱高煦的打算,便接著問道“彆說這麼籠統,說具體些,比如我大明為何一定要攻略大漠?”
朱高煦躬著身,認真尋思了一番,然後開始闡述他的觀點。
“自宗周始,北方便有胡人屢次侵擾邊疆,至秦兼並六國後更是修建長城抵禦匈奴,之後有漢代高皇帝被匈奴困於白登,再之後,新莽末年匈奴南下掠劫北方數郡,殘殺我華夏人不計其數。”
“南北朝時期,突厥崛起於草原之上。至隋時,突厥分裂,日漸衰敗。再然後,契丹、女直、蒙元等遊牧部落依次崛起,先後導致華夏北方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幸有太祖爺爺雄才偉略,匡扶漢家江山,趕跑了蒙元人。然而時至今日,漠北仍是草原人的牧場,漢代的北海、如今的小海(唐代至明代對貝加爾湖的稱呼)依然在外族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