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太陽越升越高,氣溫也越發炎熱。
此時,朱高煦率先走到了門房下,眾人也跟著走了過來。
“本朝開國已數十載,最不缺的就是年老致仕的文職官、吏,而應天府乃天子腳下,轄區內致仕在家的文職官、吏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為何連十幾名教授也招募不到?”
朱高煦聽了梅殷的解釋,十分不解,覺得此事透著古怪,因而有此一問。
梅殷口中的《科舉革新試行章程細則》公文(以下簡稱《細則》),現場除了趙俊臣之外,其餘人皆認真讀過。
尤其是朱高煦,他現在仍然記得《細則》內的某些條款內容,甚至可以背誦出來。
畢竟,《細則》的大綱便是由朱高煦親筆草擬,他為了防止推行科舉革新“好事變壞事”,在《細則》正式下發給應天府衙門之前,特地檢查了好幾遍。
在直隸下轄的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十四個府級行政區劃之中,應天府是朝廷推行科舉革新的首個試點區域,因此朱高煦對應天府試行科舉革新一事極為重視。
梅殷連忙解釋道“臣不敢有所隱瞞,書院並非沒有派人去請那些因年老而致仕在家的官、吏,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皆是熟讀經典(指四書五經)的長者,少數更是擁有一技之長,如善長算術、繪圖、修渠等等的專才。”
“臣派出去的人,前後走訪了五百餘名致仕的官、吏,除了目前招募的五人之外,其他人要麼直接以年老多病、眼花、口齒不清或年老行動不便或離開後家裡的地沒人耕種而拒絕,要麼就是說拿不定主意,容其思量一二。”
朱高煦知道朱元璋對待官員的俸祿比較扣門,給退休金也是看心情,並沒有形成定製,有些官員致仕後真的要靠種地維持生計。
他也不與梅殷議論具體的原因,隻是抓大放小,追問道“可有統計這些不願就任書院教授一職的人,分彆占了幾成?”
“回太子殿下,臣根據下人彙報的結果,確有做了統計,以拿不定主意為由而拒絕擔任書院教授者占了五成,以年老多病等理由為借口者占了兩成,剩下三成確實是老眼昏花或有病在身,無法擔任教授一職。”
梅殷低頭垂手,認真回憶了一番,然後恭聲說道。
“科舉革新利國利民,既可以增加讀書人的數量,為國家培養人才,還可以宣揚聖人教化,那些致仕的官、吏,本該積極相應,甚至遣人奔走相告才是,怎得會不願應聘?”
歐陽倫也看出了此事的蹊蹺,他站在一旁,小聲嘀咕了一聲,表達了心中疑惑。
按規矩,此時朱高煦以太子之尊,與金陵書院的博士梅殷對話,歐陽倫是不該插嘴的。
但歐陽倫似乎為了顯示存在感,又或者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朱高煦重視此事,便忍不住開口自言自語。
他畢竟是進士出身,科舉革新對士林來說乃是一件大事。
為了緊跟時事,歐陽倫曾在私下裡找應天府衙門裡的熟人,打聽過科舉革新相關的政策,再加上他乃是大明太祖皇帝欽定的駙馬,經過一番操作後,便弄到了一份找人抄錄的《細則》公文。
換言之,歐陽倫也認真閱覽過這篇洋洋灑灑過萬字的《細則》,所以他一時間難以理解梅殷說的這種現象為何會出現。
朱高煦是穿越者,前世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見多識廣。
他聽了梅殷的回答後,轉念一想,便大致猜出了那些致仕的官員不願出任教授的最核心緣由。
“梅博士,過兩日,你再派人去走訪之前那些故意找理由不願任職教授的人,告訴他們,就說金陵常科書院的院長是我。”
朱高煦已經想好了對策,便對梅殷吩咐道“另外,再告訴那些人,就說本次招募教授,每科最多隻收二十人,名額有限,下次要等到永樂元年。”
“臣謹遵太子殿下口諭。”梅殷麵露喜色,連忙躬身恭聲道。
方孝孺、解縉聽了朱高煦給出的解決辦法,皆眼前一亮,隻有歐陽倫後知後覺,過來好一會兒反應過來後,才麵露恍然之色。
致仕的官、吏,實際上是兩個大群體,一為官,二為吏。
但不管是官還是吏,除了個彆對官場徹底失望的人之外,大部分官、吏致仕後所考慮的,要麼是身後名,要麼是子孫後代的前途。
之前,梅殷派人去走訪那些致仕的官、吏,皆不知道梅殷是封朱元璋之命監工修建書院,更不清楚梅殷與當今太子朱高煦的私下關係,他們以為梅殷隻是奉命為朝廷推行科舉革新而修書院、招學子、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