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重生朱棣之子
半個月後。
傍晚。
太陽即將落山。
京師。
皇城。
武英殿。
李興躬身入殿稟告道“陛下,戶部鬱老尚書來了。”
“扶他進來。”
朱棣吩咐道。
侍立在他右下方的內閣顧問黃淮,很有眼力勁的走下台階,疾步行至殿外,與李興一左一右攙扶住鬱新。
“老臣拜見陛下。”
鬱新在李、黃二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彎腰道。
“免禮,賜座。”
朱棣拿著一道奏本,走下台階,同時說道。
“陛下皇恩浩蕩,老臣感激不儘。”
鬱新緩緩坐下。
朱棣行至鬱新對麵坐下,輕聲問道“老尚書是來稟告安南運糧之事麼?”
鬱新恭聲道“陛下,昨日有信使快馬來報,從太倉運出去的三萬石糧食,已抵達泉州,十日之內,便可運至安南。”
“嗯。”朱棣點頭道。
鬱新補充道“陛下,太子殿下從皇家銀行撥出三十萬兩銀圓,也會隨糧船一起運到。”
朱棣沉聲道“此事朕知曉。”
“陛下。”
鬱新因年老而混濁的眼睛裡,突然閃過一抹沉重的擔憂之色,重重的道“老臣擔心這些錢的去向。”
他清廉一生,最恨的就是有官員浪費糧食或中飽私囊,所以朱元璋在位的時候,與他很對脾氣。
洪武十七年,朝廷正式確立以科舉取士之製的時候,鬱新還在鳳陽教書。
等他在洪武二十一年考中進士時,已經四十九歲了!
這裡並沒有誇張,在唐朝,四、五十歲時考中進士的人比較多,三十歲以前能中進士的皆是可造之材。
所以有句諺語叫“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即便是在曆史上的明朝,一般考中進士的人,其平均年齡也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由於鬱新老成持重,之後曆任中書舍人、翰林、侍講。
又因其相貌雄偉、聲音洪亮、威儀整齊,朱元璋特彆為其賜名“新”,授予戶部度支主事,後升為北平部郎中,進階奉議大夫。
三年後,朱元璋破格提拔鬱新為嘉議大夫、戶部右侍郎。
朱元璋曾問他天下戶口田賦之數,以及地理險易情況,他皆應答無遺。
他考察期滿之後,被擢升為戶部尚書、資善大夫。
當時親王每年的祿米是五萬石,鬱新上奏建議朱元璋給親王的俸米減去五分之四,並同時規定了郡王以下宗室的祿米數額。
而這些建議,一向護犢子疼愛子孫的朱元璋都應允了!
由此可見,老朱對鬱新的賞識,並不是浮在麵子上。
朱棣看著年近古稀的鬱新,鄭重的承諾道“老尚書放心,若有人敢侵吞這筆錢裡的一分一毫,朕會把他淩遲處死!情節嚴重者,滿門抄斬!”
隨後,他向黃淮吩咐道“宗豫,你現在就去擬一道聖旨,告訴交趾都司署衙,這些錢,他們衙門一兩都不能動,全部由交趾移民司為移民修建房屋、置辦農具、購買耕牛牲畜等用。”
鬱新立即補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曾與臣言,移民剛遷入新居地,上無片瓦,下無寸地,難以生存。因此,殿下建議凡是交趾移民,當依照西北與北方移民的舊例,每人給糧一百斤,給地十五畝,以後新去的移民,也都照此辦理。”
朱棣毫不猶豫道“準了。”
他側目看向黃淮,道“把這一條也加進去。”
“微臣領命。”黃淮躬身道。
鬱新麵露喜色道“陛下英明。”
“老尚書,太子建議朝廷沿著安南與雲南、廣西邊陲的移民路線,建立驛站,並注重移民路上的防護事務,畢竟南方瘴氣叢生,蛇蟲眾多,山賊野寇也不少。”
朱棣目送黃淮離開後,看著鬱新說道。
“陛下,誠意伯巡查交趾,發現了移民之事上的不少紕漏,朝廷之前下旨是讓曆城侯派兵護送,而不是押送。如此,交趾移民暴亂,也在情理之中了。”
鬱新撫須道“移民司接手移民事務後,此等弊端便可一掃而空,太子殿下建議修建驛站,既可以讓移民百姓得到休息,又可以打通大明本土與安南的商道。”
“屆時,無需朝廷下旨鼓勵,隻需數月,各個驛站周邊,便會自動聚集一批出售飯食等生活消耗品的商販。假以時日,那些親近朝廷,心慕中國的安南富商豪紳,便可以經由這條商路來到大明。”
“如此一來,不需要三年,最多兩年,交趾都司即可大治,陛下郡縣安南的意圖便可實現。”
朱棣沒有鬱新想的這麼樂觀,他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待第一批因受災而遷移至安南的三萬百姓安定下來之後,朝廷此後還會陸續從內地遷移百姓至交趾都司。”
“為了確保移民在交趾定居之後的民俗習性,仍以華夏原本民俗習性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朕決定一個村鎮一個村鎮的整體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