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文華殿內。
“朕決定明年三月動工,為期兩年,從寧夏、遼陽各修建一條有線電報聯通京師,你覺得何人可以負責此事?”
朱高煦坐回龍椅,看著侍立在側的朱瞻域問道。
朱瞻域沉思片刻,隨後乾脆利索的說道“工部專利司司正胡濙。”
“為何是年至五旬的胡濙,而不是年輕有為的蒯魯班?”
朱高煦有些意外的問道。
蒯祥,吳縣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世襲建築工匠之職,其父蒯富,有高超的技藝,在永樂前期被選入京師,當了總管建築紫禁城皇宮的“木工首”。
永樂十三年,朱棣正式將大明京師從金陵遷到北平,並征召天下各地工匠,前往北平繼續大興土木。
蒯祥作為朱棣的隨從人員,先期北上,參加紫禁城的建築設計。
由於他的設計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為皇宮重大工程的設計師。
蒯祥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設計和組織施工作為宮廷正門的承天門。
這項工程在他運籌之下於永樂十七年竣工,建成之後,受到文武百官稱讚,朱棣龍顏大悅,稱其為“蒯魯班”。
“父皇,兒臣認為胡濙雖然已經五十歲高齡,可他當年卻是金陵常科書院電磁實驗小組的首任組長,後麵又陸續參加了無線電報、有線電報、發電機、燈泡等相關物件的研發、改良等事項。”
朱瞻域緩緩說出了他選擇胡濙的理由道“把搭建有線電報之事交給他辦,再合適不過了。”
當年胡濙帶人研製出朱高煦設想的電磁電報機的樣機後,又根據電流通、斷掉時出現電火花和沒有電火花兩種信號,於數年後發明了由點、劃組成的“電碼”。
由於這種電碼利用“點”、“劃”和“間隔”的不同組合來表示數字、標點和符號,實際上就是時間長短不一的電脈衝信號,與傳統的天、地、人三才觀念比較接近,故而被胡濙等人命名為“三才電碼”。
具體則是通過人工來按動電鍵,使電鍵接點開閉,形成“點”、“劃”和“間隔”信號,經電路傳輸出去,收報端接到這種電信號後,產生出“嘀”、“嗒”聲,“嘀”聲為“點”,“嗒”聲為“劃”,供收報員收聽抄報。
其實,所謂的“三才電碼”就是曆史上的“莫爾斯電碼”。
然而,無論是有線電報還是無線電報,皆不是一個人單獨發明,而是一個實驗小組經過成千上萬次的探索嘗試之後,才發明出來的。
“話雖如此,可胡濙近十多年以來,主要負責的乃是專利司與墨巧司分司之事務,並未涉及過類似搭建電報網絡的工程。”
朱高煦對於負責搭建有線電報之事的人選,與太子朱瞻域看法完全不一樣。
他耐心的解釋道“墨巧司分司做的皆為機巧之事,至於專利司的差事,卻常常與案牘打交道。搭建有線電報,比修一條馬路還要複雜,胡濙的頭腦雖然夠用,但此事卻非其所長。”
早在永樂元年,朱高煦見識了改良版大紡車的功用之後,便已經命令工部仿製,隨後在江寧織造局推廣使用。
由於大紡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故障率低,且將製造局的產量提高了十倍,故而朱高煦特地奏請朱棣在工部下設立了專利司。
《左傳·哀公十六年》“若將專利以傾王室,不顧楚國,有死不能。”
《史記·周本紀》“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
《論·複古》“古者名山大澤不以封,為天下之專利也。”
可見很早之前,曆史上就有“專利”這個名詞,隻不過意義與後世略有不同。
永樂初期,朱高煦奏請朱棣下詔成立的專利司,就是專門管理天底下所有發明創造新物件者權益的衙門,目的是保護類似鄭小珺這種發明大紡車者的長久利益。
曆朝曆代並非沒有能工巧匠做出極其靈巧的東西,隻不過是因為所做之物得不到足夠多的利益,無法堅持專研下去,最終迫不得已改行另謀出路。
朱棣下詔成立專利司,也就是從法律上規定了在一定時期內授予專利權人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
此處強調的是權利,因為朱棣詔書裡明確規定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征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否則就是違反大明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