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置換的事情辦得倒是非常順利。
大約兩周的時間,在張曉光的引薦下,莫雯雯通過灰色中介,又從幾家銀行做了60萬的五年期貸款。
莫雯雯將這60萬元結清了部分三年期的貸款。如此一來,她總體的貸款期限延長了不少,每月的還款額也從45萬元降到了29萬元。每月因兌付貸款而消耗資金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這讓莫雯雯感到輕鬆了不少。
當然,這些內部關係的貸款也需要付出不少的手續費。這些錢張曉光悄悄的提莫雯雯付完了。
莫雯雯這下有了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她的股票交易的事情了。
她繼續刻苦的研究著這些股票交易的方法。通過前期思考,莫雯雯對所有的技術分析的方法都感到非常懷疑,因為他們的底層邏輯是錯的。
無論是均線、指標、k線形態等等,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過去的曆史價格數據,能有效的預測未來價格變化嗎?
如果不行,那麼又怎麼去預測未來呢?
莫雯雯突然想到用基本分析方法,也許可以試試看。
財務數據莫雯雯倒是非常熟悉。但她覺得,這些財務數據多多少少都存在著水分。如果有水分的財務數據都能支撐股價的上漲,那這和賭博又有什麼區彆呢?
她靜下心來,開始找了一些基本麵投資方麵的書籍,又開始了刻苦的鑽研。
首先映入她眼簾的是一個外國老頭——巴菲特,他是基本麵分析的代表人物。
莫雯雯順著巴菲特的投資理念開始拓展,明白了什麼叫價值投資,什麼叫安全邊際,什麼叫估值方法。
這些投資理念看上去好像好高深。但由於莫雯雯大學時學過一些經濟學與財務分析的課程,學起來不是很費勁。
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是在價值低估的時候買進股票,在價值高估的時候賣出股票。這當然是對的,但是什麼是價值?
這讓莫雯雯一頭霧水。
她又找了很多的資料,發現根本沒有關於投資價值的統一定義。
莫雯雯找到了幾十年前的一位叫做格雷厄姆的老先生寫的一本證券分析的書,書上將價值定義為淨資產。
淨資產就是價值這種說法肯定有問題。學過財務知識的莫雯雯敏感的察覺到。
如果按這位老先生的說法,那麼很多創業型的獨角獸,什麼淨資產都沒有,從來不賺錢,到處找投資,就應該沒有價值。
但現實顯然不是這樣,越是獨角獸公司,好像股價漲得越高啊。
這又怎麼解釋呢?
還有一些書裡把未來幾年的收入增長或未來創造的現金流的折現總和定義為價值。
那麼什麼又叫折現呢?
莫雯雯又開始尋找資料。
原來折現就是未來的100元折算到今天,隻有95元,因為未來有不確定因素,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折扣。
但是這個折扣怎麼定呢?網上又是一大堆方法,讓莫雯雯看的頭暈眼花。
那麼又怎麼知道未來能創造多少現金流或者利潤呢?
書裡解釋,可以通過曆史收益的增長率來估算。
也可以通過產業分析、宏觀經濟分析等等因素來進行綜合預算。
估算的這個價值,就叫做估值。
有了估值,再去和現在的價格對比,低了就買,高了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