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莫雯雯主動放棄了鎖倉的策略。
正如沈玉峰所說,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策略,效果還不如單純的平倉、加倉、減倉來的直接。
逐漸的莫雯雯發現現在主流市場的絕大部分套利策略,低風險操作策略,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假設市場是可以預測的。
雖然這些策略有很多都打著不靠預測,靠風險對衝的旗號。但是幾乎都是在掛羊頭賣狗肉,潛台詞還在抱著對市場價格走勢準確預測的幻想,而且預測期限也越來越短。
“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實現‘荷蘭賭’這樣的策略呢?”莫雯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一個寂靜的深夜,莫雯雯還在研究著她的投資策略。實在是沒有思路,她便打開了那本她最愛的《發財指南》。
她又翻回到了資金管理方麵的內容,隨意的翻看著。不一會兒,有一段小小的內容,引起了她的注意。
《發財指南》的這段內容裡,寫的內容涉及到利用已知,去控製未知的投資思路。及在不同的空間與時間中,去最大化的追求確定性。
比如,第一筆交易賺了1000元,那麼怎麼做第二筆交易才能保證確定的利潤呢?
那就是第二筆交易的止損範圍小於第一筆的盈利。比如第二筆交易止損設置為300元,那麼第二筆交易無論是賺還是虧,總體還是有的700元的盈利。
假如從第二次交易開始,連輸三次,總共止損掉了900元,最終總體盈利還能剩下100元。
那麼第一筆交易就虧損了,怎麼辦呢?那就一直保持小量交易,采取最保守的策略。直到實現一筆大的利潤,然後就可以執行這個策略。
這種思路是在有盈利的情況下,以前期的盈利,及預設的虧損次數,來製定後續單筆的止損空間。
肖敬雨大叔還用了許多抽象的數學公式,將這個策略拓展到無窮大,然後經過一番推導演算後,得出一個結論
從長期看,在每筆交易不相關的情況下,無論單筆交易獲勝的概率高低,這種策略能夠使得交易的總體勝率無限趨向50,而當盈虧比大於1時,策略永遠賺錢,等於1時,損失手續費,小於1時,策略永遠虧損。
因此,在該類型的策略裡,單個交易的勝率就變得無關緊要了,而相鄰交易的盈虧比的累計結果,則成了致勝的關鍵。
為了累計盈虧比大於1,必須保持單筆交易盈虧比的一致性。
……
《發財指南》中,肖敬雨大叔在這段內容的最後,寫下了總結。
‘該方法在實踐中,其實並不實用,收益太低。但背後的思路,卻值得好好思考。即在投資交易前,需要仔細衡量,什麼是你能夠確定的,什麼是你在確定的情況下,願意失去的,什麼是你在不確定的未來之中,能夠牢牢把握住的。’
……
這段內容莫雯雯以前也看過,但當時並沒有詳細去深入分析。
現在看來,莫雯雯卻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什麼是你現在能確定的?什麼是用確定的因素,去掌控不確定的未來。”莫雯雯心裡默默的重複著這本投資筆記中的內容。
她從這些內容開始延伸出去,想了很久。
“這不就是在說‘大棄賭’嗎!!!”莫雯雯突然有所醒悟似的自言自語道。
拋開不同的時空因素,單純從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來思考。
左手是確定性,右手是不確定性,那麼我左手、右手一起拍下去。那麼隻有兩種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是,兩隻手都是確定性,第二個可能是左手確定性,右手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