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抄詩這個儒家弟子好凶殘李牧!
“北城趙翠花,在傷兵營地燒水做飯,照顧傷兵,賞銀8兩。”
一個中年婦人喜笑顏開的拿著領到的賞銀,心裡一陣激動,沒想到隻是照顧傷兵,洗衣做飯就能領取8兩銀子,這可夠她們一家省吃儉用一年的開銷了。
參與守城的百姓們高高興興的領取著賞銀。
而沒有參與守城的百姓們一個個悔不當初。
“我家那個敗家婆娘,當初老子要上城,死活攔著不讓,”一個青壯漢子一臉憤憤不平的說道“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早知道當初,老子也……哎~。”
圍觀的百姓們中,一聲聲歎息傳來。
當然也有很多犧牲在了城上,都是家人們代領的,犧牲的士卒,百姓賞銀都是50兩起步,也讓失去家人的妻子父母有了生活下去的保障。
一直到了暮色降臨,所有的賞銀才發放完畢。
李牧也兌現了他的諾言,親自把賞銀都發到了每個百姓手上。
雖然領完了賞銀,但是高台下的百姓們依然熱情高漲。
發完最後一個賞銀,李牧對著高台下的百姓們開口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們,賞銀也都發放完畢了,每一位對靖北縣有功的家庭,都給你們發放了一個憑證,以後咱們靖北縣衙門會出資建立一所書院,拿著憑證可以免費到書院入學。”
李牧說完,台下安靜了片刻。
隨後爆發出陣陣議論聲。
“剛才縣尊大人是說,準備在咱們靖北縣建立書院,我沒聽錯吧?”一個老頭看向邊上的百姓,想要確認。
“縣尊大老爺剛才是說,我們家的孩子可以免費進入書院讀書?”
“什麼憑證?”
高台下的百姓們好奇,急忙翻著手中的布袋,這才發現布袋裡不光有銀子,還有一塊正麵蓋著衙門印章,背麵刻著他們姓氏的木牌。
“剛才我就看到了這個木牌,還在疑惑有什麼用呢?”
“我這有。”
“我這也有……”
找到牌子的百姓們紛紛舉在手中,比他們上台領到銀子還激動。
外圍看熱鬨的百姓們,眼眶都紅了,如果說看著高台下的百姓們領取賞銀他們隻是單純羨慕的話,那麼現在他們就是嫉妒了,眼睛死死的盯著衙役們警戒線內百姓們手裡的木牌,恨不得現在就去搶過來。
拿著木牌的百姓看著外圍百姓們發紅的眼睛,都急忙小心翼翼的收起手中的木牌,這可比銀子貴重多了,在大周,書院可以說是普通百姓步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大周的普通百姓們人家是根本供不起孩子入書院讀書的,最多就是上個私塾認個字。
而大周也隻有繁華的大都城才會有書院,整個北嶺郡地處北境蠻荒之地,連一個書院都不曾有,可以看出書院的稀少,對普通百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