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商議已定,木娃與摩羅娃駕雲,趕往雪竇山。這雪竇山離大名府有千裡之遙,一路之上閒來無事,摩羅娃便把從其父沙悟淨那裡聽來的關於雪竇山的奇聞異事說給木娃聽。卻原來,前朝皇帝夢遊名山,醒後不知其名,令天下畫工畫儘名山對照,當看到雪竇山之景時,與自己夢遊所見一般無二,讚道“雙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聖心”,拍案認定此即夢中神山,後禦題“應夢名山”,雪竇山從此又稱“應夢道場”。
木娃聞聽很是讚歎這人間之奇異!很快二人到達雪竇山界,兩個娃娃俯瞰雲下之山峰,果然好山,但見
山上見乳峰,乳峰含竇洞。嶺巒靈秀氣,岩壑雄奇聳。陸上天台、海上仙境。如乳似雪淌流泉,瀑布絢麗掛彩虹。雙流奇,珠琳挺,九峰環列,阡陌縱橫。頂上雲飄蕩,崖前煙霞籠。帝遊名山是幻夢,卻在畫中見真情。
兩個娃娃降下雲頭,落在山頂,四處觀望,卻未見到寺廟,真不知往哪裡尋到雪竇寺,忽聞身後有人吆喝,轉首觀瞧,卻原來有個年輕漢子趕著一群山羊,正走出一片樹林,兩個娃娃十分驚訝,看這山頂十分陡峭,也沒有像樣的山路,真不知這群羊是怎樣趕上來的?再看這年輕人怎樣生模樣
頭戴軟襆頭,體罩白色便袍服;腰間束繩帶,一雙草履套雙足。左手中一條藤蘿鞭,右手握一柄短把鋤。蒼髯如戟神威猛,張眉努目貌獷粗。趕一群雪色懸羊,帶一條韓盧隨步。吆喝巒壑聲回蕩,人獸峰頂展畫圖。
兩個娃娃一見這年輕漢子,都有些驚訝,因此人覺不像個山野牧羊人,神態英武,豪氣衝天。此時那漢子也看到了木娃二人,更顯出驚異之色。
木娃上前合掌道“阿彌陀佛!請問施主,這裡可是雪竇山麼?煩請施主給吾們指引指引雪竇寺在哪裡?”
這漢子又上下打量木娃二人,遂應道“敢問二位可是佛門弟子麼?依吾猜想,你們既不是佛門弟子,也非凡塵孺子,恐是哪座仙山瓊島的仙童是也不是?”
木娃笑道“這位施主此言差矣!俺們確是佛門弟子,否則為何尋那雪竇寺呢?”
大漢聞聽點點頭,遂指向身後山坡處的一片密林道“那片密林中就是雪竇寺,隻是這山上的林密樹高,遮住了視線,你們無法看到,不過正巧,俺回家之路正好路過寺廟,可給你們帶個路,這雪竇寺地處雪竇山山腰之處,從這山頂往下還得走半個時辰。”
木娃躬身施禮道“多謝施主相助!”
那漢子便轉身趕著羊群在前引路,木娃二人緊隨其後往山下行去。一路上這漢子十分健談,與木娃先容這雪竇山的風土人情,木娃十分驚訝,一個牧羊人竟有如此的淵博學問,那才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風土人情,甚至連雪竇寺的曆史淵源都說的頭頭是道,且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文才武略無所不通。
木娃實在忍耐不住,便打斷他的話頭,笑著詢道“敢問這位施主,就你這番演論,絕非是尋常百姓,雖在這深山老林,確定是位隱居此地的世外高人隱士,還望施主莫要謙遜,能否以真身示吾?”
那大漢聞聽哈哈笑道“果然是佛門弟子,心聰目明,既然如此,真人麵前不打誑語,俺就實情相告,俺本是
相州湯陰是故鄉,吾父鵬舉坐帥帳。
揮師北伐敗金兵,保家衛國美名楊。
無奈朝廷奸臣孽,吾父蒙冤風波殤。
嶽氏滿門遭追殺,後嗣兒孫四逃亡。
降世待哺遭厄運,隨母發配到蠻荒。
幸得後帝昭雪時,方才安居北裹廂。
棲霞厥古守祖墓,後遊雪竇拜佛堂。
隱居林海近禪寺,姓嶽名甫一閒郎。
且說木娃二人聞他一番敘述,直聽得雲裡霧裡,不明所以。看著兩個娃娃的表情,嶽甫有些無奈,暗道“看來這兩個小和尚,並不知曉祖父的大名,故而未聽懂吾之所述,這也難怪,祖父已死去這麼多年,這些小娃娃怎會識得他?”想至此也已釋懷,他哪裡曉得?這木娃身居花果山,長在水簾洞,對這塵事並無多少見識;那摩羅娃久居天宮,更不知凡間之事,故而聽不明白他之所述。但有一點是聽明白了,就是此人姓嶽名甫,隱居在這雪竇山的林海之中,並且拜這雪竇寺中的和尚為師,看來是個俗家弟子,而且是個名門之後,從他之言行更能看出是個文武全才,兩個娃娃不禁心中十分敬佩,也從神情上顯露無疑。
正在此時,摩羅娃忽然發現了一件奇事,指指前方,對木娃道“大師兄,你看前麵好像有座佛像?”
木娃順著他手指方向望去,果然,不遠處的林中現出一座巨大的石像,正是那彌勒僧祖笑容可掬的端坐石崖之上。三人很快走近了佛像近前,三人不約而同的跪倒向佛像禮拜三匝。隨後站起,仰望佛像,頓覺佛像的高大雄偉。
嶽甫先容道“二位小師父,這座彌勒佛像乃是天然而成,形象逼真,巧奪天工,歎為觀止。”
木娃與摩羅娃也有同感,隻見那石象
寬大額頭顯智慧,慈悲佛眼儘善恩。雙耳垂肩命長久,笑容可掬樂施人。袒腹露背誠寬厚,大腹便便包容心。左手布袋擔責任,右手佛珠把乾坤。右腿曲立行當下,佛腳登蓮不貪心。左足橫放智願進,行能實踐果變真。慈能予樂享快活,悲能拔苦善助人。願能立誌助前程,智能增慧樹精神。以和為尚是和尚,儒釋道合是根本。
經過了彌勒佛像,順著林中小徑又走了一段路,果然前麵現出了一座宏偉的寺廟,嶽甫指著寺廟說道“二位小師父,這就是雪竇寺,我領你們去見吾的師父如何?”
木娃聞聽大喜,連連稱謝!此時已來到寺前,兩個娃娃凝目觀瞧,見這雪竇寺,寺外古木參天,寺周群峰環抱,彆有一番古刹風光。再看寺門前是寬闊的廣場,香客如潮,川流不息,兩個娃娃有些奇怪,走了一路未見一人,怎一到這寺門前竟有這般多的朝拜香客?且僧侶也不在少數,出出進進,很是繁忙,再聞寺內鐘鼓磬魚聲繞殿頂,香煙嫋嫋飄在半空,寺門上懸一匾額,上書三個鬥大金字“雪竇寺”,果然一派佛門道場之境。嶽甫領著兩個娃娃進了寺門,那些僧侶見到嶽甫,都很恭敬的合掌打著招呼,對木娃二人亦投來驚異的目光,木娃二人再觀這寺中情形,更是驚歎,但見那
空靈虛幻映大殿,美景如畫隔雲端。廟外林木蔥,古刹築依山。彌勒殿佛門獨創,頂琉璃重簷歇山。大雄殿,規模宏大;天王殿,彆開生麵。兩株銀杏五人圍,挺拔楠木聳雲天。九峰環抱巒嶺峻,瀑布齊鳴溪水潺。青鬆紫竹垂楊柳,風拂碧草芙蓉豔。青岱染成千丈玉,碧紗籠罩萬堆煙。鐘聲悠揚儺鼓響,香鼎燭焰動金船。禪院佛門曲徑幽,圓洞門裡是花園。
好一座名震古今資聖寺,佛教叢林第一山。嶽甫引領二娃繞過重重殿宇,來到彌勒殿,隻見這座佛殿建得與眾不同,寶殿重簷歇山頂,覆蓋黃色琉璃瓦。殿正中有一青田石雕著九龍圖案的須彌座,殿壁兩側彩塑姿態各異之千尊彌勒小像,以華夏五大名山為背景,彆開生麵,令觀者耳目一新。殿內香煙繚繞,瑞靄千層,祥光映耀,禪意濃濃。在那須彌蓮台之上端坐一胖大和尚,坦腹盤膝,笑容可掬,讓人仰慕,但見他
蹙額皤肚笑口開,居高臨下僧祖派。慈眉善目袒胸腹,虛空無掛好自在。手握佛珠相莊重,穩如磐石腹舟載。舉止看似瘋癲樣,卻是彌勒坐蓮台。
木娃與摩羅娃一見這和尚,慌忙跪倒遍禮三匝,口中敬道“阿彌陀佛!僧祖爺爺在上,徒孫孫慧空,慧淨叩拜了!”
那蓮台上的布袋和尚垂目往下觀瞧,見是一雙玉麵朱唇的小娃娃,點點頭笑道“果然不錯,佛祖眼力天下為尊,慧空、慧淨起來吧!你們不在世上傳經,到吾這雪竇寺有何事辦?”
木娃應道“還望僧祖恕罪,徒孫孫方才敢言!”
布袋和尚聞聽麵呈疑色,娃兒休要拘束,有話儘管講來。”
木娃便將翦旄麈一事說明,布袋和尚聞聽頻頻點首,卻未見多少吃驚和怒意,反而笑道“佛祖慧眼,此番良苦收益頗豐矣!”
木娃與摩羅娃聞聽如墜雲霧,不明這布袋和尚是何意?
遂後布袋和尚道“慧空、慧淨既然你們尋到老僧這裡,那翦旄麈確是吾的坐騎,那寶物布袋也是吾的隨身之物,吾當一並收回,就隨你們走一趟,除了這桀驁不馴的孽畜,今日天色已晚,你們暫在寺中歇息,明日咱們一同上路。”
木娃二人不敢違拗,聽從安排。
此時那嶽甫跪到布袋和尚麵前,口稱“師父,徒兒引領之事完成,這就告辭了!”
布袋和尚笑道“徒兒莫急著回家,今晚老僧要款待兩個徒孫,還得你來陪客。”嶽甫諾諾!
閒話少敘,至晚布袋和尚設廟宴款待二娃,嶽甫相陪。這布袋和尚是釋迦牟尼佛弟子,也是三世佛中的未來佛,被稱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挺個大肚子,背一個大布袋,成天嘻嘻哈哈,因此人稱布袋和尚。他行走於塵世,有市井無賴見他跡近瘋癲,便欺辱他,你道他老人家怎生回應
“痰涕唾麵上,風吹自乾了,
人若打老拙,老拙自躺倒,
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
也有些獨具慧眼之士,恭敬求教於布袋和尚,他將肩上布袋往地上一放,然後望著來人“嘿嘿嘿”傻笑,嗨?!居然來人就向他五體投地行大禮!但也有被布袋和尚的傻笑弄得一頭霧水,見此,和尚戛然止笑,背起布袋便走。待到有一日,人們在市井橋邊看到布袋和尚坐化而去後留下的“彌勒真彌勒,化身百千億,布袋住鬨市,閒人皆不識”的偈子,方才恍然大悟,跌足慨歎!由此想到讚彌勒的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話不扯遠,但說這布袋和尚雖行走世間,瘋癲汙穢皆可,但在這雪竇寺道場卻也是有佛家排場,這廟宴確也豐盛,但見
麻蓉湯團,苔菜年糕。芋艿頭,口香勝過官爵祿高;灰汁團,稻草熏爽口濃味道。千層餅酥脆弗焦,六度餅禮佛佳肴。椒鹽銀杏,延緩衰老太奇妙;羊尾筍乾,又脆又嫩細品嚼。西施包子蔥油餅,沙手工粽水蜜桃。湖米豆腐糯米蛋,麻糍青團筍烤糕。剡溪素魚王媽團,三絲宴麵野菜包。酒釀圓子豆沙飯,水芹香乾沒得挑。
一席佛家素宴結束,各自安寢不提。次日清晨,布袋和尚便與二娃登程上路,駕祥雲趕往大名府,待來在府衙之上,下麵韓公眾人正在大廳內等候,忽見滿天霞光焰焰,彩氣騰騰,便跑出大廳仰望,隻見祥雲中現出一胖大的和尚,團麵笑口,大腹便便,身後跟著兩個光鮮亮麗的娃娃,眾人知曉這是將布袋僧祖請來了!不禁紛紛跪倒莫拜,布袋和尚降下雲頭,被眾人簇擁著進到大廳,奉為上座。
隻見布袋和尚哈哈笑道“眾位施主,不必拘謹,大家坐下敘話。”
一番客套之後,話入正題,商議如何降服那翦旄麈?
布袋和尚道“咱們這就趕去那藏經洞,老僧收了他的法寶,這孽畜也就沒了依仗,剩下就靠你們四個娃娃如何收拾他,但老僧有一言在先,休傷他命,吾要帶回雪竇寺以佛法懲治!”
眾人唯唯稱是,修善娃卻有些不解,但僧祖發話哪敢違拗!布袋和尚站起身來當先走出,四個娃娃緊隨其後,趕往石景山藏經洞,不多時便來到藏經洞前。
木娃一馬當先對洞內高聲叫道“俺說那翦旄麈快快出來搭話,有貴人要見你!”木娃連喊數聲,洞內無人應答,四個娃娃互望一眼有些納罕?
一旁的布袋和尚卻笑道“這孽畜果然狡猾,恐是聞得風聲不對,早已逃之夭夭了!”
憨娃不管那些,挺大鐵勺衝進洞中,木娃等也隨後衝入,果然洞內空空蕩蕩,那翦旄麈早已沒了蹤影,四個娃娃垂頭喪氣的出了洞。
布袋和尚摸摸大肚皮,咧咧笑口詼諧道“怎麼?這點挫折就成了蔫黃瓜,這般無精打采,這傳經路還有千山萬水,還有不知多少妖魔鬼怪等著你們去經曆,這哪像咱佛門弟子,快快打起精神來,老僧吾掐指一算已然知曉這孽畜逃到了哪裡?”
四個娃娃聞聽頓時精神大振,木娃道“還請僧祖爺爺指引!”
布袋和尚道“這孽畜是信不過慧空所做的承諾,怕你去請老僧來降他,故而逃往了千裡之外的九龍峽,咱們這就啟程趕往那裡。”
木娃點首道“徒孫孫謹遵僧祖之命,咱們先回府衙,與韓大人告辭,並帶三隻神獸一同上路。”
眾人回到府衙,與韓大人講明緣由,韓公儘力挽留,想讓他們多住些時日,以進對佛門的敬意,木娃婉言謝絕,但要韓大人相助抄錄因果真經傳與北京大名府百姓,韓大人立即讓師爺召集數十書生,來抄錄經文,並讓大名府壓沙寺的僧侶擔負給百姓傳經之責。木娃見傳經之事已辦妥,這才向韓大人等告辭,陪著布袋和尚登程上路,大名府眾人送出十裡方回。
且說這九龍峽距這大名府有千裡之遙,要憑駕雲不多時便到,可這憨娃無此本領,眾人隻得徒步,但也是好事,一路之上遊覽風光景色,倒也逍遙。木娃向布袋和尚詢問那嶽甫是何許之人?不像個平庸之輩?
布袋和尚笑道“這嶽甫可非尋常人等,他乃是這華夏之抗金英雄嶽飛之後!你們可能不知這嶽飛之名。”
布袋和尚話未說完,卻被憨娃接過話頭道“俺說大師兄,你怎麼連這麼大名鼎鼎的嶽元帥都不知曉?也是難怪,你才到這塵世上走動沒有多少時日,故而卻也不知這凡塵之事,這嶽飛可是家喻戶曉的大名人,隻可惜受朝廷奸臣秦檜所害,命喪風波亭,讓無數百姓扼腕痛惜!那才是
“萬古知心隻老天,英雄堪恨複堪憐。
如公少緩須臾死,此虜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淩煙。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鴟夷理釣船!”
布袋和尚看著憨娃這幅模樣,又吟誦讚美嶽鵬舉的詩句,心中十分喜愛,便對憨娃道“你可是慧能?豬悟能之子麼?是何人教授你的詩文?竟能張口既來。”
憨娃見布袋和尚有誇他之意,心中甚是得意,便回道“回僧祖爺爺話,這些詩文都是俺娘所傳,關於嶽大帥含冤之事,也是俺娘說與吾聽。”
布袋和尚點點頭接道“這嶽甫就是嶽飛的孫兒,他可是文武雙全之才,隻因受其父之累,被流放荒漠大煙,如今才被皇上昭雪,回家為父守墓三載,這期間拜吾為師,成了俗家弟子,因老僧看他前途無量,今後必被聖上重用,故而沒有為他削發受戒,而隻接受他做個俗家。”三娃這才釋然。
這一日來到一片天然澤國,此地煙波浩渺,蘆林叢生,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荷花豔麗絕倫,蓮藕豐饒富產,魚肥禽美舟繁,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島環島湖套湖,有如人間仙境一般。憨娃一見這巨大的湖澤,不禁歡呼雀躍,趕著小河馬在水邊亂跑,那神鹿與藏獒更是歡蹦亂跳,互相追逐嬉戲。
布袋和尚看在眼裡不禁心中十分感慨,望著湖水對木娃道“娃兒,這裡可是天下最美之澤國,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美譽,稱作“白洋澱”,這裡四季景色分明,水光天色,美不勝收。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每逢清晨,紅日映透澱底,好似披上了綠帶霞衣;夏天,澱水漲滿,魚躍水麵,荷花吐豔,一派水鄉景色;秋天,蘆花紛飛,稻穀飄香,鴨鵝成群,蓮菱遍布,小舟穿梭往來,漁歌此起彼落;冬天,地凍冰封,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鏡鑲嵌在原野之上。”
此時憨娃走到近前,向著湖麵高聲吟道
煙波浩森,岸柳如煙。煙波浩森連天際,岸柳如煙倒影泛。河澱相通,溝濠相連河澱相通,處處迷宮荷花掩;溝濠相連,難見舟船隻見帆。綠葦搖曳,鵝鴨成群戲叢間;菱葉燦燦,百裡荷香蓮花綻。紅日映湖底,霞衣水麵返。百鳥集翔飛,遊人乘舫觀。澱間浮橋架,水上皆樂園。雲幕蕩蕩飄,霧靄熏熏暖。身臨其境爽,佇天賞畫卷。
布袋和尚聞聽連連喝彩“慧能吟得好!吟得好呀!”突然布袋和尚向著湖麵招招手,四個娃娃轉首一看,原來有條小篷船正向他們駛來,船頭站著個身材苗條的姑娘,手搖擼槳,那真是船秀,水清,人更豔,好一幅山水人物畫卷。待小船來到近前,更看清這船雖小,卻是一艘烏篷船,雕梁畫柱,木製欄杆,船內排設桌椅,顯得十分淡雅,古色古香。再看這姑娘真是遠看未實,近觀分明,她生得
粉紅之臉龐,烏黑之秀發。迷人之眼眸,纖細之柔滑。豐胸媚柳腰,鶯聲燕語嗲。蕩槳載舟行,臨水照氤花。亭亭俏麗漁家女,碎花青裳白腳丫。
布袋和尚對那姑娘詢道“這位女施主,俺們是過路的僧人,見這白洋澱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欲到澱內觀賞觀賞,想租用你的篷船,但不知施主願否?船資不會少你的就是。”
那姑娘看看布袋和尚,鶯聲應道“這位大師父,看您老是個大和尚,這幾個娃娃是你的徒弟麼?”
憨娃聞聽有些好笑,便接過話頭道“這位小姐姐,俺們都是佛門弟子,你問這個乾啥?俺們租用你的船,給你船錢不就萬事大吉,其他的都無關緊要,你要同意咱就趕緊上船,趁現在天色正好,可以好好的觀賞這裡的美景。”
那姑娘聞聽便不再詢問,將船靠岸讓他們上船,可是看到三隻神獸卻皺皺眉頭,止道“你們幾個人可以上船,可這三隻異獸卻不能載它們,得留在岸上。”
憨娃聞聽不悅道“這卻為何?這艘船雖不大,但俺們就這這幾個人,也還有地方,如果不讓它們上船,那俺們就尋彆人的船,你可以撐船走了!”
姑娘也有些不悅,便將船頭一撥,便要離去。這下憨娃傻了眼。
還是布袋和尚笑著對那姑娘道“這位女施主,莫要與他一個小娃娃置氣,就按你說的,俺們人上獸不上,你能否幫忙尋個地方,好安置它們,俺們也能安心的賞景。”
姑娘點點頭,指著不遠處一片樹林道“那片樹林裡有座小廟,裡麵已沒有了僧侶,可以先將它們放在那裡,樹林周圍亦有草地,可供食用,至於這隻犬,倒可以在船上。”
布袋和尚向四個娃娃詢道“你們看如此安排可否?”
憨娃嘟著嘴道“俺還是不放心,誰知那樹林中有何蹊蹺?”
布袋和尚笑道“娃兒儘管放心,老僧自有保護它們的方法,你隨吾來吧!”
說著領著憨娃,牽著小河馬與神鹿進到樹林中,果然林中有座小廟,但已破舊不堪,雜草叢生,布袋和尚讓憨娃將兩隻神獸放在廟旁的林中啃食青草,他卻在這小廟周圍轉了一圈,手中不知抓的甚麼東西,在四周撒了一遍,憨娃頓見二神獸四周閃爍金光,不知為何?布袋和尚叫過憨娃一同出了樹林,憨娃再回首看這樹林,卻無異樣,很是好奇,正欲向布袋和尚問詢。
布袋和尚卻笑道“娃兒,現在你去再把那二獸領出來。”
憨娃一頭霧水,不知布袋和尚這是作甚?便向樹林走去,哪知剛到樹林近前,一道金光射向憨娃,憨娃被金光擊的摔出老遠,摸摸屁股都腫了,唬得憨娃顏色更變,方知這布袋和尚的法術厲害。趕緊爬將起來,衝布袋和尚連連鞠躬行禮,口中說道“僧祖爺爺果然法術高超,徒孫孫領教了!”
布袋和尚聞聽拍著肚皮哈哈大笑,領著憨娃回到岸邊,眾人登上烏篷小船,那姑娘搖槳離岸,進入茫茫水天澤國。
小船在澱中遊蕩,但見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湖麵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姑娘邊搖槳邊給眾人講述澱中景致,不多時來到一座小島近前。
姑娘先容道“眾位師父,這裡是休閒島,你們可以登島遊覽一番。”
憨娃聞聽第一個跳上島岸,眾人也遂即上了小島,那姑娘留在船上等候。眾人來到島上,見島內小橋流水,綠柳成蔭,鳥語花香,如詩如畫,那才是
如詩如畫休閒巢,蘆葦婆娑環周抱。碧波粼粼水天色,蜿蜒曲折是廊橋。荷花簇,蓮香繚,彆樣風情景妖嬈。澱風習習爽豪客,漁家社火炊煙飄。
島上還有不少酒樓館肆,遊客如雲,十分熱鬨,眾人賞玩了一周,便回到船上,繼續前行,又來到一處美景佳地,小船靠岸,眾人棄舟登岸,當先一塊石碑,上刻“姮娥荷園”。原來這裡是個巨大的花園,四麵蘆葦環繞,水質清澈,水中荷花滿園,園內荷花葉片大,莖杆挺拔,花瓣肥厚,顏色鮮豔,清香飄溢。也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遊客賞荷采蓮,十分愜意,那才是
湖域遼闊水清澈,蘆花飛繞滿園荷。輕舟蕩槳采蓬藕,觀蓮台上聳瓊閣。遊廊宮,亭錯落;弧橋拱洞連澤國。荷塘翠葉浮疊蓋,花姿清影襯姮娥。
離了姮娥荷園,小船繼續順水而行,又不知觀了多少美景佳境,此時天色漸晚,西邊晚霞玉墜。
姑娘對眾人道“此時日落西山,你們也需進食晚餐,不如到俺家用膳,保管讓你們品到這白洋澱的美食,不滿意分文不取。”
憨娃一聽吃食,頓時來了精神,忙不迭的催促。布袋和尚看著他猴急的模樣更覺可愛,便點首同意。小船往前行有盞茶光景,一旁的湖岸現出一座碼頭,船緩慢地靠上碼頭,小船停穩。
姑娘對布袋和尚道“大師父,這裡就是俺的家,稱作‘蓮花水寨’,請諸位登岸隨吾進寨吧!”
眾人棄船登岸,四外觀瞧,果然好地方,寧靜幽雅、風情獨具,周圍蘆蕩莽莽,水中荷葉田田,蒲草萋萋,雞頭叢叢,菱角點點;風和氣清,百鳥翔集,遊人如織,笑聲盈耳。村寨內浮橋蜿蜒,涼亭座座,可供遊人小憩。曲折的荷橋穿梭於荷塘之中,猶如一條玉龍在荷塘中遊動,穿蘆蕩、跨荷塘,遊客既可踏橋賞荷、觀魚、戲水湖中。塘中荷花盛開,爭顏鬥豔,花香怡人,站在橋上俯橄眺望,澱中天水一色,葦澱相連,魚帆點點,妙趣天成。寨中還有魚塘,魚眾多多,遊客可下垂鉤、扣花罩、下網、鋼叉叉魚、下小簍捕魚捉蝦,讓你親感漁家之樂,“自捕澱中魚,品食漁家飯”,確是彆有一番滋味。憨娃不禁感慨,朗聲吟道
獨棲水鄉古民居,東堤煙柳垂依依。蘆蕩莽莽霧氣籠,蒲草萋萋鳥翔集。浮橋渡,涼亭憩,笑聲盈耳驚塘魚。遐思細品蘆花寨,讚唱天人竟合一。
那姑娘聞憨娃這番吟誦,不禁投來敬羨的目光,布袋和尚也頗為驚訝,未想到這醜娃子還有這般才華。感慨歸感慨,對憨娃來說已是饑腸雷動,甚麼都沒有填飽五臟廟重要,隻想著趕緊到姑娘家,故而在前麵疾走,多次被姑娘叫住,說他走錯了路。
摩羅娃見他這般猴急,又好氣又好笑,拍拍身旁跟隨的藏獒犬,故意高聲說道“犬兒!莫要學某些人為了吃食這般性急!”
這藏獒犬似是聽懂摩羅娃之言,衝著憨娃一陣狂吼,唬得憨娃撒腿便跑,躲到布袋和尚身後,引得眾人一陣哄笑!那姑娘也被憨娃逗得笑作一團,笑聲似銀鈴般清脆,引得路上行人投來疑惑的目光,不知他們這是為何?這一路行來大家都看到,有不少遊客被這樣的漁家姑娘帶回家中,品嘗特色美食。
終於來到了姑娘家門前,這是一棟獨具水鄉特色的古樸民居,房屋周圍柳樹成蔭,荷塘圍繞,蓮花竟秀,花香四溢,屋門前幾根長的竹竿架上,曬著漁網和漁具。
姑娘衝著屋內叫道“爺爺,俺把客人領來了,快出來迎客!”隨既房門一響,從屋內走出個老漢,隻見他
身著粗布衣,深藍褲及膝。黝黑滄桑麵,皓發配銀須。身板硬朗朗,滿臉慈和氣。左手釣魚竿,右手竹簍芘。村夫魚翁遺黎老,康強逢祥在湖魚。
且說這老漁夫,出門一見布袋和尚與四個娃娃,不禁驚異非常,衝著布袋和尚跪倒叩頭,口中連道“彌勒始祖駕到,小老兒罪該萬死,未能遠迎,望彌勒菩薩贖罪!”
布袋和尚哈哈笑道“這位施主,你能認出老僧,可見你對吾佛門之敬重,老人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說著用手相攙。
那老漁夫這才站起身來,請眾人入室,並對那姑娘吩咐道“瑛姑呀!快到澱裡去叫你娘和兄弟回來,咱們要好好招待貴客!”
那瑛姑卻未想到自己接回的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布袋和尚,彌勒大菩薩,心中不禁興奮,轉身出去叫人不提。
眾人進到屋中,見這漁家,房子不甚寬敞,三間屋一名兩暗,並不講究,終不過是個打漁之家,但卻收拾得乾乾淨淨,布置得古色古香,桌椅擺設都布置的似酒樓館肆,看來招攬遊客用餐是他們的主要營生,大家分賓主落座。
布袋和尚笑問那老漁夫道“不知老人家尊姓大名,貴庚多少?”
那老漁夫見問,回道“不滿彌勒菩薩,小老兒姓餘,名汊翁,今年八十有三了!小老兒也請問一句,這四個娃娃是大菩薩的甚麼人?難道是大菩薩的徒孫麼?”
布袋和尚搖搖首道“老人家你猜錯矣!這幾個娃娃可非是老僧的徒孫孫,他們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
這餘老漢聞聽更是吃驚,起身要給四個娃娃行禮,被木娃止住連說不可!
正在此時聞聽房外有銀鈴般的聲音傳來“爺爺,俺娘和大哥回來了,想進屋拜見彌勒大菩薩,不知可否?”這才是
白洋澱裡賞澤國,水中麗景承大佛
澱中漁家敬彌勒,引出異事證因果。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