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開元寺現鬨宅三賊 勾魂使陽間捉暗鬼_播經記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播經記 > 第42章 開元寺現鬨宅三賊 勾魂使陽間捉暗鬼

第42章 開元寺現鬨宅三賊 勾魂使陽間捉暗鬼(1 / 2)

播經記!

話說二老四娃六人,彆了老員外一家,趕往濟南府,行有百十裡路,其間都是一脈平川之地,這一日便到了濟南府城外,但見這座古城

依湖而建,護城水繞。古樸幾郭門,環架五拱橋。桓牆四隅築角台,箭樓高聳旌旗搖。百丈堞垛龍臥陸,氣勢恢弘簷飛翹。池邊柳低垂,蘆葦荷花俏。山襯府南湖在北,名泉成潭布城郊。綿延石路,直通宮堡。彎流默寂蕭,獨聳金山廟。風水格局確獨特,滄桑跡跡印寫照。

眾人進了城,但見一片大湖占據了城內大部分地方,這濟南府風水格局獨特,四座城門東西南北互不相對南門居中,西門偏南,北門偏東,東門偏北。

老挑夫向四個娃娃先容道“這四門不對稱之因是古人特地為避免在建城門時破壞了泉脈,給泉脈讓道。這古樸四城門,把悠閒之城市和恬靜之鄉村聯係的渾然一體。春日,城裡的童兒,可以沿馬道登上高高的府城牆,在寬寬的城道上放風箏;夏日,護城河邊,岸柳低垂,蘆葦叢生,荷花盛開;秋日,城中居民可以嗅到郊外飄來的秋熟穀香氣息;登上箭樓四望,可觀城南群峰起伏,遠山如黛;放眼北眺,大河若帶,田野一望無際,儘收眼底。這古老之城,有沉寂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淌的道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襖綠褲的小妞囡。這詩意、這韻味、這情調,隻有經曆了悠悠歲月的幽幽古城才獨有。”

老挑夫邊給四個娃娃講解這濟南府的人文曆史,邊領著他們遊覽了城中的景致,既九街十八巷,那才是

芙蓉街

芙蓉古街石鋪砌,板下潺潺淌泉溪。

店鋪鱗次客盈門,文人飲酒賦詩地。

王府池子

石碑標明濯纓泉,柳樹幾株桌凳閒。

舊時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間顯蒼然。

曲水亭街

三椽茅屋曲水亭,綠藻飄搖泉鏡明。

溪流杯酒身前駐,端盞飲儘化詩情。

後宰門街:

老街古巷麗江韻,黛屋朱欞舊宅群。

石板路旁淩霄花,活色生香自隨心。

觀覽了城中街巷,老挑夫又引領四個娃娃遊覽了幾處濟南府明泉,這濟南泉水不僅多如繁星,且各具風采。或沸騰急湍,噴突翻滾;或傾瀉瀑布,獅吼虎嘯;或串串珍珠,燦爛晶瑩;或古韻悠揚琴瑟,鏗鏘有聲,那才是

黑虎泉

洞穴隱露岩壁央,黑石盤臥似虎藏。

泉湧激湍入石隙,聲似於菟嘯鏗鏘。

珍珠泉

清雅庭園鬆柏鮮,泉池樓閣砌石欄。

水從沙出忽聚散,跳珠濺雪銀光燦。

五龍潭

群泉聚集景色佳,澄澈如鏡觀魚耍。

曲欄橋影隨波動,潭蹤莫測秦瓊家。

湧泉

山穀石隙泛泡沫,湧動不息串花落。

池雕虎口銀波瀉,懸壁飛瀑彙溪河。

最後老挑夫要引領眾人去那濟南府最有名的寺院,千佛山上的開元寺,老挑夫邊走邊對四個娃娃先容道“這開元寺位於濟南府千佛山東南佛慧山峰下深澗內,那裡環境幽靜,氣候涼爽,眾多名人雅士都曾到此觀賞,是如今這濟南府香火極盛的寺院,老漢我有幸與這寺中的住持是老友,咱們今日可到他那裡暫住,不過還得勞動各位辛苦一些,要爬一爬這千佛山與佛慧山了。”

眾人一路行來都對這濟南府的景致十分癡迷,聽說還有千佛山這樣的美景,更是盼望早早一飽眼福,故而誰還吝嗇爬山越嶺之辛?便隨著老挑夫登上了千佛山,此山十分險峻,著實巍峨。好山

翠峰連綿,重巒疊嶂。名勝古跡繁,景秀澗壑梁。千佛崖上刻,萬尊洞中藏。極樂窟中世尊像,盤膝坐禪襯佛光。坡上草茸茸,嶺上雲蕩蕩。唐槐亭旁古槐佇,前朝秦瓊拴馬樁。登覽亭,憑欄望,泉城整景入畫框。觀音殿前池水清,白衣菩薩踏波上。磯石臥波荷花豔,四圍垂蔭雀歡唱。崖壁泉洞風龍嘯,僧水烹茶饗客郎。

下了千佛山,對麵是佛慧峰,此峰形勢巍峨,澗穀縈回,山體相連,山巒疊翠,樹木蔥蘢,靜謐清涼,更是好山

奇峰突兀,山勢峻拔。雲煙霧彌漫,繚繞峭岩崖。背後嶺為屏,身前澗壑峽。山陰絕壁佛頭像,鬼斧神工傳佳話。森木鬱蔥蘢,爛漫是野葩。一條棧道稱展廊,蜿蜒而行滿壁畫。石隙中,水濺花,清涼舒爽綠蔭下。藍天碧雲崒(cui)旖旎,鶴空盤旋雀嘰喳。走走停停風拂麵,觀觀望望顧不暇。亭台樓閣星羅布,遊客消暑品涼茶。

眾人來到佛慧峰下,登山之路十分開闊緩和,迎麵一座牌坊,上書四個大字,“開元勝景”。過了牌坊順著一條盤山路往上行,山路兩旁綠色漸密,鬱鬱蔥蔥,蓋住了灰色的山體,幾株深紅色的榆葉梅開得正盛,點綴著蒼莽綠坡,滿地的野菜葉子肥厚,野花開滿山間。行到半山處,果然在萬綠叢中深藏著一座寺院,寺院三麵環山,鬆柏籠罩,藤蘿垂蔓,異常清幽。此時,寺門前香客如流,人們摩肩接踵,好不熱鬨。老挑夫領著眾人進了寺廟,這座廟宇十分氣派,更有一股清幽之氣。

過了大雄寶殿,老挑夫停住身形,對眾人道“諸位先在此稍候,如今香客這般多,也不知寺中情形如何?待吾進後麵禪堂與吾那老友打個招呼,看能否在這裡住上一晚,如果沒有閒房,咱們就得快些趕路到彆處打尖化緣了!”

此時瑞雲道長笑道“老夥計,這裡的住持與吾也是好友,你就說貧道也來了,看在咱們兩個老家夥的份上,吾想他無論如何也得給咱們騰個地方,恐還得供上一頓豐盛的晚宴也未可知?”

老挑夫點點頭,轉身進了寺廟。不多時後麵廟院內傳出說笑之聲,遂即從一扇月亮門中走出老挑夫與一個老和尚,待到眾人近前,四個娃娃一看這和尚,不禁大驚!慌忙齊齊跪倒,合掌齊道“彌勒僧祖在上,徒孫孫們給您老施禮了!”

這下弄得老和尚一頭霧水?急忙合掌還禮道“剛聞老禦廚言曰,四位仙童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老衲怎敢受此大禮?快快請起!”

四個娃娃聽他話語,感覺有些不對勁,這哪像彌勒佛尊的氣派?便都僵愣在當場,不知如何是好?老挑夫與瑞雲道長卻知其中緣故。

老挑夫笑道“四位使者誤會了,你們是不是以為他是那聞名於世的彌勒佛尊,大大錯矣!他隻是貌相有些像那彌勒佛尊,但卻不是,他乃是這開原寺的住持淩風長老。”

四個娃娃這才又細細打量這老和尚,果然與那彌勒佛尊十分相像,但仍是略有不同,雖也是圓頭大耳、身軀肥胖,笑容滿麵,但卻未見他袒胸開懷,而是穿著整齊的袈裟,也沒有彌勒佛尊那股邋遢的模樣,四個娃娃不禁心中好笑。

憨娃自嘲道“俺們四個娃兒,還不如各位長輩的眼神好,慚愧呀慚愧!”

此時老和尚又與瑞雲道長見禮,眾人寒暄過後,老和尚便請眾人入禪房,四個娃娃邊走邊舉目觀瞧,但見寺內

半峰突兀,懸崖鑿室。寺門外群山岩峭峙,廟宇內殿閣仿古式。柏檀疊秀苔侵石,柳槐成行影泉池。璃瓦紅柱,花窗欞扉僧室;禪院挺植,銀乾楓葉鬆枝。鐘聲盈耳,深山古刹妙鹹?;香煙繚繞,澗穀縈回唱經詩。你看那寺中藏洞水涓涓,天生自來彙一汥。香火勝地景色幽,不來開元悔一世。

淩風長老領著眾人來到廟後的一處石壁下,石壁間有一洞穴,一泓泉水從崖壁間流下,水勢甚小,如露滴滑滾,積時既久,遂成清池,池邊立一碑石,上書“秋棠池”三個大紅字。眾人發現在泉邊已支起一茶桌,桌上擺著飲茶之具,此時有執事僧正掬一壺甘泉水加熱泡茶,眾人分賓主落座,執事僧給每人都斟上香茗,聽著寺中鐘鼓誦經之聲,再品香茶是何等愜意,四個娃娃邊品茶,邊觀賞四周景色,但見

山野幽靜,清涼池邊。滿目中蒼翠綠染澗,氣息裡草鬱花香淡。梅孤竹簇鬆柏繁,紅牆碧瓦隱林間。岩幽壁峭,貞觀石佛頂懸;古跡薈萃,殿宇碑亭隨見。枝上雀影,鳥啼蟬鳴千翅展;叢裡獸蹤,鹿奔兔跑獼猴頑。再看那十裡幽徑繞嶺盤,甘泉溪水彙成潭。白雲常覆大雄殿,魚鼓經聲蕩坤乾。

好一處世外桃源,此時淩風長老與老挑夫和瑞雲道長相談正歡,四個娃娃也搭不上話,隻好在一旁賞景品茶。此時三隻神獸也在周圍的溪水旁飲甘泉水解渴,突兀,藏獒犬發出一陣吠叫,摩羅娃一驚,急忙站起身來衝三隻神獸處奔去,其他眾人也都一驚,不知發生了甚事?眾人來到三獸近前,隻見藏獒犬正衝著一處山崖吠吼,眾人抬眼觀瞧,眼前的情境讓眾人無不驚駭!隻見那座岩崖上,樹木蔥綠,鮮花滿地,一棵梧桐巨樹從石縫中生出,竟長得枝繁葉茂,高聳雲端。樹上並排立著五隻彩色大鳥,赤黃青紫白,眾人眼都不眨的盯著五隻神鳥,無不驚歎這些神鳥的美麗,那才是

羽尾麗炫,五色五顏。其喙如雞頜如燕,龜背蛇頸罩龍衫。瞳眸若星明,長尾似彩練。亭亭玉立梧桐上,花瓣滿崖清香淡。長長細腿比仙鶴,雙爪銳利埋葩間。霞下珠光動,儷影襯藍天。五彩神鳥岩上立,各顯繽紛比嬌豔。

淩峰長老雙掌合十,閉目頌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今日佛光普照,佛祖傳經使者光臨寒寺,竟引得五彩鳳凰現身佛慧峰,真乃大吉大利之事,老衲恭請五位神仙光臨鄙寺,老衲要淨堂焚香,為五位唱誦感恩經,以答謝護佑佛門淨地開元寺之恩!”

眾人聽了淩風長老一番言語,皆感意外,正在疑惑之時?

忽聞那五彩鳳凰居中的紫鳳竟開口對淩風長老道“淩風和尚,不必如此!俺們護佑貴寺也是看在佛門淨地,積德行善,並前來教誨拜佛之人也要多行善事,少做傷天害理之事!這樣的地方怎能讓禍害侵犯!今日既然有佛祖的使者到來,俺們的職責已儘,就此告辭,吾想有這幾位使者定能除卻禍害,保貴寺平安了!”

言畢,隻見五隻彩鳳,騰空而起,化作五彩流雲,升上天空,飄然飛去,淩風長老跪倒於地合掌禱告,恭送仙神!眾人目睹這一幕無不感歎,那才是

五隻神鳥滕空雯,宛如彩鶴翱乾坤。鳳凰顯形祥瑞兆,無數珍禽簇紛紛。啼如笙,鳴如琴,餘音嫋嫋驚仙神。斑斕儷影襯霞光,翔飛雲海靈霄門。

淩峰長老看著五彩鳳凰漸漸遠去,這才起身對眾人道“諸位恐有些不解,不知這五彩鳳凰的來曆,老衲就講給你們聽聽。說它們是五彩鳳凰,隻不過是那遠古的五隻異禽,準確的說法應是,鳳凰是指一類較為相似的神鳥,包括鸑鷟(yuèzhuo)、鵷鶵(yuānchu)、鵔鸃(junyi)、鷫鸘(sushuāng)、翳(yi)鳥、鶡(hé)、鶉、鵠、焉(yān)、鶠(yǎn)、鵾雞、大鵬、帝鴻、重明鳥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色神鳥,赤者鳳,青者鸞,黃者鵷鶵,紫者鸑鷟,白者鴻鵠,也就是現在咱們見到的這五彩鳳凰。據說它們來自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zhuo)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相傳梧桐為樹中之王,是靈樹,能知時知令,即所謂“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五彩鳳凰也”。作為百鳥之王的五彩鳳凰身懷宇宙,非梧桐不棲。鳳凰顯形,乃是祥瑞的預兆,五彩翎毛的大鳥在天空翱翔,便會有數不清的奇珍異鳥圍著它們翩翩起舞。

說來確實有緣,老衲這開元寺一年前不知從何處來了幾個小鬼,號稱宅鬼,弄得鄙寺白天黑夜不得安寧,如無故的飛碗飛碟,廟中陳設移位、丟失,或讓僧人走路摔跟頭,更有甚者,將僧人的光頭一夜間長滿頭發(俗稱鬼生發),也可能在你睡覺時壓在你身上,俗稱鬼壓床,總之就是層出不窮地搞惡,其意就是通過鬨鬼手段,使寺廟無人敢居住,香客不敢再到寺中燒香拜佛,從而霸占開元寺。老衲也尋來了幾位驅鬼大師,無奈他們都沒有這幾個小鬼的道行高,無濟於事,正在老衲無計可施之時,忽有一日,飛來了這五彩鳳凰,落在了山崖處的梧桐樹上,寺僧發現後報與老衲,老衲早聞鳳凰降臨,祥瑞預兆,立即趕去,果然見到了傳說中的五彩鳳凰。

還未等老衲開口,其中的紫鳳便對老衲言道“久聞這開元寺是佛家聖地,今日一見果然不凡,香煙嫋嫋,魚鼓聲聲,經音回蕩,好一座禪清佛韻之地!但這座寺廟卻鬼影重重,陰氣甚盛,看來是有小鬼糾纏了!”

老衲聞聽心中寬慰,知道今日遇見了救星,便跪倒施禮,請求五位神仙相救。

那紫鳳說道“那幾個宅鬼已被吾們趕走,不知去向?但吾們即刻便要離去,無法保證他們會不會再回來,長老你可記住一個咒語,如果那些小鬼再來騷擾,你就念動咒語,吾們就會趕來驅鬼。”

老衲照辦,果然那些宅鬼又多次來騷擾,老衲念動咒語後,確有五彩鳳凰及時趕到,趕跑了他們,但卻無法徹底清除這些小鬼,因他們也十分機警,一有五彩鳳凰的影子就趕緊跑的無影無蹤,五彩鳳凰也拿他們沒甚好辦法。”

眾人聞後皆感驚異,沒想到這開元寺還有這段經曆?

老挑夫手捋長髯笑道“老朋友,這下你不用再捉急了,那五彩鳳凰已然對你說明,今日有了這四位佛祖使者,定能為貴寺除卻這些小鬼!”

憨娃挺挺胸接道“老人家放心,有俺們在這裡一定給這開元寺除了惡鬼!”

瑞雲道長卻對淩風長老道“老夥計,莫要把這些小鬼看輕?五彩鳳凰是神鳥,恐仙法道行絕非平平之術,卻拿這些小鬼無奈何?說明這幾個小鬼也不是好對付的!四位使者還要多加小心,莫要輕敵才是!”

修善娃頻頻點首讚道“還是道長老人家說的是,這趕鬼驅邪絕非易事,咱們還得先謀而後動。”

憨娃搖搖頭,表示不以為然,但也沒再出聲,隻是看著木娃怎樣個決定?

此時木娃沉思片刻,對淩風長老道“這些宅鬼神出鬼沒,也沒有一定的規律,故而要想掌握他們的行蹤十分不易,不知長老可有些甚麼蛛絲馬跡可尋麼?”

淩風長老稍加思索言道“老衲雖不知他們的來龍去脈,卻聞遊客中有人說這些宅鬼在夜間曾在四門塔中現身,還曾使得那裡的看塔人驚惶逃走,唬的遊客也不敢前往觀賞,至今那裡仍舊冷冷清清,不知這些小鬼是否就藏在這四門塔中?”

木娃點首道“這可是很重要之線索,不能放棄!既然如此,但不知這四門塔在何處?可否前往探查?”

淩風長老合掌道“多謝四位使者相助,今日天色已晚,明日老衲就領你們到那四門塔,探個究竟?今日老衲要儘地主之誼,請諸位客人品嘗俺這開元寺的廟宴,我已吩咐準備停當,咱們這就到善堂用膳。”

老挑夫嗬嗬笑道“老夥計,這下可讓你破費了,你可彆嘴上說的好,又拿些清規戒律做幌子,弄些粗食糙飯糊弄俺們,你這有名的吝嗇老和尚,糊弄俺們兩個老家夥還說的過去,俺們也不敢挑你的禮,可這四位可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你還有求於人家,可彆丟了開元寺的顏麵,看來俺們兩個老家夥得借這四個娃娃的光,飽飽口福了!”

淩空長老笑道“你們兩個老家夥,口中絕無好言,每次到我這裡都是挑三揀四,總是不滿意,今日老衲就讓你們嘗一嘗俺這開元寺中最好的齋廚所烹飪最純正的佛門素齋,這樣純正的寺廟菜肴,普天下恐沒有幾座廟宇能做出!”說著淩風長老帶領眾人回到寺中,來到齋堂,眾人一進堂中,便見已然排擺好一桌豐盛的宴席,果然是香味撲鼻,色澤鮮豔。

眾人入座,淩風長老對眾人道“俺這開元寺的齋廚乃是位香積廚高手,僧廚大師,他可將天下各家寺廟的名肴彙集一身,烹飪出這一桌寺廟名肴之宴席。”遂即淩風長老請出了這位齋廚大師,眾人集目觀瞧,隻見這位寺中齋廚怎生模樣

頭上戴一頂,小卻空回僧伽帽;身上穿一件,圓領方襟百衲袍;前胸多一條,油吃麻花圍群罩;足履濺汙漬,羅漢僧鞋卻合腳。團臉濃眉麵油光,目閃靈光眸含傲。搭一條抹漢布巾,握一把純金鏟勺。精明強乾顯慧容,果是佛門一廚豪。

這位齋廚來到眾人麵前,恭恭敬敬的合掌躬身,隨即卻露出了一副傲然之態,常言道“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眾人感覺這位齋廚雖也是佛門弟子,但卻有種睥睨一切的傲態,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淩風長老對他倒是十分客氣,笑言道“咱們的佛肴庖丁,就給各位來客報一報這桌廟宴的菜名吧!”

這位齋廚也不客氣,大模大樣的走到桌前,用金鏟勺指著每樣菜肴先容道“諸位咱們佛門淨地的各大寺院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名菜,皆是運用自身得天獨厚的特產素材原料烹製而成的,且獨具風味的鎮山名肴。本香積廚不才,將這些名寺之佳肴彙聚一席,不吝賜教,諸位請上眼

這第一道是峨嵋山萬年寺的“雪魔芋”;

這第二道、第三道是泰山鬥母宮特產的“鹿角菜”和“鬆子神宮腐”;

這第四道是靈隱寺的“桂花鮮栗羹”;

這第五道是五台山的“天花蕈”;

這第六道、第七道是南普陀寺最負盛名的“半江沉月”和“白璧青絲”;

這第八道是寶光寺的“麻辣冷碟”;

這第九道是建業寺的“一瓜十味”;

這第十道是梅山五祖寺的“白蓮湯”;

這第十一道是少林寺的“八寶酥”;

這第十二道是慈雲寺的“回鍋臘肉”;

這第十三道是天寧寺的“文思豆腐”;

這第十四道是梵淨山承恩寺的“過粥菜”;

這第十五、十六道是大明寺的“筍絲鱔絲”和“什錦捶藕”;

這第十七道是觀音庵的“果子雜燴”;

這第十八道是靈鷲寺的“荼蘼粥”;

這第十九道是玉佛寺的“羅漢齋”;

這第二十道就是咱們泉州古刹開元寺的“東璧龍珠”。

眾人聞他一番解說,無不驚駭,也都暗暗挑起大拇指,未想到他一個開元寺的齋廚,竟將佛門各大禪寺的名肴集於一身,確實讓人匪夷所思。看到眾人敬佩的眼光,這齋廚又現出了那股亢心憍氣之態,眾人也都看出這位齋廚並未把淩風長老放在眼中,那股傲人之態實是讓眾人渾身不適。

憨娃早已耐不住,遂站起身來對那齋廚道“俺說這位佛肴庖丁,這桌廟宴製作的精美絕倫,且還是集佛家名菜於一席,俺十分佩服!但你有所不知,俺們四個娃娃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時至今日已不知走過多少地方?也不知品嘗了多少地方的美食?更食過眾多的古刹禪寺之廟宴,俺憨娃雖不敢說是個美食家,但要說食過的美味佳肴,可說上至天宮,下至村野,皆都飽過口福,所以菜肴烹飪的味道如何俺還能說出個子醜寅牟,今日你這桌佛門名宴,吾還未品嘗前,卻有一提議,不知這位佛肴庖丁願聽否?”

憨娃這番言語,讓淩風長老十分詫異,不知憨娃是何用意?可老挑夫與瑞雲道長卻聽出其中端倪,不住頻頻點首表示讚賞。

這齋廚聞聽憨娃報出是佛祖使者,不禁心中有所忌憚,那股傲氣也減了幾分,但仍然對憨娃道“這位使者有何提議儘管講來,吾隻不過是個齋廚,在使者麵前怎敢不尊?”

憨娃道“吾的提議很簡單,既然你稱作佛肴庖丁,這個稱呼在佛門可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也就說明所有的佛家菜肴你都很拿手嘍?但即是佛門中人,在佛祖麵前來不得半點之虛,憨娃想點一道佛家菜品,你如能馬上烹飪出來,名副其實,那才能真正稱為佛肴庖丁。”

這齋廚聞言,麵色更變,馬上露出心虛之態,但強作鎮定,對憨娃道“請使者點菜,吾這就到膳房製作。”

憨娃想了一想,隨口道“俺點的這道佛家菜肴稱作“絲雨孤雲”,不知你能烹飪麼?”

這齋廚聞聽,不禁呆呆發愣,半晌無言,最後搖搖頭道“這位使者果然厲害,可說是學比山城,博學多才,小僧孤陋寡聞!不知這“絲雨孤雲”是哪座名寺的菜肴?”

憨娃卻笑道“這位佛肴庖丁,這也不能說明甚麼?這人麼不可能通曉世上的一切,這道佛家菜品你不會烹飪,那是再尋常不過!並不能說明你沒有才能?這樣吧,吾再向你討教個佛齋的問題,不知可賜教否?”

聽到憨娃這個要求,這齋廚又有了驕傲之態,神氣活現的對憨娃道“那就請這位使者但說無妨!”

憨娃接道“‘菽乃餐中寶,蔬為席上珍’,所謂何意?”

誰也未想到,憨娃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另三個娃娃都有些驚訝,不知憨娃這是從何處學來的?

這齋廚想了許久,最後還是搖搖頭滿麵羞愧地回道“小僧不才,未讀過幾年書,故而不明其意?”

一旁的淩風道長十分吃驚,這位讓他十分崇信的齋廚,竟是個腹中無才之輩,不禁頓覺臉上無光,臉色也十分難看。

憨娃也覺得場麵有些尷尬,便笑著對那齋廚道“其實吾一個娃娃,怎會知曉這些佛門齋理,但不懂可不恥下問!吾也是從彆人那裡學來的,故而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看來你這手藝確實不錯,但佛門盛宴浩如煙海,你卻隻掌握了滄海一粟,不再求上進,且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難以成為大師,吾給你推薦一位老師,他才是廚中高手,今世庖丁,剛才你答不上來的題目,可請教於他。”說著用手一指老挑夫道“這位老人家可是當世的烹飪大師,曾是皇宮中的名禦廚。”

這齋廚轉首看看老挑夫,有些詫異,不相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老頭竟是深藏不露的廚中大師,但他很是精明,馬上來到老挑夫身前,躬身合掌施禮,口中道“老師在上,受僧徒一拜!”

老挑夫捋著須髯點點頭道“都是孰人不必如此,老漢吾可當不起這位使者的讚繆,也當不起你的老師,但剛才那兩個問題,老漢吾還略知一二,就說與你聽聽,對與錯隻當閒談便了!”

接著老挑夫便講出了一番真正的佛齋之道,隻聞他曰“先說說這‘菽乃餐中寶,蔬為席上珍’,咱們華夏佛門素肴究其原料,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乾果類,即三菇、六耳、猴頭之類的山珍,此外還有芝麻、白果、花生、栗、棗、榛、核桃、杏仁等;二為潮果類,即豆腐、豆皮、乾子、百頁等豆品及麵筋、魔芋製品等,三為水蔬類,即四時新鮮瓜果青蔬等。其中以豆品與青蔬為烹調齋菜之主料,所謂“菽乃餐中寶,蔬為席上珍”即是指此。至於那道‘絲雨孤雲’,其實很簡單,就是普通的冬菇冬筍燒白菜,再加粉絲即成。佛門素質素名之菜,富有詩情畫意,雅道之致。其特點,不動葷,不摻假,純屬素菜素料製作。這一素菜素名的格調在塵世上收到獨樹一幟的功效。菜肴以葷托素者實為僧廚技藝上的更高境界,以巧斧神工之藝,達到有一樣葷菜即有一樣素菜的要求,無論是魚翅、海參、猴頭、熊掌、燕窩、甲魚、螃蟹、雞、鴨、魚、蝦等,均能以形態逼真,達到名似、形似、味似之境界。”

那齋廚聞之,竟撲通跪倒在地,定要拜老挑夫為師。

老挑夫急忙站起身來,用手相攙,笑道“都是同門切磋技藝,不必如此客氣,老漢吾更擔不起做你的師父,其實吾看了你的手藝還是很超群的,隻是老漢吾有一事不明還要請教?”

那齋廚馬上明白了老挑夫的意思,便很不自然的回道“佛門淨地小僧不敢妄言,實話實講。俺自小家境貧寒,十幾歲便到飯堂酒肆打工,給家裡錚些花銷,但吾很喜歡烹飪這個手藝,便在暗中偷學,憑著一點小聰明,卻也學到了一些烹飪的技藝,俺便辭了打雜工,回到家中,自己開了個小店,生意倒還紅火,但慢慢的我就感到所偷學的這點技藝實在拿不出手,也賺不到大財,便萌生了再拜師學藝之念,但世事艱難,跑了很多地方,也拜了幾位師父,但人家並未拿咱當回事,真本事根本就不傳給咱,無奈之下隻能打了退堂鼓。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座寺廟,天色已晚,便到這座廟中打尖,上了些香火錢,吃了頓廟膳,與這廟中的僧人閒談,無意中問起俺的職業,俺也沒當回事,就說是個廚師,哪知這位僧人竟告知了寺中的住持,寺中長老就來問吾願不願意到廟中做個齋廚?吾當時也是心灰意冷,想到回家鄉也是灰頭土臉,就答應了長老的邀請,在寺中做了齋廚。憑著一點手藝,倒是把寺中的齋膳做的很讓僧人們誇獎,也摸索出了素齋的一些門道。

一日,長老把我喚到禪堂,說有件事情交給我去做,乃是峨眉山萬年寺要舉行大型水陸法會,天下的僧人都要聚集到此,本住持也要前往參加,已接到萬年寺苦禪大師的請柬,但要咱們寺中出個有手藝的廚師,到他那裡幫廚,讓我隨住持同往,俺一聽心中十分高興,還從未見到過那麼大的佛事場麵,便很爽快的答應了。

到了峨眉山萬年寺,雖然是給那裡的齋廚打下手,但也從中學到不少技藝,特彆是結識了那裡的齋廚妙善大師,獲益匪淺,從他那裡也得知佛門的各大寺院都有自家的名菜,吾還親眼目睹了妙善大師所烹飪的萬年寺名齋“雪魔芋”,心中十分羨慕。從那一刻起吾便立下要將各大佛寺的名菜都學到手的誌願,故而俺便沒有隨長老回寺,假說要回家探望老母,便獨自一人尋訪各大寺廟,每到一處寺院都是隻求做個廚房的下手,再討好齋廚,暗中偷學他的拿手名菜,仗著吾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便將每個齋廚名菜的烹飪細節牢牢記住,這樣經過數年的奔波,終於達成心願,我掌握了二十道寺廟名肴,但因不是正規的拜師學藝,而是偷學而成,故而正向這位使者所言,確是隻知其然,不明其所以然。最後來到這開元寺,拜淩風長老賞識,做了齋廚,還闖出了些小名聲,但今日看來吾這隻是雕蟲小技,在真正的大師麵前仍是自愧不如,往日裡俺自持手藝對淩風長老也未做到十分恭敬,在此特向長老謝罪,萬望能原諒小僧之過!”說著噗通跪倒,向淩風長老磕了三個響頭,淩風長老本也心中有氣,被這齋廚蒙蔽多年,但一想他雖傲慢,也未做甚壞事,手藝也確實不錯,佛門講究慈悲為懷,得饒人處且饒人,便用手相攙,並未怪罪於他,這齋廚更是十分感激涕零,那股傲慢不遜已然全無,站到淩風長老身後聽候差遣。此時淩風長老招呼眾人開席,大家這才享用這二十道佛門名肴,待菜入口中,眾人也都豎起大拇指,果然烹飪的精美絕倫,就連老挑夫也不得不點首表示讚賞。

話不多敘,次日,眾人離了開元寺,隨著老挑夫趕往四門塔,淩風長老想隨行,卻被瑞雲道長攔住,讓他在寺中靜候消息。淩風長老也未堅持。眾人出了南門,行了十幾裡路,終於到了四門塔,這裡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古跡星布,更讓四個娃娃驚訝的是,這座石塔隻不過是一座宏偉寺廟的一部分,這寺廟十分壯觀,殿宇林立,寺廟周圍蒼山澗壑,穀靜清幽,清泉流水,修竹成林,古塔巍立,寺門上匾額寫著“神通寺”三個大字,但見那

重巒疊嶂,綠水環繞。寺之左塔倚青龍山,寺之右千佛岩上造。邃幽深靚琨瑞穀,喬木蔭鬱響鬆濤。古塔古柏,雲煙霧靄縹緲;柳垂綠絲,廟廓蔥蘢環抱。摩崖群雕,慈眉善目安祥貌;石階曲徑,花草竹蘚擁石道。再看那淩雲一座千尺塔,詢養心神禪宗廟。東齊寥寥一古刹,昂立群山形勝驕。

再觀那四門塔,更是讓四個娃娃嘖嘖稱奇,但見此塔



最新小说: 天降魔主,拳鎮山河 我帶家鄉科技致富 大唐:我上朝穿龍袍,李二人麻了 劍仙她以理服人 冰河末世:我有萬億儲備物資 肌膚之親 綁定收藏係統,我成為了國寶 天意的召喚 為了逃避複習隻好成為白酒了 太子爺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