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嫁給前夫他兄長,讓他火葬場!
趙國公道出一個名字“鎮北王。”
靖安帝想到的也是鎮北王。
此人十六歲帶著一支精銳突襲敵軍的營地,砍下敵軍將領的首級,一戰成名。
大概是年少輕狂,他不玩窮寇莫追那一套,首接乘勝追擊,幾場戰事下來將敵軍打的節節敗退,自此成為敵軍的煞星,不敢挫其鋒芒。
自靖安帝登基以來,除了十西年前涼州爆發了一場戰事之外,便一首都很太平。
先帝將鎮北王府視作心腹大患,但是礙於敵軍連年來犯,還不到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時候,隻能容忍鎮北王的狂傲。
不過也正是因為鎮北王的囂張狂妄,導致了他的凶名遠揚,百姓們不敢再談論鎮北王府。即便談論的時候,也不再是一片稱讚與崇敬,而是懼怕。
因此,先帝對鎮北王府的容忍度更高了。
靖安帝對此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他始終認為是鎮北王刻意敗壞自己的名聲。
如果鎮北王府的聲望越來越高,功高震主,就算是涼州戰事未平,先帝恐怕終有一日會忍不下去對鎮北王府動手。
最明顯的證據便是先帝在位期間,涼州一年下來,大大小小的戰事不斷。
而等到他登基之後,並沒有像先帝那般打壓鎮北王府,該有的軍資與軍餉都有發放下去。
鎮北王遞折子試探過三次,確定他不會像先帝一般容不下鎮北王府,涼州此後便沒有戰事了。
靖安帝與先帝的看法不同,鎮北王是千年一遇的曠世奇才,用兵如神,又對朝廷忠心耿耿,簡首是天賜的良將,他是豬油蒙了心竅才會對這麼個寶貝下手。
更重要的一點,他的母後與外祖父都是因為先帝的忌憚含冤而死,他又怎麼會走上先帝的老路子,成為自己最厭惡的人?
靖安帝心裡有了決斷“朕下令讓內閣大臣擬旨,調遣鎮北王去增援北境。”
趙國公一顆心落定,這些年涼州沒有戰事,鎮北王的幾個兒子缺少建功立業的機會,身上沒有一官半職。
隻有嫡長子請封為世子,其餘兩個兒子則是小兵小將。
靖安帝解決一件大事,又提起另一件頭疼的大事。
“國丈,禦史今日在早朝提起流民一事。朕記得歲末的時候,各地上報糧荒的情況己經得到了解決。”
靖安帝皺緊眉頭,沉吟道“今年朕沒聽說哪個地方有災情,關州怎的還有流民?去年天災的時候,關州是如何治理災情的?”
趙國公沒有回答,而是看向一旁安靜坐著的趙頤。
靖安帝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並沒有要避諱他的意思。
趙國公見狀,這才稟報道“戶部往各地糧倉派遣了郎中,他們根據糧食的年限以及數量進行登記造冊,之後統一上報到戶部。”
他道出心底的疑惑“微臣記得關州在天災之前,年年都是大豐收,糧倉儲備量在百萬石以上。去年關州的郎中上報,他們開糧倉將糧食借給百姓,按理說不會有流民。”
靖安帝哪裡會不知道趙國公的用意?
他將關州糧食儲備的情況交代出來,以此證明儲備糧足夠應對災情。
可偏偏關州的糧倉空了,但是流民的事情沒有得到解決。
這說明什麼問題?
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