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已經出了,沒問題,我去看了。”
沈舒玉每天要做什麼事都會寫在本子上,顧健東翻開本子一看就知道她還有什麼事沒忙完。
“你最近太累了,得好好休息,有什麼事交給我。”
“好。”
顧健東休假回來,沈舒玉輕鬆很多,顧健東的工作能力很強,沈舒玉完全不用操心。
第二年羽絨服廠擴大了一倍,能給一千多個人提供就業。
村裡家家戶戶都種了不少水果,量不多,但是種類多,像沈春玲家還承包一大片地專門種桃子。
沈舒玉有了開罐頭廠的念頭,她一向是想乾就乾,
罐頭廠籌備兩個月,機器進場,工人到位,罐頭廠正式開工。
沈舒玉開的廠子,福利待遇都不錯,像服裝廠旺季是按底薪加提成算工資的,每周雙休,節假日有紅包禮品。
身體不舒服去看病拿藥,廠裡給報銷,家裡有什麼困難,廠裡也會酌情給予一定的幫忙。
大家都以能進沈舒玉的廠上班為榮。
不用出遠門就能賺錢,工資福利待遇還好,誰不高興。
重要的不論男女老少,隻要符合有條件的能進廠。
很多小媳婦、嫂子、大娘都能靠自己的雙手賺錢,而不是一吵架,男人開口就能理直氣壯說,
“老子天天在外麵累死累活養一大家子,你個老娘們天天在家啥也不乾光知道享福,你還委屈上了?”
現在她們自己能賺錢,家裡男人還想當大爺,她們也能理直氣壯指著男人的鼻子罵回去。
誰沒有個脾氣了,這日子能過就過,不能過,她們也不想委屈自己了。
沈家壩大隊有兩個廠,基本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工人,
有的甚至一家四口都是工人,按一個月五十塊工資來算,
一家四口加起來有兩百的進項,這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他們在家上班,下班了還能種地,收鴨毛、鵝毛,收水果,
這些又是一份進項,就算村裡最懶的懶漢每個月都有二十塊的穩定收入。
自從沈雪知道沈舒玉做生意,她就等著沈舒玉傾家蕩產,
成為人人笑話的過街老鼠,等著,等著,她等來的是她的生意越做越大,
樓房越買越多,還帶上村裡人過上好日子,沈雪傻眼了,
這一點都不應該,按照她夢裡的軌跡明明不是這樣的。
沈雪淡定不了,以前集體上工的時候,大家都靠掙工分掙口糧,大家是以祖上八代貧農為榮。
貧富差距並不明顯,大家吃的穿的都沒差。
現在改革放開了,自己有田有地,讀書聰明的能考大學,
考不上也沒關係,能去打工,腦子活泛的能琢磨做點小生意,大家都是越過越好。
而沈雪堅信周景塵能當上市長,她等著當市長夫人就行了,
除了在家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能掙錢的活她啥都不乾,她家的日子可以用艱苦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