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願意依附彆人的女性,處境就更加艱難。
安荷的媽媽擔心自己如果跟隨某個男人,就要看對方的臉色生活。
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男人虐待。
尤其是安荷的兩個姐姐,已經長到了十幾歲。
有時候聽周圍人閒聊,就有帶女孩的女人依附了男人,孩子被男人侮辱的事。
於是她拒絕了周圍男人的“邀請”,一直很努力地自己帶著孩子生活。
幸運的是,她被社區照顧,繼承了丈夫的工作。
高風險的工作,薪水也可觀,起碼能讓孩子們不餓著肚子。
可是沒有男人的適婚適孕女性,在男多女少的社區簡直就是一塊散發香氣的肥肉。
一天晚上她下班後,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家的路上,被人迷暈了。
後來雖然警察也抓到了那個人,也判了刑,但是讓安荷媽媽擔心的事也發生了。
她懷孕了。
她並不想要這個孩子。
一是她實在沒有能力養更多的孩子。
二來,每次看到她,就會想起自己遭受的侮辱。
然而末日後,國家希望有更多的人口,帶來更多的勞動力,所以不提倡節育。
更因為物資緊張,沒有生產線生產避孕產品,更沒有打掉孩子的藥物。
如果去醫院,醫生也不允許做這種手術。
無奈之下她隻好把孩子生了下來。
卻一直沒有取名字。
直到一年後。
那一年,國家出台了新的政策,一歲左右的適齡兒童需要進行全國大普查。
雖然不明白是為了做什麼,安荷還是跟著媽媽去社區組織的統一地點做了一係列檢查,采集了指紋,還抽了幾管血。
一個月後,有國家的人上門給她看了一些材料,告知她的孩子被國家選中,需要跟她簽署協議。
如果同意讓國家帶走孩子進行特殊培養,她每個月會得到一份特殊津貼,用於對孩子原生家庭的補償。
安荷的媽媽遲疑地扭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安荷。
一歲的安荷正流著口水,光著屁股坐在地上,玩著用大姐的舊衣服做的絨布玩具。
安荷的媽媽點點頭,簽下了那份協議。
看到這裡,安荷心裡泛起一絲酸楚。
這是她上一世沒有的記憶。
果然,媽媽從來沒有喜歡過她。
答應得那麼爽快。
就連名字,都是後來的收養家庭給她起的。
或許,她就是媽媽的恥辱吧。
後來的夢境轉瞬即逝,無非就是她被送到了收養家庭。
被照顧到三歲就開始接受國家集體的文化知識培養和身體素質訓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