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攤位對於李有傑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問題。
隻是李有財也沒有想到黃娟竟然想要自己做買賣。
“那你準備賣什麼?”李有財問道。
“玉米,今年我們大隊的玉米收成非常好,我爹說就算是交完公糧,也能剩下不老少,按照以往的規矩,這些玉米大隊會拿出來一部分賣掉,還會給各家各戶分一部分。”
“以前大隊賣糧食都是直接賣給糧站,價錢很低,所以我打算跟我們大隊支書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玉米都拿到市場上來賣。”
黃娟的這個想法,其實也是剛有不久的。
還是因為昨天晚上在家吃飯,黃老三在飯桌上說了幾句,玉米大豐收,要是能有地方把這些玉米都賣個好價錢,那就好了。
黃娟剛才走進市場的時候,就看見了那些擺攤賣菜的小商販們,這才臨時想起了這個主意。
“攤位你啥時候用都行,整個市場都是咱們家的,你還不是想咋用就咋用。”李有傑當即表態說道。
黃娟聞言,臉上掛麵了笑容:“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娟,你要賣玉米,這個我支持你,但是我建議你還是好好盤算一下,最好是以市場的名義,跟你們大隊書記直接收玉米,然後再運到市場上來加價賣。”李有傑建議道。
李有傑這一年的時間成長了許多,也看到了許多奇葩事。
就拿他守的市場來說,就許多因為賺了錢分錢而產生的各種矛盾,有的是個人幫著集體賣貨,賺了錢覺得自己出力多,就應該拿得多。
還有的是兄弟合夥乾一個檔口,賺錢後,兄弟反目了,都想獨這個生意。
總之,各種因為利益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簡直數不勝數。
就剛剛黃娟說的,要和他們大隊支書商量,把集體的玉米拿到市場來賣高價,本意是好的,也能賺到錢。
可李有傑覺得,真要這樣做了,最後很有可能也會出現分錢不均的問題。
除非黃娟不在意個人得失,發揚風格為大隊集體服務,可是那樣的話李有傑又覺得黃娟這樣太吃虧了。
“為什麼啊?要是那樣的話,需要好多本錢呢。”黃娟有些不解。
按照黃娟自己的想法,她原本就是打算直接和大隊書記談,她來幫大隊賣玉米,自己從中間賺取一點利益,這樣不用出本錢,多出出力氣也就可以了,等玉米賣了錢再把該給市場的租金一並給了。
如此大隊上多賣了錢,她自己也能賺點錢,市場也拿到了租金,算是一舉三得。
“本錢的事好說,我拿給你就行。”
“我在這見過太多這樣的事了,前麵不論說得多好,可真到了大把分錢的時候,沒一個不肉疼的,好事鬨掰了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花錢跟大隊直接買,跟他們錢貨兩清,到時候不管你在市場這賺了多少錢,就都跟你們大隊一點關係都沒有了,沒後續的麻煩。”
李有傑將這其中的利弊關係,簡單地給黃娟講述了一下。
細細咀嚼了一下李有傑的話,黃娟也覺得李有傑說得對。
隻是這錢···
黃娟打心眼裡不願意從李有傑這裡借錢,即便是他們兩個已經訂了婚,那她也不願意在正式結婚之前,拿李有傑的錢,那會讓她有種抬不起頭來的感覺。
這和跟李有財要個攤位是完全不一樣的,黃娟要攤位,也並不是完全不想給錢,隻是想等自己賺錢以後再給。
很快,黃娟就是想到了自己的彩禮錢,她可以從這個錢裡支出一部分,先從大隊買一部分玉米,拿到市場賣掉以後,再繼續從大隊買。
就像螞蟻搬家那樣。
想到了解決的辦法,黃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決定采納你的意見,就跟大隊買,這個在做生意人嘴裡叫做進貨,對吧。”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