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手中捏著丘吉爾的親筆信,他慢條斯理地拆開了信封,喝了一口咖啡之後,眼神落在了書信上麵。
亞瑟的瞳孔倏地放大,咖啡差點噴了出去。
沒想到蘇聯當時為了爭取英國出兵高加索……竟然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
亞瑟越看越心驚,他可以斷定如果這份密約被披露出去,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身後名簡直都不敢想。
曆史的風能不能把斯大林墓的垃圾吹走還不一定。
“真是下血本了啊……”亞瑟喃喃道,難怪英國人願意出兵二十多萬,其中還包含了八萬本土英國人,這麼多的利益足夠買二十萬英軍的命了。
倫敦密約1、英國與蘇聯以1941年的《中英滇緬路共同防禦條約》為藍本,簽署《蘇英高加索及地區共同防禦條約》。
2、英國承諾派兵不少於15,且英國本土官兵不低於三分之一。
3、英國與蘇聯可以有限度的互通各種武器技術、圖紙。
4、英國遠征軍的指揮權歸屬由戰場實際決定。
5、蘇聯承認英國在伊朗的所有權益,並原則上支持英國在伊朗的一切行為;英國同樣承認蘇聯對於中亞和高加索各加盟國的控製權。
6、蘇聯承認英國對於英屬殖民地的貢獻,並在戰後有條件的、原則性的不反對英國。
……
亞瑟趕緊把這封信的上半截,團成團用火柴燒了。
眼睜睜地看著那殘頁灰飛煙滅了以後,他繼續讀著下半截。
這半截大概就是丘吉爾問候了一下亞瑟,並透露出自己的另一半丘吉爾首相已經有人選了,且倫敦方麵已經在準備為亞瑟授上將了。
他還詢問新武器的具體情況怎麼樣,最後丘吉爾首相隱晦地提醒亞瑟,這場戰爭總會結束。
英蘇終究有一天會反目成仇,亞瑟作為英國的將軍應該要考慮的更加長遠一點。
戰後蘇聯越虛弱一分,英國的影響力就越大一分。同樣的,美國越虛弱,英國就越強。
在亞瑟之前的建議下,英國派出了許多突擊隊進入德國去集中營裡營救猶太科學家和被捕的科學家。
現在英國已然成為了所有科學家的庇護所。
亞瑟不禁皺眉,他明白了丘吉爾的意思。同樣有些疑惑,關於羅馬尼亞的事情究竟怎麼辦?丘吉爾絲毫沒有提到。
難道坐視不管嗎?這好像不是英國的風格,英國進入二十世紀以後,一直是以君主製國家的大哥和世界霸主的形象出現的。
幫助羅馬尼亞,這可是能沾到實惠的好事。
羅馬尼亞油田為德國了大量的石油等資源,如果羅馬尼亞倒戈,德國就可以尋求一個體麵的結局來結束這場戰爭了。
且羅馬尼亞是有王的,他距離蘇聯也足夠近,按照丘吉爾的思維,能夠在蘇聯附近插一根針進去,觀察到莫斯科的動向那是最好不過了。
蘇聯人不會允許英國人對於自己的鄰國下手,但要是羅馬尼亞主動邀請英國人,蘇聯人也沒有辦法。
顛覆一個國家,是有極大風險的。而且通過民族自決來看,羅馬尼亞人未必也不是不想要一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