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禪說開始議事,嶽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覺得這樣不合適,但官家的態度,又讓他覺得自己再推讓下去的話,是不是有點兒太矯情了。
不僅是他,趙鼎幾人此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倆人坐在上頭?
沒經曆過這種事兒啊!
於是,劉禪說完了之後,氣氛一時間就卡在這兒了。
看到這麼個情況,劉禪乾脆也不等了,直接點名了趙鼎。
“愛卿你先把杜英武的情況給嶽愛卿解釋一下!”
見自己被點名了,趙鼎知道再說什麼也沒用了,於是他便也不再推托了。
扭頭看向嶽飛,就把他們目前掌握的情況給說了一遍。
聽完了之後,嶽飛開口問道:
“杜英武是從蒲甘被趕出海外的,這事兒問過韓彥直了嗎?”
“已經派人去問他了,但時間太短,信使估計還沒走到呢。”
見已經沒有更多的信息,嶽飛便直接說起了自己的判斷。
“這些年來,我們與天竺並沒有接觸,關於他們最早的信息,還要追溯到仁宗皇帝時期。
據那時候的消息,天竺的人口大概在五百萬。
百年時間,就算他們一直風調雨順,不發生任何戰爭,現在頂多也就六百萬左右的人口。
就算再多算一些,估計也不會超過六百五十萬人。
以這個體量,除非竭澤而漁,要不然不可能供養一百萬的軍隊。”
嶽飛說到這裡,趙鼎和張浚倆人幾乎是同時看向了對方。
到這會兒他倆才發現自己小看了嶽飛了。
之前他們一直把嶽飛當成個武將來看待,包括嶽飛自己也是這麼看自己的。
但剛才那一番話就已經能看出來,嶽飛已經不再僅僅站在戰爭的角度,而是站在更高的層麵上去思考問題了。
果然,封了王之後就是不一樣啊。
劉禪可沒有他倆這麼多的心思,他對嶽飛一直有相父的濾境。
所以對於趙鼎倆人的震驚,他完全沒什麼感覺,這不就是相父的基操嗎?
於是,他便開口問道:
“那愛卿以為咱們應該怎麼應對?”
聽到劉禪的問話,嶽飛拱手回道:
“官家,現在因為沒有更多的信息,所以我們隻能料敵從寬。
而且,杜英武從被趕到海外不過四五年的時間而已。
那本就不是他的國家,四五年的時間並不足以讓他有什麼歸屬感。
而且他一心想為那黎氏報仇,臣更傾向於他會對天竺國內竭澤而漁。
因此,臣更側身於杜英武真的有百萬大軍。”
嶽飛的這個判斷,與之前趙鼎他們的判斷正好相反。
他們都認為杜英武是在虛張聲勢,其實能戰之兵不過三四十萬而已。
如果三四十萬的話,他們派出二十大軍應該勉強是夠用了。
可如果對方真有百萬大軍的話,那該怎麼辦?
他現在就算去偷,也偷不來五十萬大軍呢。
而且,二十萬對四十萬跟五十萬對一百萬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想要對付百萬大軍,自己怎麼也要有個六十到八十萬。
這要怎麼辦?
想到這裡,他為難的看向了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