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賈亮他爹去了,他們和賈家斷了關係,就連娘家那邊都怕他們孤兒寡母的粘上。
賈老太太骨子裡要強,看出娘家兄弟的態度,他們誰的便宜也不占。
後來賈亮大了不學好,之前那些親戚乾脆都和他們斷了聯係。
這些年都是他們娘倆相依為命,逢年過節,就算偶爾有賈亮那些小兄弟來家裡給她拜年。
可一想到這些人和賈亮在乾什麼,老太太心裡哪裡還會高興?那是給她添堵來了。
她從來沒想過還有這麼一天,賈亮不但走上了正路,還有了大出息。
娶了這麼漂亮懂事的媳婦兒,兒媳婦一家也是真心實意的對待他們娘倆。
聽到秦娟說親家母讓把她也帶過去,賈老太太嘴上說著客氣的話,心裡都高興壞了。
午飯由賈亮長勺,張桂蘭和林初夏幫忙打下手。
秦母覺得不合適,哪有回娘家讓姑爺去做飯的。
賈老太太卻樂嗬嗬地攔著秦母,讓兒子去掌勺。
這種在丈母娘麵前表現的機會,她可不能讓兒子錯過了。
要不然就他兒子這副熊樣,憑什麼讓人家那麼好的閨女跟他?
彆看秦娟是二婚,那是姓張的一家沒福氣。
看看秦娟的模樣、脾氣、本事,再看看人家娘家的本事,他們家賈亮娶上秦娟,那都是他們賈家墳頭燒了高香了。
一頓飯熱熱鬨鬨,也多虧樓房的客廳大。
剛吃過午飯,外邊又來了人。
這兩天來家裡拜年的人絡繹不絕,不過本村的人大多在初一的時候就都來過了。
這一看還真不是村裡的鄉親,為首的孫炳楠,後邊跟著孫老大孫炳文,孫老二孫炳山。
這三兄弟,特彆是最前麵的孫炳南,雄赳赳氣昂昂的,一件黑色的長款大衣,走起路來還挺有派頭。
孫炳文和孫炳山也不差,兩個人跟在孫炳楠身後,雖然略顯拘謹,可一身新衣,走路帶風,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笑意,看著和之前林初夏認識那兩個老實本分,在村裡耕田種地的孫家大哥孫家二哥已截然不同。
底氣這個東西從來不是彆人給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隻有自己有了本事,手裡拿著足夠的資本,才有底氣去麵對任何人和任何事。
哥三個是以拜年為理由登門,先給秦父秦母以及莊女士和賈老太太幾位長輩挨個拜了年。
接下來到了平輩這裡就隨意多了。
孫炳楠和秦漢賈亮都是老熟人了,有他們三個在其中,氣氛輕鬆又熱鬨。
不一會兒蘇文鬆和孫蘭蘭抱著孩子也過來了。
還好秦漢蓋的新房子客廳夠大,就算是這樣,客廳都顯得有些擁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