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評壓住心中的激動,儘量保持平靜的追問道:“使君此言當真!?”
劉備卻很大度的一笑,點點頭:“備如何敢戲弄尊使,顯思之能,備也曾親身領教,若是由他擔任青州刺史,相信也能平定地方,讓青州百姓重享安寧。”
“使君此言大善。”
辛評頓時來了精神,對袁譚好一陣吹捧:“大公子年紀輕輕,就得軍中眾將效力,每戰身先士卒,愛兵如子,又有容人之量,每每推功於下,故而能得人死力。”
“大公子也曾對評說起,昔日同使君沙場交鋒,幾次險些為使君所敗,若非使君屢受田楷拖累,大公子也未必能勝得了使君。”
花花轎子人抬人,劉備都送上了如此大禮包,辛評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更重要的是,劉備此舉,是否暗示了他親近袁譚的態度?
如果這態度屬實,那辛評可就是坐享其成,白白得一大功了。
能得劉備這樣的強藩支持,對於袁譚地位的穩固是極有好處的。
即便是袁紹,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不能不考慮己方盟友的態度。
更何況徐州刺史蒸蒸日上,袁譚一旦入主青州,就和徐州接壤了。若是雙方態度親近,不但少了許多後顧之憂,更還能相互通商,互通有無,何樂而不為。
“顯思之能,備可是親身領教的。”
劉備的態度相當和藹,完全不計較昔日之敗的樣子,讓辛評悄悄鬆了口氣。
“不過,備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辛評立刻從狂喜中清醒了過來,知道這句話很可能是整件事情的關鍵。
劉備這是在提要求了。
如果袁紹能答應,那麼這個大禮包就是他辛評和袁譚的好處。
如果袁紹不能答應,那麼這大禮包不說一定沒有了,但很可能就要袁譚和辛評來付出代價了。
辛評振作精神,答道:“使君何出此言,但有所想,可儘管吩咐。”
“田楷冒領刺史,又屢次越境劫掠,此為反賊之舉。顯思欲擊中,乃是為國平叛,備當全力支持。隻是孔文舉乃是朝廷所拜的北海國相,又是天下聞名的大名士,本身也著力於保境安民,與田楷並非同流。”
“備與孔文舉素有交往,感情頗深,當修書一封,勸說文舉。使其遠離田楷之流。”
劉備看著辛評,詢問道:“不知顯思能否容得下孔文舉於北海?”
辛評明白了,劉備開的條件就是孔融和北海國,或許還要再加上個東萊郡。如果控製不了北海,袁譚想要掌控東萊就隻能隔海占領,這不但勞師動眾,而且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和平原等四郡一比,此時的東萊並沒有特彆突出的優勢。
青州六個郡國,主要的精華其實是在大河兩岸,尤其是平原國,不但是青州的翹楚,就算是在整個東漢郡國裡,那也是能排進前十的,不但地處大平原,還兼有鹽鐵之力,又背靠大河,人口百萬,可謂是膏腴之地。
北海國人口雖多,但其境內山地眾多,卻又少礦產,經濟其實和樂安國、齊郡、濟南郡差不多,遠不如平原國。
青州有鹽鐵之力,可大部分的鐵礦資源以及鐵官營,都是在平原、齊郡、濟南郡和樂安國裡,北海國和東萊郡隻有寥寥無幾的兩三處鐵礦藏。
辛評迅速的做出判斷,如果這麼劃分的話,袁譚未必吃虧。
因為本身袁譚、辛評等人對要不要碰孔融,就很猶豫。
在原時空裡,袁譚也是在建安元年(196年)才出兵滅了孔融,孔融和他的家小也被袁譚所擄。
而被天下公認的當世經學第一人鄭玄,就是在這時候痛失自己唯一一個兒子的。
他的兒子鄭益恩,被孔融舉薦為孝廉,因此有了舉主之誼。
在孔融被袁譚攻滅的時候,鄭益恩被鄭玄派去營救孔融,結果兵敗被殺。
可現在這個時空,劉備的徐州集團越來越強盛,而劉備和孔融關係又極好,這讓袁譚很是忌憚。
如果一直這麼拖下去,肯定不是個辦法。
辛評這次過來,也是有心和劉備談一談青州的問題,這既是袁紹的命令,也是他和袁譚的需求。
隻是沒想到,劉備倒是先開口了,而且給的條件相當不錯。
“使君此言,竊以為甚為有理,乃至理名言。”
辛評斟酌道:“外臣回去之後,定當將使君的善意如實回稟我主,並極力促成此事。”
劉備頓時大喜,朝辛評拜謝道:“如此,就有勞尊使居中調和了。”
辛評趕忙離席避讓,回拜道:“使君乃是一州方伯,評不過一介文士,如何敢當使君大禮。”
劉備卻上前拉著對方重新入席:“先生何以菲薄,備昔日在洛中就曾聽聞過先生大名,隻恨當時備人微言輕,不得拜會先生,否則何至於現在才能得見先生。”
辛評感動的回握住劉備:“評何德何能,竟能得使君如此厚愛,實愧不敢當。”
雙方重新歸座之後,辛評再度開口:“我主聽聞使君同兗州曹使君有些誤會,特命我此來居中調節,為兩位消弭誤解,以免釀成更大的悲劇。”
袁紹對曹劉的態度很清楚,那就是曹操是親弟弟,劉備最多算個乾弟弟。
隻是曹操這個親弟弟不太聽話,那袁紹也不介意用劉備來製衡一下曹操。
可關係的遠近目前還是沒變的,尤其是不知不覺間,劉備的徐州居然膨脹的反超曹操了,那自然會引來袁紹的注意。
不過要說打壓和忌憚,那還遠遠沒到時候。
畢竟袁紹的思維還是跳不出時代格局的,在他看來,劉備的聲望彆說和他比了,就是和曹操比,也是遠遠不如。
眼下徐州士人能支持劉備,那是因為我袁紹沒過去。
但凡我袁紹過去了,徐州士人用腳投票也隻會選我啊。
實際上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否則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那何至於收到如此之多的裡通書信。
這些書信的作者們,有一個算一個,可都是曹老板的至愛親朋啊。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袁紹需要劉備來幫他壓製他的好弟弟。
原本這個任務是曹操的,可現在曹操的家都被呂布給偷了,哪還有空去壓製袁術。
在袁紹的視角裡,如果不是還有劉備在,袁術早在東南鬨的不可開交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袁紹對劉備的擴張是保持善意的,尤其是劉備選擇南下奪取廣陵而沒有涉足青州,讓袁紹相當高興。
否則,劉備此時麵臨的就得是袁紹的壓力,而不是調節了。
“此事易爾。”
劉備哈哈大笑了起來:“不瞞尊使,孟德兄之使已經先一步到我郯城,早幾日就已經與之商談好了,我等已冰釋前嫌了。”
“啊,竟有此事?”
辛評大吃了一驚,沒想到曹孟德竟然先派人來徐州了。
“正是如此。”
劉備點頭道:“我與孟德兄前嫌儘棄,孟德兄的使節程仲德還在郯城,尊使稍後可在迎賓館中與他相見。”
辛評發自內心的笑了起來,恭維道:“使君器量寬宏,讓人欽佩。”
辛評這話也沒錯,眼下徐州兵強馬壯的,願意和仇深似海的曹操冰釋前嫌,劉備顯然是十分大度了。
其實也就是徐州內部複仇的聲音很小,也不知道是被曹操給殺怕了,還是屠城的關係,導致被害人就沒一個親屬能逃出來的。
總之,徐州內部的勢力並沒有太強的複仇**,甚至都不用劉備去壓製。
這也讓劉備父子很是驚奇,也難怪在原來的時空裡,除了劉備領頭的反叛時,徐州不少郡縣都有支持。其餘時間對曹操最大的反抗也隻是非暴力不合作了。
哪怕陳登這樣的徐州士人,在廣陵擁兵萬餘,都沒有在官渡之戰這種時候去捅曹操的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