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李治冷哼道“你自詡是個聰明的人,本王且考考你。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
孩子間的勝負欲總是強烈的,狄仁傑意識到了晉王的考教意味,並且還帶著一些敵意。
雖說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狄仁傑怎麼是仔細盤算起來,“晉王殿下是在問最多的次數嗎?”
李治點頭。
狄仁傑又是一番盤算後,放下了手中的棍子,回道“四十有五次。”
“嗯?”知道他算得這麼快,李治很是詫異,瞧著所畫出來的圖和一些字,仔細看著,“你是如何算出來的。”
狄仁傑解釋道“小子自小就讀書,也學過算經。”
一旁的許敬宗也在盤算著,目光落在狄仁傑的算法上,心中明悟果然是這樣。
李治笑道“我有個更好的算法,可以算得很快。”
狄仁傑退後一步謙遜地道“還請晉王殿下賜教。”
李治盤腿坐下來,開始教著狄仁傑如何解題。
“這樣,用第一把鑰匙最多試次,如果九次都打不開鎖,那麼就不必再試,最後一把肯定是對應的鎖,如此一步步排除下來便是四十五次,這還有個算式,從九開始相加……”
聽著李正的講法,狄仁傑不住點頭,“果然方便很多,晉王殿下大才。”
李治聞言,撓著頭道“都是姐夫教我的。”
“驪山縣侯?”
“嗯,姐夫很厲害,什麼事都難不住他的。”李治憨笑著又道“其實你也很厲害,你可以用如此複雜的算式,如此快地算出來。”
狄仁傑躬身道“小子受教了。”
孩子間的友誼很簡單,從先前的不服氣三兩句話就能成為朋友。
張陽坐在高坡上,正烤著一隻雞腿,見李治又走回來,問道“晉王殿下聊得愉快嗎?”
李治抬著下巴又道“與狄仁傑比試了,他不及我聰明,我們還約定下一次再比試。”
“比試什麼?”
“當然還是數術了。”
張陽將一隻烤好的雞腿遞給他。
孩子們撒野玩了一天,小清清騎著熊在野外狂奔著,惹得周圍許多宗室權貴驚嚇不已,他們哪裡見過這麼巨大的牲口。
以前這頭熊還是在驪山藏著,很少顯露人前。
李孝恭一直陪在李淵身邊,倆人時不時可以說上一兩句話。
李泰去見了他父皇,陛下打獵的聲勢很浩大,這種圍獵對一地的生態基本上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夜裡,天氣開始寒冷起來,李玥帶著小武與小慧坐在爐子邊取暖。
張陽推著老師的輪椅正在散心。
高士廉走來道“弘慎,許久不見了。”
張公瑾點頭道“許國公,許久不見了。”
看著老邁的高士廉,張陽又道“沒想到您來也會來這一次的秋獵。”
“嗯,知道你們來秋獵,老夫就也來看看你。”
收到老師的眼神,張陽退到一旁。
高士廉的目光看著張公瑾,即便是到了夜裡,他的目光還是這般銳利。
張陽回想著,當初與這個老人家相遇還是在九成宮,現在來看他的目光還是這般銳利。
就算是在夜裡,還是能感覺到這道能看穿人心的目光。
張公瑾麵對這種目光,倒是處變不驚,心中泰然很多。
高士廉拄著拐杖上前道“你的身體如何了?”
“唉。”先是長長一聲歎息,張公瑾雙手放在膝蓋上,低聲道“許國公也看到了。”
高士廉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多活幾年吧,看到你還活著,老夫便覺得活著也不是太難。”
張公瑾低聲道“驪山調養得還不錯。”
“嗯,你看起來確實不像是油儘燈枯。”
夜風有些冷,吹得高士廉的衣袍晃動,這老人家倒是站得筆直。
張陽抬頭看著星空,仔細聽著兩人的話語。
“輔機與老夫說過好幾次,張陽這孩子的才智與手段,你的這位弟子很是厲害,將來位極人臣也不是不可能。”
張公瑾不住搖頭,笑道“我這個弟子給朝中添了不少的麻煩,沒闖大禍就算不錯了。”
“誰年輕的都是一腔熱血,老夫年輕時也闖下了不少禍事,說來還是你為人持重。”
兩位老人家說起了當年,言語間好像回到那天下群雄並起時代。
聽著兩人說話,還能有歡聲和笑語。
張陽站在一旁也在思索著,目光看到了遠處的身影,小武和小慧提著燈籠,站在中間的正是李玥。
給了她們一個放心的眼神,張陽仔細聽著兩位國公的對話。
“許國公,張陽這孩子的心思不在朝堂。”
高士廉又道“人總是會有很多選擇的,他還年輕。”
張公瑾又道“戴胄過世了,虞世南也走了,溫彥博也不在了,王珪重病纏身,也不知道我等還能活多久。”
相比於張公瑾的悲觀,高士廉明顯灑脫很多,他撫須笑道“你且活著,你比老夫年輕,切莫死在老夫前頭了。”
“許國公說笑了。”張公瑾低聲道“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死了也不過化為黃土,死又何懼,老夫期盼著過世的那一天,租地的鄉民都給老夫挖好了墳,還是這小子一直不讓老夫死。”
高士廉轉頭看向張陽,給了一個中肯的眼神,而後又道“這孩子的心還是善良的。”
張公瑾點頭道“善良。”
兩位老人家的說話開始玄乎起來,張陽聽著越是覺得不對勁,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
他們倆人的說話聲音也低沉了很多。
聊得也挺開心的,直到高士廉離開,李玥與小武,小慧也走了上來。
張公瑾擺手道“無妨,無妨。”
“老師與許國公都說了什麼?之後的話弟子就沒聽到了。”張陽推著他一路走著。
“與他達成了一個約定,那就是隻要我等還在,就不能讓你與趙國公爭鬥。”
張陽笑道“我怎是趙國公的對手。”
“你最讓老夫放心的便是那遠離朝堂的心思,保持你心裡的那份堅持,不要去朝堂,你能安然地度過餘生的。”
“老師教誨弟子一定銘記在心。”
李玥也行禮道“弟子也銘記在心。”
小武和小慧也跟著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