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李玥!
張陽麵露難色解釋道“家規是一起書寫的,相互製約的。”
李淵瞅了好一會兒,又放下道“製約?”
彆人家的家事本來外人不好打聽,李淵和李孝恭都是長輩自然沒事,再者說張公瑾還是自己的老師。
此刻三人都訝異於眼前的家規。
隻有藏書閣外,李泰還在逗弄著兩隻小奶熊。
張陽揣手解釋道“其實這些家規就是來約束的,平時也沒有太過嚴苛的家法,夫妻間相互勸告,相互監督。”
“嗯。”李淵讚同地點頭。
張公瑾倒沒什麼意見,他對那幾卷虞書很感興趣,拿起另一卷仔細看著。
看完了藏書閣,張陽又帶他們看了看新家南麵的一片菜地,“這裡土我都翻過了,等天氣暖和的時候就可以用來種菜。”
“如此大的家業還自己種菜,你還真是一點都沒變。”李淵撫須道“朕記得當初你在長安城的那個小家也是一樣,有一片菜地。”
“是呀,那時候媳婦想要種點秋菊,現在她還想種花,我們正在商量。”
老師的身體越來越差,走不了太久他就要坐下來歇一會兒。
驪山的新家在原本行宮的基礎上改建的,這座行宮本來就不小,除了主屋與華清池這最大的一塊地,其他地方還處於一片瓦礫中。
李泰扶著自己的皇爺爺走下山,張陽順著石階一路送彆。
回到家中,女兒已經午睡了。
媳婦正收拾著她的玩具,張陽磨墨提筆還想寫下軍訓的方法,想到李孝恭擔憂的神色,又擱下筆。
“夫君是有什麼心事嗎?”李玥小聲道。
新家很空曠,也很安靜,隻有一旁兩位嬸嬸整理碗筷的些許動靜。
三河馬又走到了驪山的新家,它一到這裡小熊便來了精神,來回走動警惕著這匹馬兒。
一熊一馬,對峙了許久。
最後小熊繞到它的後方,就要撲上去,被一腳踹開。
優雅的三河馬抬首驕傲地走到華清池,安靜喝著水。
小熊狼狽起身,再要跑去襲擊,被靈巧的馬蹄又一次踢開。
在三河馬的後背上也留下了幾道血痕。
後來這頭熊妥協了,主要是這頭馬兒隻吃草料,不和它搶食物就沒有矛盾。
小熊大搖大擺走入屋內,宣示著這個家的地位。
三河馬喝了水之後便跑向驪山的另一邊,它好似不屑與這頭熊去爭。
張陽眉頭緊鎖地看完了這一幕發生的前因後果,無奈搖頭又歎息。
這種靜謐讓人容易在午後犯困,李玥穿著一身白色的衣裙,衣領上口還有一些彩線點綴,她踩著布鞋腳步無聲,放下一盞茶水,“夫君看似有心事。”
張陽喝下一口提神祛火的茶水,最近總是容易上火,隻能喝一點祛火的花茶,“我在想要不要將軍訓之法交給李道宗。”
知道夫君疲憊的時候,眼神總是沒什麼神采。
李玥給他按著太陽穴,“明日的早朝我們一家順便去見見母後。”
“也好,我把朝中的事情安排一下。”
張陽將軍訓的方法寫在紙張上,又擱下筆,將紙張給燒了,還是不能將這個軍訓之法交給李道宗。
先不說這個方法合適不合適,就算是合適,李孝恭真的希望這個堂兄弟一直留在軍中嗎?
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宗室四將就剩下他們兩個人。
對李孝恭來說讓他離開軍中都來不及,更不要說讓他在軍中再有建樹。
有領軍衛和蜀王殿下嘗試這種軍訓之法也就夠了。
若是軍中覺得如此練兵受益許多,他們也會主動普及,不用多此一舉。
李玥再次拿出棋盤,“夫君,我們來下棋。”
“嗯,也好。”
見夫君的神情放鬆下來,李玥整理好棋盤,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自我計較許久,這種心情積蓄一段時間後就會發脾氣。
這時候需要一件事來分開夫君的注意力,下棋是個好選擇。
一盤棋下完,李玥皺眉嘖舌,“夫君的棋路變化總是很多。”
張陽笑道“小時候我就是與人下棋的次數多了,也看過許多棋譜,就有了如此多的棋路。”
象棋廝殺起來比之圍棋更直接,也更明了。
往往殺招也更加簡單。
一盤棋已經輸了,她仔細看著殘局還在仔細複盤。
再一回神,卻見夫君已經光著膀子站在眼前,下身穿著半長的褲子。
“夫君這是做什麼?”李玥眨了眨眼,雖說都是夫妻了都互相很了解了,還是不太能夠接受當下夫君這種舉動。
張陽一躍跳入曲江池子中,開始遊泳,下潛一陣再次浮上來,“泳衣就放在一旁,你也試試?”
李玥深吸一口氣,拿起這件小巧的泳衣心頭猶豫,夫君哪來的古怪癖好,令人無法接受……
最後一手拎著泳衣的拳頭加大了力道,而後將泳衣往身後一揚,就這麼燒了。
張陽遊在水中傻眼了好一陣,浮在水麵上抬頭看著那恒古不變的藍天。
雲層很漂亮,千百年了,雲還是雲,天空還是蔚藍的。
在水裡泡久了,皮膚起皺,張陽這才離開水池換好了衣裳。
“其實遊泳也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聽夫君講著,李玥給他擦拭著長發,“洗澡就是洗澡,還說是運動?”
“這就是運動,嗯!”
張陽再次強調。
李玥歎道“華清池也是自家的,夫君想要洗多少次都可以,就是萬萬不要著涼,聽母後說過正是這個年紀男子,最容易上火。”
下午時分,小武和小慧也醒了
女兒坐在熊背上出了房間,她嘴裡還津津有味嚼著肉乾,一邊吃著還給小熊分了一些。
那五頭小奶熊也習慣了在驪山的日子,熊的適應環境能力確實很強,現在它們在這新家也能吃好睡好。
就是喜歡亂跑,小武和徐慧看少了一隻,在新家仔細找著,最後在藏書閣的一處角落找到了這頭熊。
當天夜裡,一封書信送入驪山,嬸嬸拿著信而來,“縣侯,這是一個叫何大王的人送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