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歌含笑點頭。
劉薛生含笑不語。
步平安笑道“劉薛生!你帶來的四個兄弟可有會經營的人才?”
劉薛生哼了一聲,嗤之以鼻道“要是有,我至於打家劫舍,至於腦袋彆在褲腰帶裡生活嗎?”
步平安說道“到時候開個大會,看看有沒有人想自願出穀行商吧,總得跨出去一步不是?不試試怎麼知道有沒有人適合?”
三人一邊計劃一邊商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雖然商契有23張,但適合吃住兩用做酒樓隻有四處,經過協商,三人一致通過步平安的連鎖餐飲的提議。
介於大部分人是劉薛生帶來的,葉夢菲也早就入手培養廚子和廚娘了,所以酒樓的組建就由劉薛生和葉夢菲一起努努力,再不濟把大聰明李青山找來配合工作。
李青山聰明有想法,熟悉十裡八村和三教九流,關鍵還有官身,是市場調研、人才招聘、公關推廣的不二人選。
後勤和後廚就以輪流製方式派遣出去工作,時間定為半年。一則是可以讓他們回到宗門更新、提升、互補廚藝,二則是讓他們可以回到宗門不落下修行太多。
至於連鎖餐飲的名字嘛,那就叫華夏,不加前綴,也不加後綴。
劉薛生滿口答應。
楊天歌反對無效。
本是千頭萬緒亂成麻的瑣事。
開會分權便有了章程。
這是步平安上輩子做領導時就明白的道理。
自己再強,也不要指望自己一個人做好所有事;自己再聰明,也不要覺得自己一個人可以計劃好所有的可能。
隻要咱這樣自以為是了,絕對可以把所有的事都辦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模樣,關鍵到最後還沒朋友。
拍了拍一疊厚厚的地契田契,步平安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和思考。
32萬畝地契田契若是賣掉換錢,打造兩個養雞穀的預算估計都夠了。
可這樣做,對自己門派來說是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對平民百姓來說更無異於是把他們推進火坑。
因為土地是貴族控製百姓的皮鞭,是國家控製世家的牽線,是國家與國家戰爭的根源。
它隻有農作起來才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民生價值,也就是說,它隻有到平民百姓手中才對世間有好處。
步平安提出“百年租賃,隻抽一成”的方式將土地租賃給平民百姓。
劉薛生自然滿口答應。
楊天歌雖然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與民有利這點他還是能想到的,所以也是雙手讚成。
這份艱巨的工作由楊天歌牽頭來做,建議他找金老和許墨這兩個一看就有文化的人從旁協助。
楊天歌口上打著哈哈,剛要偷懶耍滑推卸掉。
步平安卻平靜的說道“你出馬,把你爹的名頭拿出來用,這樣既可以事半功倍,又可以給我師傅多積陰德。”
楊天歌一下子就低頭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