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個宗族最忌諱的就是有外來人口,像咱們這種提前跟大隊長聯係的人,來到這裡問題不大。
這要是冷不丁的就落戶在這裡,不說他們會不會排外,恐怕也會孤立咱們。”
“啊?
要是這樣的話,那不是一個朋友都交不到?”
“那也不一定,短時間也許會,長時間的話,想交朋友應該沒有問題。
隻是在這個前提之下,不能觸犯對方的利益,要是觸犯對方的利益恐怕很難做朋友。”
“就像現在的知青和老鄉們嗎?”
“是,其實不光他們,就是咱們也一樣。”
“也是,彆看他們平時對咱們有說有笑,真到什麼事上,想來他們一定很排外。”
“沒錯,其實這事也怨不上他們,每一個宗族都這樣,特彆是在鄉下,宗族觀念比在城裡還要重要。”
“是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嗎?”
“這也隻是一方麵,畢竟在鄉下能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他們也隻能靠念過書的人來知道外麵的事。
以前,在鄉下一個宗族都未必能供應起幾個讀書人,也就是現在是咱們老百姓當家做主,要不然就咱們大隊,彆說女孩子能讀書了,就是男孩子恐怕都沒有幾個人。”
“是因為讀書需要用到很多的錢,而在鄉下掙錢的門路又太少,隻憑著地裡的收成供自家孩子讀書是不是特彆難?”
“沒錯,以前你也許不知道,現在你應該知道一畝地才收多少糧食。
話說就這點糧食都不夠一家人嚼用,還得扣除賦稅,而以前的稅收可是很苛刻,你覺著就這點糧食能有多餘的可以賣嗎?”
“這?”
“即便有的話,那也都是大地主,隻有他們手裡有多餘的糧食,多餘的土地。
就咱們這一片,話說還真沒有誰家能有畝地。
像咱們家這樣隻有幾口人那還好說,像隊裡那種大戶人家,哪怕地就是再多,恐怕也不夠吃。
更何況大部分人家還沒有土地,他們都隻是租借地主家的地,這樣一來除了扣除賦稅以外,還要交給地主糧食,你覺著他們能剩下多少?”
“能剩下多少?
夠吃嗎?”
“夠吃嗎?
怎麼可能?
就現在地裡的收成都未必夠吃,更何況是以前了,恐怕到老百姓手裡的糧食連三成都沒有!”
“那豈不是吃不飽!”
“可不就是吃不飽嗎?
有的人家連半飽都達不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怎麼活?”
“怎麼活。
你可還記得咱們家在最困難的時候,又是怎麼活的嗎?”
“那個時候我雖小,可是也依稀記著咱們家裡都吃的是什麼?
要是這樣的話,簡直讓人無法相信?”
“是沒法讓人信服,可是在當時大部分的人的生活就是如此。
而且你也彆忘了,當時的政府課稅嚴重,想要活命就得想其他的辦法,要不然也隻有死路一條。
這也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