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贇內心惶恐。近臣鄭譯卻道“陛下,今日若是服軟,那以後豈不是被這幫讀書人所脅迫,不如任其自便,我等又沒要求他們如此,這後果與我等無關。”
宇文贇於是心情大好,不再憂心,同時調來金吾衛看著。但是越想越氣,朕貴為天子,愛冊封皇後就封誰,何來非議?
於是一氣之下,又冊封了三位皇後。分彆是天中皇後,陳月儀。天左皇後,尉遲熾繁。天右皇後,元樂尚。
如今有五位皇後,天下人再次嘩然。一時之間宇文贇昏聵之名席卷全國。同時坐於皇宮的學子越聚越多。
終於,有學子支撐不住,倒了下去。同時也徹底激怒了天下的讀書人。再加上殺忠臣,弑賢王的內幕爆了出來。
宇文贇一時處於風口浪尖之上。朝臣本就對其不滿,如今居然如此陷害忠良,於是大家起了心思。
大塚宰宇文盛見事件越來越嚴重,於是親自勸戒,後為平息風波,放出顏之推等人,並仗斃鄭譯以示誠意,同時安撫眾人才罷。
宇文贇對於這次的屈服,內心很是憤怒,但沒有辦法,於是決定加強手中權利,於是又出現了各項軍事將領的調動工作,同時派出大使,巡視各州,以示天威。
並製定九條律令宣示各州郡第一、判決罪犯,都必須依據法律條文;第二、母族服喪期滿者,聽任再婚;第三、以杖責處罰時,都必須依照法令;第四、郡縣境內出現盜賊而未能擒獲的,應上報。
第五、孝子孝孫、義夫節婦,應在家鄉表彰,其才能可當任用者,應立即舉薦;第六、凡從前曾經效力,而名望地位不高,或沉淪民間,有文武之才者,應當訪求,將其姓名上報。
第七、七品以上官員,已下令錄用,八品以下官員以及品外之人,如想入仕,都聽任參加預選,降兩級授給官職。
第八、州舉薦高才博學者為秀才,郡舉薦通經高行者為孝廉,上等州、上等郡每年舉薦一人,下等州、下等郡每三年舉薦一人;第九、年齡在七十以上者,依照規則授給官職,凡鰥寡窮困難以自理者,應一律予以賑濟。
此九條政令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是想當然了,不久就又改來改去,最後卻是混亂不堪,各地方官員都不知如何?
宇文贇因上次受到讀書人的脅迫,內心不安,卻也沒有辦法,於是專注於享樂,命大修後宮。同時下旨反儀同以上官員的女子不許嫁人,以便以後自己選妃。
此旨意一下,又引起軒然大波。馬三則是送了口氣,還好把兩姐早早的安排回了蜀中,反正天高路遠,也不怕。
同時宇文贇怕官員藏匿女子,於是派出侯官,時刻監視眾臣,若是發現有隱藏行為,定嚴懲不貸。
樂運,字承業,南陽淯陽(今河南南陽南)人,是西晉尚書令樂廣的八世孫。他在少年時期便表現出對學問的熱愛,涉獵經史,同時以孝義著稱。
樂運在北周武帝時期多次犯顏直諫,被武帝賞識並超拔為京兆郡丞。他不畏權貴,勇於指出朝廷的過失。
樂運多有勸戒宇文贇,然而卻收效甚微,眼看朝堂烏煙瘴氣,於是下定決心死諫,已全其名。
於是樂運帶著棺材上朝堂進諫,陳述宇文贇有八條過失。第一,陛下近來政事都獨自處理,不與宰輔討論。第二,搜尋美女以充實後宮,儀同以上官職的女兒不允許婚嫁,導致貴族與平民都怨聲載道。
第三,陛下一進入後宮,幾天都不出來,群臣有需要參奏的,都隻能交給宦官。第四,下詔放寬刑罰,沒到三月,就改的比之前更加嚴苛。
第五,高祖(宇文邕)崇尚儉樸,駕崩還沒滿一年,就常奢華綺麗。第六,對民眾徭役賦稅太重,以奉養娼優與雜耍者。
第七,上表中有文字錯誤的,就治他的罪,杜絕了群臣上表之路。第八,不愛聽勸誡,又不詢問良策,不能修德政。
如果不能改正這八條過失,臣恐怕周宗廟不再享受供奉。
宇文贇聽完大怒,準備殺了樂運。眾臣都很恐懼,沒有人發出聲音。內史中大夫元岩歎息道“與臧洪一同死,微臣願意,何況樂大人有比乾之誌,正好成其名。”
宇文贇想了想道“樂運老匹夫,如此不顧朕的顏麵,元大人反而要求同死?”
於是元岩向宇文贇進言道“樂運不顧及自己的生死,隻不過想求名而已,陛下不如慰勞他將他調走,以弘揚陛下的氣度。”
宇文贇想明白了一點,於是點點頭。第二天,叫來樂運,對他道“朕昨天晚上仔細想卿陳奏的話,認為你確實是忠臣。賞賜給樂運禦食。”
樂運又趁機直言勸戒,宇文贇不悅而回。亂臣賊子,要求朕如此這般,既然如此,這朝不上也罷。
宇文贇於是在宮裡大興土木,建了一道館,為其煉丹,同時又請來佛門高僧,每日嬉戲遊玩以後,與僧侶同修,常對人講,朕既當佛祖又做那天師,當三界第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於是武帝好不容易打壓的二教,又開始死灰複燃。
馬三這官是當得窩囊,幾乎成了宇文贇的私人專屬,宮中每日要求樂舞精彩的同時還不能相同,整個樂舞部敢怒不敢言。
宇文昕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卻幫不上什麼忙,宮中去了一次,小心的試探了一下,宇文贇對其態度可想而知,還提醒如今不是公主身份,念其有皇家血脈,才見一次。
宇文贇久不上朝,重臣怨言頗深,同時又怕上朝,害怕一不小心就惹得陛下不悅。
宣政十二月,宇文贇正在宮中發怒,如今沒人敢管朕,就是幾個王爺,經常以長輩自居,不停的在身邊煩擾,煩不勝煩。
宦官道“陛下何不打發出去,也好落得清淨,”宇文贇眼睛一亮,對呀,這是好計策,朕怎麼就沒想到呢?
於是勒令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離開長安,到各自的封地。
宇文贇又以《周禮》為依據,設立四輔官,分彆是大前疑宇文盛、大右弼尉遲迥、大左輔李穆、大後丞楊堅。
他任內“事不師古,官員班品,隨意變革”,又在六府諸司中增置中大夫,在禦正、內史中增置上大夫,其餘往往“朝出夕改”。
朝堂眾臣苦不堪言,人事政務改來改去,全憑喜好,武帝好不容易建立的清明朝堂,在宇文贇即位短短半年時間就又渾濁不堪。
喜歡大夢南北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夢南北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