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凡是跟著自己好的,沒有參與次子玄武門之變的在淩煙閣排名都十分的靠後;
他也不是想盯著這些細枝末節,實在是太明顯了;
李淵此時此刻恨不得和秦始皇共情,都有些意難平,李淵意難平的還是自己在位的時間太短了,不僅作為開國皇帝的牌麵被削了;
連跟隨自己的臣子們功勞也沒有記錄的完全;
唐高祖不是不知道和世民一起南征北戰拿下另一半江山的將領理所應當的功勞最大,可是還是很不服氣;
明明跟著自己的才是大唐問鼎天下的元老,反而被二臣的排名碾壓在頭上,李淵以己度人,自己不如兒子,自己的臣子不如兒子的臣子,他心裡能好過才怪了呢;
不過作為太上皇,不爽也就隻能憋著,國無二君;
連李淵都不能確定若是自己還繼續聯係老部下,能有幾個願意跟著自己的;或者說,他也不確定兒子還能不能繼續忍受自己。
已經殺兄,也不介意多一個父親,好死不如賴活著;
李淵雖然覺得當太上皇的每一天都十分的痛苦,但他還不想死;
也想見證大唐盛世的到來,雖然不是在他手中發展的,但總歸是自己打下的基業,聽著後世一口一個“盛唐”也與有榮焉。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三位英國貞武公李積,原名徐世績,字懋功;
公元594年到公元669年,他深得唐高祖李淵的喜愛和信重,因此徐世績被賜下國姓“李”,後來因為要避諱皇帝李世民的名字,才改名為李積。
他是唐初著名的將領,一開始那是與李靖將軍並稱,被封為英國公
李積他的出生雖然說算不上世家貴族,但也是非常的土豪,曆史上描寫他家"家多僮仆,積栗數千鐘";
雖然出生於土豪,但並不是那種為富不仁的奸商,正相反,他和他的父親徐蓋都是少有的仁善之人,非常的樂善好施,救濟百姓;
大業末年,天下紛爭的時候,此時的李積還是一個小小的少年,十七八歲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可是天下大亂,不是這個起義軍就是那個起義軍,彆說是建功立業了,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要費很大的功夫。
此時隻能參軍,他參加了附近翟讓的軍隊,並且勸說翟讓不要侵擾附近的百姓,不侵擾附近百姓的同時李積也得讓翟讓能有錢啊,要不然誰願意聽他的;
他不是聖人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隻能保護家鄉的百姓;
於是李積給翟讓分析,他說宋、鄭兩州地近禦河,來來往往的商人那麼多,交通發達,去各個地方搶劫財物都是十分方便的,
翟讓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這樣做自己的根據地會更加的穩固,又能有大批的財務充實自己的部隊,又能間接的削弱其餘勢力。
所以他讓部下在運河上截取錢財,不管是公物還是私人貨運;
短時間內錢財數量大大幅度的增加,翟讓迅速的招兵買馬,他的勢力快速的膨脹;】
喜歡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