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卻毫不在意道:“陛下不會在意,反而會深思,倒是左仆射,現在武成王薨逝,你就是名副其實的軍方第一人了,你我在東宮中的職責重大,左仆射當要深思才是。”
李靖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在政治這方麵,他比起魏征來,差的是真遠,畢竟這位是差點就能幫隱太子翻盤當今陛下的人,而且還能在貞觀朝受到重用,他立刻微微躬身道:“還請中書令解惑。”
魏征遙望著青天,緩緩道:“左仆射你看天下的太陽,隻有一顆,獨自享有所有的崇拜,自古以來,太子和君王間的關係,都很是複雜。
既希望太子強能繼承君位,又希望太子不要那麼強,以免威脅君位。
所以太子很難做。
之前武成王想要讓我做太子少師,我欣然應允,因為我看透了太子、武成王和陛下間的關係。
在所有人的眼中,武成王都是太子最大的支柱,這的確是事實,但實際上不僅僅如此,武成王還是陛下壓製太子的一根定海神針。
隻要有武成王在,太子的勢力就相當於始終構建在陛下的掌控中,因為武成王終究是陛下的人,在陛下和太子不發生衝突的時候,武成王會維護太子的地位,包括向陛下要求太子之位穩固,不能隨意變換。
但隻要太子和陛下發生衝突,發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武成王立刻就會讓所有人知道,為什麼陛下會這麼信任他。
武成王作為太子支柱,既讓太子強大,又讓太子弱小,這就是太子、武成王和陛下之間的複雜關係。
現在武成王不在了,那誰來填補這個空缺?
你和我現在都算是東宮的人,我其實還好,畢竟我隻是個文官,而你,陛下一定在想,你會不會想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呢?”
魏征的分析鞭辟入裡,將李靖震的一愣一愣的,之前他就疑惑過,把自己、魏征和武成王這些重臣調進太子東宮,陛下真的就能放心?
現在魏征一分析,原來關鍵在於武成王,有武成王壓著,太子東宮再多一倍的重臣,也成不了事。
李靖垮著臉,良久才苦笑道:“我都已經這麼大年紀,而且我位極人臣,為什麼要跟著太子作亂呢?又有什麼好處呢?”
魏征聞言不說話,隻是若有所思的望著李靖,那眼神讓李靖自己說了傻話,他並不是真的傻,很快就反應過來。
年紀大算什麼?
況且李靖也沒有真正的位極人臣,起碼他現在就不如洛玄夜,最重要的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打仗,他想帶兵打仗,而李世民不會再讓他單獨領兵。
不僅如此,李世民一向寬容,魏征這種曾經要殺他的人,都被他引為心腹,他很少猜忌人,但李靖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不知道洛玄夜以及不少人對李靖的評價都是可用不可信,但天子不太信任李靖這是人儘皆知的。
這就像是黑暗森林一樣,誰都不知道李靖會不會心中懷著怨恨,會不會突然給李世民來一下狠的,所以洛玄夜的薨逝,讓李靖很難受,在朝堂上,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有時候反而是件好事。
李靖抿了抿嘴,想要說些什麼,良久一直走到了皇宮門前才低聲說道:“多謝中書令今日指點,李靖感激不儘,但俗話說,送佛送到西,中書令可還有什麼話送給李靖的嗎?”
魏征沉默了一下,保住李靖就是保住自己,起碼在他離開東宮前李靖不能有事,“離開東宮的事,就彆想了,好好輔佐太子,平日緊閉門庭,不要和太子走的太近,你隻能做個孤臣,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你應該做的。”
魏征的話讓李靖突然想起了當初國師洛蘇和他說過話的,簡直一模一樣,原來在外人眼中,這就是我的歸宿嗎?
李靖突然問道:“中書令,如果陛下依舊如果先前那樣支持太子呢?”
魏征已經登上了馬車,回身微微笑道:“那當然是件好事,但老夫年歲已高,恐怕活不到太子登基的時候,而左仆射的年紀也不小了。”
說完便放下車簾,馬車轟隆隆的離開。
李靖坐上馬車,隻覺有些失魂落魄,他覺得魏征剛才的話有深意,“我的年紀不小了。”
李靖隻覺一陣森寒,難道陛下真的會在自己去世前,將我帶走,讓我去陪葬昭陵嗎?
————
古籍有載,一鯨落而萬物生,一樹枯而萬花盛,草木猶此,武成王薨,州刺史遷十二,十二衛換五將,遷相一也。——《唐書注》
(本章完)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