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距離春節過去已有半月。
這半月以來樊一葉和沈知秋幾乎每天都在一起,國子監也迎來了新年的假期,所以沈知秋過上了久違的閒暇時光。
清書也已經返回蜀山,臨行前還說會去龍虎山見一下殷羅琦,到時候會寫信將她的近況告知樊一葉。
夜晚,在樊一葉和眾人的陪同下,沈煜一家人興高采烈地出門遊玩。他們漫步在城中的街道上,被眼前各式各樣的元宵花燈所吸引。這些花燈五顏六色、形態各異,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飛舞的蝴蝶,還有的像可愛的小動物。
沈知秋拉著蘇瑤興奮地跑來跑去,指著花燈叫道“一葉,快看那個花燈好漂亮啊!”樊一葉則微笑著跟在後麵,欣賞著這美麗的夜景。街道兩旁還掛著許多紅色的燈籠,與花燈相互輝映,營造出一種喜慶祥和的氛圍。
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淡淡的花香。沈煜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清新的空氣。他轉頭看向妻子,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幸福。在這個美好的夜晚裡,他們忘卻了一切煩惱,儘情享受著家人團聚的快樂時光。
餘彥霖和司文軒跟在樊一葉身後,卻不見聶蓋和唐問天以及衛崢的身影,他們知道,今晚表麵上是要出來遊玩,實則是另有目的。
眾人一路駐足觀賞,此時已經來到明月樓門口,門外小廝正高聲呐喊著“猜燈謎嘍,猜中有獎!一盞花燈十兩銀子,若是能夠摘下所有花燈,這明月樓的老板還會親自接見,贈送一壺明月樓十年一出的美酒“美人醉”。”
在場的人都歡聲雀躍,這美人醉可是不多得的佳釀啊,十年隻出一壇,一杯就要百兩銀子,而且是喝一杯少一杯,喝完了就要再等十年。
有了這個噱頭,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立刻將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沈知秋抬頭看著這些與彆的地方都不同的彆致花燈,心生喜愛,她倒是不在乎這美酒。
樊一葉笑著說“怎麼樣,名滿都城的大才女,要不要試試?”
“在你麵前,豈不是班門弄斧了。”沈知秋看著樊一葉吐了一下舌頭,這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女子,也隻有在樊一葉麵前才會露出這樣的一麵。
說著,沈知秋看向了一個兔子形狀的花燈,指著花燈對小廝說道“我要這個。”
小廝將兔子花燈取下,然後打開下方的紙條說道“頭戴節節帽,身穿節節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
沈知秋跟著一起默念,隨後笑著說道“我知道了,是竹筍。”
“恭喜這位姑娘,答對了,這花燈是你的了。”小廝笑著將花燈遞給沈知秋身旁的丫鬟。
沈知秋接過花燈,心滿意足,露出微笑,像個得到心愛玩具的孩童一般。
“我也試試,我要這個。”蘇瑤在一旁也相中了一個蓮花狀的花燈,小廝見狀將其取下,隨之開口說道“請聽題,周身銀甲耀眼明,渾身上下冷冰冰,有翅寸步不能飛,沒腳五湖四海行。”
蘇瑤低頭沉思片刻,忽然抬頭說道“是魚!對不對?”
“恭喜姑娘,答對了。”小廝說著把燈籠遞給了蘇瑤,蘇瑤也是滿心歡喜,她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花燈,以前也沒有在山下城鎮過過元宵節。
這段時間在都城裡,她見識了都城的繁華,還有平民百姓之間生活的真諦,這是山中不曾有的體會。
“一葉,你要不要也試試?”沈知秋看著樊一葉,他想看看樊一葉能猜出幾個謎題。
樊一葉看著小廝說道“你將這些一一取下,問我便是。”
這小廝聽到樊一葉這麼說,也是感到狐疑,心裡不禁想到“看這公子貌似有真才實學,不過想要猜對所有燈謎也不簡單,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
小廝笑著取下第一個燈籠,說道“公子請聽題,冬天蟠龍臥,夏天枝葉開,龍須往上長,珍珠往下排。”
“葡萄。”樊一葉剛聽完題便開口答道,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小廝也是才反應過來,又看了一下謎底,才開口說道“恭喜公子,答對第一道題。”
心驚之餘,又取下另外一個,看了一下謎題,笑著說道“公子,這題就稍微要難上一點了,仙人跡杳斷橋頭,打一字。”
樊一葉略微一想很快說道“山字加上喬字,乃是一個嶠字。”
在場眾人都反應過來,鼓掌叫好,有些沒有見過樊一葉的人都在議論這是哪家的公子,結果有人告知是護國公。沈煜則一臉的驕傲自豪,仿佛在說“沒錯,這優秀的年輕人就是我沈煜的女婿。”
小廝有些欽佩道“不錯,這題公子又答對了,不知這位公子貴姓啊?”
“在下姓樊。”樊一葉答道。
小廝一聽驚呼道“原來是護國公駕到,小人見過護國公。百聞不如一見,今日得見,果然是人中龍鳳啊。”
“嗬嗬,好說,麻煩小哥繼續吧。”樊一葉也拱手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