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桓公,宋國第十九任國君,宋莊公之子,宋閔公之弟,名禦說,在位時間三十一年。
宋桓公元年,即公元前六八一年,宋桓公與齊、陳、蔡、邾四國在齊國北杏(今山東東阿)會盟,這次會盟主要就是為了平定宋國內部的動亂,承認宋桓公的地位。
這一次會盟是齊桓公首次主持會盟,也是首次由諸侯(不包括叛亂的)主持會盟。
這是齊桓公霸業的開始,也是宋桓公能夠在諸侯間得到承認的機會。
春秋雖是亂世,但尤為重視禮法,周王室雖已衰落,但天下正統,大義猶在。
齊桓公為了自己的霸業,朝見了剛剛繼位沒多久的周僖王,也積極拉攏了各諸侯國。
宋國內亂不止,宋桓公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
北杏之盟雖然隻有五個諸侯國參與,但得到了周天子的授意,齊國的實力在諸侯之間也算得上強大。
齊桓公一代霸主,雄圖偉誌,管仲不世之良才,謀定天下。
但當一切都還是開始的時候,他們麵對的還是整個亂世和尚且還撐得住的秩序禮法。
齊國想要邀請遂國,可遂國不來,之後便被齊國滅國了。
這一年的冬天,宋桓公與齊桓公在柯地結盟,宋國與齊國開始講和。
但是沒有多久,宋國就違背了北杏之盟,實際上也就是不承認齊桓公的盟主之位。
齊國雖是薑太公之後,但也就隻是侯爵之位,在《春秋》、《左傳》之中,也多是稱呼齊國國君乃‘齊侯’,宋國乃是商朝後裔,公爵之位,哪怕周室已經衰落,但這數百年固有的禮法階級,非是極致的暴力和謀劃而不可推翻的。
宋桓公二年,即公元前六八零年,因為宋國的背約,齊桓公同陳國、曹國一起攻打宋國,並請求周天子派兵相助。
周天子派出單伯帶兵與諸侯會合,但與宋國講和之後,便各自回國了。
這一年的冬天,宋桓公和單伯、齊桓公、衛惠公、鄭厲公在鄄(juàn地會盟,宋國向周王室和齊國臣服。
宋桓公三年,即公元前六七九年,宋桓公與齊桓公、陳宣公、衛惠公、鄭厲公在鄄地再次會盟,齊桓公稱霸。
也就是在這一年,宋國、齊國、邾國一起討伐郳(ni國(小邾國),鄭國趁著這個機會進攻宋國。
宋桓公四年,即公元前六七八年,宋國、齊國、衛國等諸侯聯軍因為去年鄭國入侵宋國一事,討伐鄭國。
這一年冬天,鄭國人與諸侯聯軍講和。
宋桓公與齊國、魯國、陳國、衛國、鄭國等諸侯國在幽地一起結盟。
宋桓公十四年,即公元前六六八年,宋桓公聯合魯國、齊國攻打徐國。
次年,宋桓公與齊國、魯國、陳國、鄭國在幽地結盟,陳國、鄭國向齊國表示臣服。
宋桓公十六年,即公元前六六六年,楚國攻打鄭國,宋桓公便與齊國、魯國一起派兵救援鄭國。
宋桓公二十年,即公元前六六二年,楚國又進攻鄭國,齊桓公因此與諸侯會盟,宋桓公向齊桓公請求兩人先行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