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節奏更淩厲,推崇“儘皆過火,極儘癲狂”。
港劇因為受眾的問題,更中正平和,也更浪漫主義。
比如無牌大狀這個故事的誕生,就來自於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港劇《壹號皇庭》
香港電影也有講律師的《法內情》《法外情》《毒舌大狀》《聖誕玫瑰》這些,但是和壹號皇庭並不能化為一類。
作為電影,節奏肯定是更快,衝突更尖銳,人物更極端。
而電視劇節奏更平緩,人物也更市井。
律師、師爺,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友情,這些比重和案件庭辯比例基本是一比一,他們更像是生活裡的人,節奏更舒緩,更愜意。
TVB的這種生活風和浪漫主義,比香港電影的淩厲火爆,更吸引我。
另外一點,就是傳統港劇(僅指港劇不是港片)和京劇以及廣東大戲的聯係更緊密,角色出場有潛藏的“行當”設定,生旦淨醜忠奸正邪,場麵上也是“三五人千軍萬馬,七八步萬裡河山”的戲曲處理,這種處理方式有人不喜歡,我個人很喜歡。
它的調性又偏向於市井文化煙火氣,喜歡把大人物按小人物塑造,喜傳奇不喜正劇,目的是娛樂而不是追求格局,這些都恰好打在我的點上。
曾經的港劇不去推崇成功,不去追求飛黃騰達,宣傳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講友情、愛情、親情,不講發財,不講謀權,這些都是吸引我一直看的動力。也是我寫這個故事的動力。
我戒電視劇已經有好幾年了,原因就是感覺現在的劇不喜歡,包括TVB也變味。
律政新人王開始推崇成功學;律政強人等強人係列,講的也是刀口向內,爭權奪利向上爬的故事,沒有了《畢打自己人》《同事三分親》那種內部團結和溫馨,更沒有了好兄弟之間的義氣,家庭的親情,以及愛情。同樣缺乏《鑒證實錄》《法證先鋒》那種單純做好工作不考慮個人職位收益得失的職業劇氛圍。
正因為我不喜歡現在的TVB,我才更喜歡曾經的TVB,寫這個故事,就是想要重溫當年90年代TVB的感覺。
對白、口語上,學習的也是90年代TVB國配風。
如果有朋友覺得奇怪,我建議您去看一下90年代的TVB國配劇,就可以明白。
雖然現在很多人推崇原聲,但我還是強烈推薦90年代的國配,一直到2008年以前,都還好。那個時代的國配老師們,真的是用聲音在表演,而不是棒讀完成配音。而有獨特聲音特色的國配老師,現在也是找不到了。
無牌大狀,是個屬於90年代TVB的故事,是街坊英雄的故事,是個主人公重啟人生救贖之旅。而不是一個謀求成功,不擇手段向上爬的故事。
我和滄海聊過,我最喜歡的是他那本大梟雄,因為到書“神秘消失”為止,主人公還是衝在一線的,而不是遠離衝突。而看那個故事的時候,主人公的形象,我代入的就是《金榜題名》的主人公洪樂飛全;而《出人頭地》的主人公,就有點像創世紀的葉榮添。
無牌大狀的陳彥祖,作為九十年代TVB的主人公,他絕不會是創世紀裡麵的葉榮添,更不會是天地男兒的徐家立、富貴門的大沙煲;我更希望他是難兄難弟裡麵的李奇,今生無悔裡麵的程朗,寵物情緣的戴展碩,又或者壹號皇庭裡麵的江承宇。
他不會主動去追求大富大貴飛黃騰達,更不會為了得到這些,犧牲自己的生活去投入激烈的商場甚至權力場的搏殺。
他會是一個秉持自己的操守,用魔法對抗魔法,守護自己生活的人。
如果說這本書主線是什麼,就是爛人大狀何象飛重生在城寨少年陳彥祖身上,浪子回頭,找回生活的故事。是嚴少筠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故事。是TVB故事模式下一眾女角色和城寨少年的情感糾纏故事。
如果您能接受這個故事,那就請您繼續支持下去,跟著故事體驗主人公的人生之旅。
這個故事很90年代的TVB。
可能會有很多朋友不喜歡,但我希望還能有朋友喜歡。
我個人或許無緣踏上駛往新時代的大船,又或者那條船的目的地並不適合我生存。
我希望能有一樣喜歡舊時代的朋友,可以看到這個作品,也希望為曾經的90年代TVB故事留下一些痕跡。
引用笑傲江湖的一句台詞就是:但幾寧施,個必踢米
從明天開始故事上架,上架當日三更。
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