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將製造工藝流程編寫出來。
“幸虧是二代機,機體龍骨不用一次成型。
不然……即便自己擁有逆天外掛,也不能讓龍國對二代猛龍戰機,進行量產。”
高曉光暗自慶幸著。
他將所有圖紙具現到紙張上,仔細研究著每一個細節。
經過反複思考和計算,他結合研究員飛行器中心製造水平,估算出第一架原型機在半年時間便可以製造出來。
這個結果讓他感到欣慰,但同時也意識到時間緊迫。
然而,高曉光並沒有滿足於此。
他深知一架優秀的戰鬥機不僅需要強大的機身結構,還需要先進的武器係統來提升戰鬥力。
於是,他又根據二代猛龍氣動力布局,精心設計了一套獨特的掛載武器係統。
這套係統包括各種導彈、炸彈等,旨在讓二代猛龍戰機具備更強的攻擊能力。
為了讓二代猛龍戰機能夠輕鬆吊打擊敗f4戰機,高曉光更是下足了功夫。
他特意設計了一款多脈衝雷達,這款雷達雖然屬於多普勒雷達,但卻有著卓越的性能。
它的搜索距離高達300公裡,相比之下,驍龍戰機所搭載的雷達探測距離僅為220公裡。
此外,高曉光還為二代猛龍戰機配備了一台搭載8008芯片的火控雷達,其探測距離同樣達到了300公裡,同時可以捕捉以及分析十個目標。
並進行敵我識彆後,第一時間反饋給飛行員。
這使得二代猛龍戰機在戰鬥中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更早地發現敵人並實施精確打擊。
至於老禿鷲的f4戰機?
有一說一,在猛龍戰機麵前真不夠看。
先不提f4戰機雷達搜索範圍不到200公裡,但就高大院長給驍龍戰機,設計的sfk二型空空導彈。
其射程就在200300公裡。
並且該款空空導彈,分為紅外製導以及激光製導兩種。
更比老禿鷲f4雷達多出120公裡。
隨後。
他打開空間石碑,將石碑具現的反艦火箭彈以及反艦導彈資料,導入空間石碑中,為侯賽因設計一款射程100200公裡反艦火箭彈。
雖說火箭彈設計原理比導彈簡單。
但在高曉光設計的反艦火箭彈中,依舊分為三部分組成。
分彆是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和穩定裝置3部分組成。
並且為了讓外貿型火箭彈形成單獨的係列,他特意將外貿型火箭彈口徑設計為227毫米,而國內火箭彈口徑則設計為300毫米。
彆看73毫米的差距。
其火箭發動機的點火係統、推進劑、燃燒室、噴管等效能,均不相同。
300毫米火箭彈,在更換不同推進燃燒劑,射程最大可達到500公裡,而這還是第一代火箭彈。
高大院長為了能讓龍國軍隊大麵積裝配。
將其製造成本縮減至10萬一枚。
而外貿型的火箭彈射程口徑都弱於龍國本土裝配火箭彈,其出售價格則是10美刀一枚。
高大院長為了能在侯賽因身上多薅一筆,他又根據227毫米火箭彈,設計了一款履帶式火箭彈發射車。
227口徑,最大射程180公裡。
同時,為了防止227毫米火箭彈技術外泄,以及被逆向反推,他特意在4004芯片中,植入了保護程序,一旦該枚火箭彈被逆向破解。
其火箭彈內鑲嵌的三枚4004芯片,的其中一枚會發出自毀命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