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堂之外,形勢更為棘手。各州郡土地兼並嚴重,國內的土地幾乎都集中在權貴富商手中。大量百姓失去了耕地,生活無著,貧困潦倒,更有甚者背井離鄉成為流民。
長久以來,貧富差距的急劇擴大,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貧農對權貴、世家、以及地主階級的強烈不滿和仇恨。
百姓無地可種,國內的耕地就得不到有效利用,這嚴重影響著農業產出。每年秋收納糧,大周各地引起的反抗與械鬥不計其數。你不納糧就是違法,你納糧就吃不飽飯,過不了冬。
如此惡性循環之下,百姓苦不堪言,權貴地主卻賺得盆滿缽滿。國家的稅收日益減少,納稅人口更是急劇下降。
就軍隊而言,大周本不亞於元武。奈何現在的國庫空虛,根本負擔不起。除去四境邊軍,國內儲備兵丁已是年年裁減。
對此,隆聖帝也無可奈何,他絞儘腦汁想要改革,想要抑製矛盾。可皇權不顯,政令難行。對他來說,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百姓疾苦,賦稅沉重,天災四起,戰亂頻發。地方上,偶爾還會發生民變,社會穩定嚴重惡化。
光是近兩內年發生的動亂就有數起,韓布韓忠之子)領兵平亂至今未歸。若是涼州一戰告敗,大周恐怕離敗亡也不遠了。
好在涼州大捷,算是給了隆聖帝一些希望。對於朝中那些爭權奪利,屍位素餐之輩,他早已深惡痛絕。
收起手中的軍報,隆聖帝望著腳下這個百年皇城,他的眼神陰冷到了極致。
要說群臣,司徒文這個把控朝政的老賊,他更是恨之入骨。廟堂之上,不是他的門生就是故吏。如今,整個朝內,既無新鮮血液,又無可用之人。
滿朝文武,能讓司徒文忌憚的,徐滄算是一個。若是徐平不能把水攪渾,那這數百年王朝,怕是真就難以挽回了。
想到此處,隆聖帝轉頭看了眼身旁的紀賢。“太子,記住父皇的話。日後多與徐平走動走動,若是有必要,你可以給他點甜頭。這個兔崽子,打小就鬼精。沒好處的事,他不感興趣。”
聞言,紀賢眉頭微微一挑,繼而作揖以禮。“父皇放心,兒臣自會與永寧好好相處。”
“記住,對待徐平這類人,必須真心實意。他和徐滄很像,若是玩虛的,他能感受得出來。相處之時,不要過多試探。有好處,能給就給,他會記在心裡。”言罷,隆聖帝邁步離去。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恭送父皇。”紀賢再拜。
行至數步,隆聖帝突然回頭。“涼州軍報之事,趕緊讓布政府抄錄,而後傳閱各司。
傳閱完後,再移交武政府全城布告。軍報的內容好好修飾一下,免得一些個狗東西跳出來找涼州營兵敗的岔子。去辦吧。”
“兒臣領命。”
……
一晃眼,又一日過去。涼州捷報的公示,貼滿了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
而一早接到傳閱下來的消息,吳鎮疆大喜過望。本還擔心徐平首次隨軍出征會不會有什麼閃失,豈料他非但沒有閃失,反而還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先是率軍陷陣,後又火燒糧營;關內金汁退敵,關外斬將建功。這一戰,不說徐平做得有多好,至少沒給徐滄丟人。
自打徐平隨軍趕赴涼州後,薛若薇擔憂得緊,時不時還會來京衛司打探消息。如今看到了軍報,吳鎮疆第一時間便趕去靖北王府報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