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羅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從字麵上看,管理一千多人看似不多,但實際上要忙的事卻非常多。
單單是人事方麵,不算虞侯與書記官,光是手下的旅帥就有十個,正副隊頭二十多個。
這些人羅一都需要逐一的了解,對性格上有個初步的判斷。
除了摸底屬下,還要安排紮營的各項事宜,畢竟將白崖城拿到手還得些日子。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挑選激靈些的人手,再有兩天就要到初六了。
上一次雖說隻是從姑嫂城與黎山城接了幾個人過來,但東亭戍開啟護送的消息跟長了翅膀一樣傳的很快很廣。
已經有幾個商隊提前派人過來打問具體情況,而且雇傭的人數都不算少。
現在羅一窮得叮當響,送上門的業務怎麼可能不接。
而且就算是不給工錢隻供飯,羅一都同意把人撒出去,畢竟二百人一天的口糧也不是小數。
“老鄭,老馬,你們過來看看我安排這幾隊出去行不行。”
羅一雖然被任命為守捉使,但調撥過來的人馬是兩個整團過來的。
鄭陽與馬玉分彆是領兵的團頭,論對下邊戰兵的了解,肯定是趕不上人家。
再者,羅一也不想給人留下一個跋扈的印象。而且這些天東忙西忙的,也沒顧著拉拉關係,人家心裡服不服他還不清楚。
所以先給予足夠的尊重,不讓人挑出理來還是很有必要的。
“鄭使頭願意看就他看吧,我就不看了。”
往嘴裡丟了一把油炸豆子,馬玉嘴裡有些含糊不清道“你是使頭,我是團頭,我隻管聽令就好,來時叔父特意交待過的。
況且你心眼好使,你若是定不下來的事,我肯定更不行。”
羅一看了看將豆子咬得哢哢響的馬玉,覺得這人有點意思。
表麵上看,比王玄誌介紹的還要直爽些,甚至可以說是很沒城府。
能成為管著百人的一團校尉,又是副軍使馬察靈的侄子,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這是自己第一次組織下邊人做事,這個回答有些敷衍,甚至是些不滿的意思了。
但是話中的語氣又不太像。
或許是老王極為賣力的給自己站台,讓他把自己當成了同類人沒有見外?
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至少沒有明著頂撞,也算是個良好的開端。
“老馬這是對下邊的兵都很有信心,派誰去都一樣。”將擬好的過所對鄭陽揚了揚,羅一繼續道“老鄭你看看。”
鄭陽先對羅一點點頭,隨後一把將馬玉手裡裝著豆子的油紙包奪了下來,“也不怕吃多了竄稀。
趕緊看看派去的人靠不靠譜,剛到東亭使頭便給咱弄了個財路,能不能上心些。
事情辦砸了,以後這錢可就不好賺了,到時候看你怎麼和下邊人交代。”
馬玉把油乎乎的大手在袍子上隨意擦了擦,很不情願道“我下邊人都是跟我一個樣,就講個猛字。動心思的事,問不到我們頭上。”
鄭陽從羅一手中接過過所邊看邊道“我看你就是犯懶。”
馬玉把油紙包從鄭陽手裡拿回來,一屁股再次坐到氈墊上,對羅一齜牙笑了笑,“使頭,今後但凡有衝陣的事你就交給我,其他的就什麼都彆問我了。”
鄭陽把過所遞還給羅一,“他那團人都是一根筋,與我下邊那兩隊相互拆開安插吧。”
見鄭陽對馬玉的態度很隨意,羅一知道是自己想多了,這位是真的懶得管事。
“你對下邊的人熟悉,你覺得這樣穩妥,那就這樣定。”
打開王玄誌給留下的原安東都護府的輿圖,羅一在輿圖上畫了一條線,繼續道“靺褐人已經蠶食到了新城、磨米、烏骨這一線。
務必交代兄弟們不管那些行商許了什麼重利都不能越過去。
為些財帛生了齷齪,把命丟在那邊不劃算。”
其實羅一交代的這些話,多少有些不信任的意思,但鄭陽聽了卻沒有任何不滿。
羅一與下邊人接觸了一共也沒幾次,恐怕連各隊的隊頭姓名都未必能記全,多叮囑叮囑是應有之義。
另外,之前在遼西城時,鄭陽隻知道羅一十分聰慧與仁義。對其領兵與理事的能力是不太看好,畢竟年歲太小了,在軍中隻靠些聰明可是混不下去的。
後來又聽有人說羅一是軍使的子侄,更是篤定了去東亭戍隻是走個過場,下來混混資曆。對羅一的感官變得不如之前那麼好。
到了東亭戍以後,雖然與羅一沒怎麼交流,但是東亭戍軍卒對羅一的態度他可是看在眼裡。
抽空打問了一下,得知羅一在東亭戍的所作所為後,是徹底服氣了。
把東亭戍打理的井井有條,在白崖城大罵四方什麼的先不提。單單是敢對遼東城的葛續明當年羞辱,過後又將其治的服服帖帖,這就是個有本事的。
吃軍伍飯的,最怕的就是遇到既無能又剛愎的主將,什麼好事都沾不到不說,隨時有可能因為主將的愚蠢而喪命。大風小說
羅一既有理事之能,又會琢磨賺錢,跟著這樣的主將,省心又安心。
加之本來在軍中就是叮囑越細致越是好事,因為有些時候含糊不清的將領同樣會要了人命。
“使頭放心,某定會好好叮囑叮囑。”
鄭陽將過所塞進佩囊裡,對羅一咧嘴笑道“這次馬團頭倒是難得沒看走眼。
使頭年歲雖輕,但做事讓人服氣,以後隻管吩咐就成,不用這般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