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羅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靺鞨人已經立國五十多年,並且全方麵學習大唐,使得國力蒸蒸日上。
不管有沒有正式被大唐冊封為渤海國,很多行商已經將其稱為海東盛國。
光是依賴繁華可稱不上強盛,必然離不開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
而進入柴河城內,羅一隻是粗略看了幾眼城內的布局與來往的行人,不得不承認那些行商並未誇張。
商業上自然是比不得東亭與柳城,畢竟沒幾座軍城能像東亭一樣設立行市。
不過這兩處在全大唐都是能排的上號的,柴河城比不上再自然不過。
其實這裡還算比較繁華,街路兩旁的店鋪並不算少,遠超營州其他各城。
管中窺豹,靺鞨人國土最西邊的這樣一座軍城,都能有如此多的店鋪,可見其他各處稍大一些的城鎮也一定如此。
而商業的發達,會增加百姓的欲望,而欲望又會成為一種動力。
獲取喜愛的商品後,又會增加人的幸福感,幸福指數高,又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此地。
這樣一個良性循環,靺鞨人的繁盛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好的證明就是街路上那些行人,從服飾上來看,這裡不但有靺鞨人、高句麗、漢人、契丹與奚人,甚至還有突厥人和室韋人。
如果這裡日子過得不好,是不會聚集這麼多種族的人。
如果硬說這些人都是不值更的守軍,那麼這種情況更為可怕。
這麼多民族不但能夠聚在一起,而且看著好似相處的還很融洽。
最恐怖的是通過守城士兵的精神狀態來看,凝聚在一起的各族,戰鬥力也還不錯。
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很難。
要知道大唐這邊光是河東的突厥與羌人就鬨得不可開交。
範陽之所以受重視,很大一個作用就是用來震懾河東的胡人。
而通過這種團結的氛圍,羅一又推斷靺鞨人是用柔和的手段來推廣學習大唐的政治與軍事製度。
最底層士兵的信仰與習俗給予了充分尊重,馬上的各族還保持著足夠的野性,才是保證戰鬥力依舊堅挺的主要原因。
這讓羅一覺得這一次冒險過來很值得,隻有親眼所見才能有個更好更直觀的判斷。
靺鞨人的力量絕對配得上他們的野心。
由此可以推斷,他們前些年遷都中京顯德府,不是怕了大唐的報複。
而是那一帶有廣闊的沃土,可以發展耕種更好的發展國力。
其實真正缺糧的,或許隻是山多的長嶺府,就連陳兵十萬的扶餘、鄚頡兩府都未必缺糧。
黑虎山脈的北側是平原,南側雖然平地不多,但地勢與連忙差不太多,有一段丘陵過渡帶。隨後才是茫茫群山。
這兩處都是可耕可牧之地,靺鞨人的兵製又是繼承了大唐的府兵製。
缺糧很有可能是製造的假象,是為了向西邊的高句麗人把持的各城,以及正南的新羅蠶食的一個借口。
再捋順和追溯一下靺鞨人自打立國都乾了些什麼事,就能更好的驗證這個推斷。
首先立國的這部靺鞨人,因為附屬高句麗人太久。高句麗滅國後被強行遷到營州還不忘複國。
營州之亂的反叛部族中就有他們,而且還蹦躂地特彆歡。
就連後來武則天赦免他們的罪行,給兩個酋首分彆封許國公和震國公,他們都拒絕。
並且趁機向東開溜,說是回到故地,其實就是為了重新立國。可以說是他們是高句麗的真正繼承者。大風小說
而立國後,為了自保又是聯盟突厥人,又是交好新羅,硬是讓大唐拿他沒辦法。
後來發現契丹人比較猛,總是騷擾他們,又極其不要臉的撿起了當年冊封的官職。
大唐為了利用他們製衡契丹人、奚人以及室韋人,就捏鼻子認了。
但是這幫家夥緩過勁,國力有所提升後,立刻開始四處吞並。
就連大唐冊封的黑水靺鞨,他們都敢動手,並且還借著這個機會反咬大唐一口。
於二十年前直接水陸同時發兵攻向大唐,再次製造了一次營州之亂的慘景,河北的百姓被屠戮了不少。
可靺鞨人很老六,知道在河北與大唐打不了持久戰,退回老窩後,再次不要臉的乞降。
估計是惦記著被俘的俘虜,李隆基不但也捏鼻子認了,還給了不少賞賜。
可以說靺鞨人天生就對大唐長著反骨,隻要有機會就會背刺一下。
這會兒貓著發育沒出來浪,恐怕是因為這些年大唐還算挺猛。
將曾經無比強大的突厥人徹底按在地上摩擦,契丹人也被折磨的夠嗆,才沒敢出來蹦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