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羅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羅一到達成都時已經是深夜時分。
按他原來的預想,打算先看看整個益州的財政情況,以便酌情犒賞一下大渡水一線的將士,提高一下士氣。
琢磨完這些就先歇下,畢竟誰都不是鐵打的。
但是羅一沒想到的是,如此富庶之地,崔圓居然說府庫錢無一文,米無一粒。
對於崔圓這個說辭,羅一是不怎麼信的。
楊國忠再怎麼貪,也不能搜刮的賬麵上一文錢都沒有。
不過看過崔圓領著吏員送過來的這幾年的賬冊,羅一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能造成這種局麵,仔細來說,罪魁禍首還真是楊國忠。
賬目漏洞百出,估計整個劍南收上來的賦稅,會被貪墨了一半。
幾次對南詔用兵的投入,也都是由劍南來承擔。
回回給南詔充當輜重大隊,一點回報都見不到,放在哪,哪都受不住。
不但剩下的一半虧沒了,還透支了未來幾年的賦稅。
而且聽幾個吏員話中的意思,鮮於仲通最後一次的南征,更是從大戶人家那籌措出來的軍資。
這讓羅一甚至懷疑李林甫搞出的那個萬民請願書並不是假的,而是這些大戶想讓楊國忠回來給個說法,或是給個什麼承諾。
不管具體是什麼,羅一懶得去猜。
眼下的事情實在太棘手,連犒賞的錢都沒有,更彆提招募新軍了。
如果按照常規手段操作,那就需要另立名目來收稅。
可一旦這樣做,弊端實在太大。
益州這裡確實是天府之國不假,但盯著這裡的人同樣也是一大把。
這裡的百姓起比關中與河北,日子過得能強些,不過也是強的有限。
再收稅的話,這是在逼著那些百姓家破人亡。
還未等與南詔開打,整個劍南的士氣就會低迷的不能再低迷。
可如果不收稅,眼下劍南的局勢又十分不妙,根本拖不了太久。
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麵,讓羅一頭疼的同時,也懷疑就算楊國忠不坑他,李隆基也會想辦法將他給整過來。
畢竟會打仗,還頂著個能抓錢的名頭,換了誰坐在那個位置都要讓他過來試試。
而支度的賬冊上的記錄,也從側麵證明了羅一的猜測並不是無的放矢。
即便是節度使可以截留當地的賦稅,朝堂上每年還是要往外劃撥整個大唐三分之一的稅收,用以支付高額的軍費。
而大唐各處方鎮中,花銷最小的居然是安祿山所控的三鎮。
其中養兵最多,達到了將近十萬的範陽,比劍南這個常備軍隻有三萬多的,花銷還要少。
難怪李隆基會對安祿山那麼寵信,花最少的錢,打最多的仗,順帶著還能開疆拓土。
如果給個節度使來個業績排名的話,安祿山的業務能力絕對是排在第一位。
而且遼東之所以能立方鎮,恐怕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省錢。
如果按照這樣分析,那李隆基之前所說隻要暫時能穩定住防線就算勝利的說辭,未必就是假話。
但就算是這樣,羅一也沒法去賭,不敢真的就窩在劍南不動一下。
人的心思是會變得,尤其楊國忠那個禍害還回去了。
隻要這個貨在旁邊吹吹風,沒準李隆基就會提高了要求。
所以無論是從財政上,還是在軍事上,肯定是要有一些建樹才能交差的。
但是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地關係,有錢才能強軍,或是強軍打了勝仗才會更有錢。
現在的情況是兩樣中的哪一樣都不占。
李隆基這可真是想讓馬兒跑卻又不給馬兒吃草。
另外,還有一點讓羅一很不爽。
沒建樹要挨整。
可千辛萬苦弄出點動靜,又要被人摘桃子,連個講理的地方都沒有。
“使君,外麵有些人想要求見。”對成都府衙還沒完全熟悉的於海龍,臉色帶著古怪走到了羅一身旁,“來的好似都是些商賈,而且其中好像還有南詔的商人。”
羅一本來就對打斷思緒有些不滿,聽到劍南的商人三更半夜地要來見他,更是給氣樂了。
“成都城是沒宵禁嗎?”扭頭看向崔圓,羅一寒聲道“進府衙屁股還沒坐熱,他們就找上門來,消息夠靈通的。”
崔圓微微搖頭,“這些商賈都在子城有家業,隻要稍稍關注一下這邊,就能知曉這邊的動靜。”
羅一見崔圓說得這樣理所當然,知道這肯定又是楊國忠造的孽。
子城是一座城池最重要的所在,各個衙門與庫房糧倉之類的重要部門與設施,通常都要置在子城。
到了成都這兒,居然成了商人的住宅小區,這操作真是沒誰了。
估計這邊當個屁,都能被人了解的一清二楚,就這要是不吃敗仗都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