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羅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皇城,政事堂內。
無論是能坐於此議事的三省大臣,還是下邊的小吏,聽到外邊的歡呼,齊聲恭賀了一聲後。
皆一臉奉承之色的各儘一切阿諛之詞的誇讚楊國忠。
“劍南軍能有大捷,有一半要歸功於楊相殫精竭慮地謀軍謀民。”
“此言甚是,能獲此大捷龍,皆因楊相克施有政,又夙夜不逮以謀南疆之事。”
“楊相之才,著實讓人佩服,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除弊興以劍南軍民,方能得此大勝,楊相功不可沒,可喜可賀!”
“能還邊地之寧,百姓之安,楊相居功至偉,當為此賀!”
……
楊國忠最初聽到皇城外的歡呼,不但沒有半分的喜色,反而心中十分憤懣。
他主持了幾次劍南對南詔的用兵,結果無一不是慘敗收場。
羅一那小子能在兵弱將寡之下取得大勝,顯得他太過無能。
加之外邊的歡呼聲沒有一聲是稱頌他楊國忠的,此次的大捷就像是抽在他臉上的一記響亮耳光。
尤其是對於此次的大勝,居然沒有人提前與他知會一聲。
並且故意鬨得滿城皆知,就是羅一在有意讓他難堪。
不就是抽了衝娘一鞭子,這小子居然敢如此羞辱他。
心中對羅一又嫉妒又記恨萬分。
收到呈上來的戰報,看過以後更是怒火中燒。
全然忘了之前在新都與羅一分彆時所說過的話。
十分惱怒於對這樣一場大戰羅一居然都沒提前與他商議。
於私於公上,羅一都沒把他這個大唐的右相放在眼裡。
再算上之前收到劍南來信,十幾個他任命的成都軍將領,被羅一一聲不吭地給趕出軍中。
將羅一徹底當做了緊隨安祿山其後的眼中釘肉中刺。
起初聽到堂內眾官的恭賀,楊國忠氣得麵色鐵青。
都是一幫沒眼力的貨色,不知道此次大捷是在打他的臉?
若不是這些人或是他一手提拔,或是徹底依附於他,皆是對他俯首聽命,恨不得對這幫家夥一耳光抽過去。
不過聽了這幫家夥後邊的阿諛之詞,楊國忠突然發現之前是被氣昏了頭,把很重要的一點給忽略了。
羅一是招討使不假,可他同樣是劍南節度使。
這次的大勝,用的可都是劍南的兵,都是他麾下的人。
這次的獲勝說他居功至偉,勞苦功高一點都不為過。
回過味來以後,楊國忠的臉色才由陰轉晴,越聽那些阿諛之詞越是受用。
不過對能夠獲勝的關鍵人物羅一,卻依舊記恨在心,並且警惕萬分。
自己如何能夠坐到相位,楊國忠心中再清楚不過。
羅一捉錢兒的本事不但比他還厲害,打起仗來也是軍中的翹楚。
這樣的人就算不與他相爭,都會備受聖人的寵信。
相比安祿山,羅一帶來的威脅同樣不小。
必須想儘辦法將羅一這小子給打壓下去,即便弄不死也不能讓其留在長安。
但是這小子因為衝娘挨鞭子而因禍得福,被聖人力排眾議給任為戶部尚書。
加之這一次大捷又讓聖人出了一口惡氣。
尋常的構陷手段恐怕不太管用,就算使了聖人也不會信。
往謀反上給安排,這次獲勝所用之兵又幾乎全都是劍南軍,顯然是行不通。
一邊聽著奉承一邊琢磨了一陣,楊國忠雖然沒琢磨出一個直接對付羅一的法子,但卻想出一個將其激怒,或是大占便宜的辦法。
羅一不是能打能立功嗎,那就隨這小子怎麼打,並且功勞越大越好。
用的都是他麾下的劍南軍,到時把功勞全都謀奪過來,看這小子急不急。
一旦羅一動怒口不擇言,就是取這小子性命之時。
而且由他把功勞分給下邊的人,那些人也隻會對他楊國忠感恩戴德。
“去甲庫把劍南諸官的甲曆取來。”吩咐了一句尚書省的小吏,隨後楊國忠又猛的起身,“搬過來麻煩,我與你一同前去。”
左相陳希烈為人庸儒,處理政務的本事不大,但卻是個十足的官迷。
知曉楊國忠對他一直不那麼放心,總想著找機會表表忠心。
但楊國忠太過霸道,對其進言對了,被當成理所當然。
若是說得不對心思,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訓斥。
聽聞要取劍南官員的甲曆,陳希烈立刻就明白楊國忠要做什麼。
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地表現機會,陳希烈也緊跟著起身,“我與楊相一同前去。
劍南諸官與諸軍這些年確實受苦了,這次的考課是該都給上上了。”
楊國忠腳步一停,眼色陰婺地打量了兩眼陳希烈,“陳相話裡的意思是沒了你劍南諸官的考課便都是下下了?
某覺得打了一場勝仗,陳相就對此這樣上心有些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