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羅一李泌穿越到大唐!
貸勃山下彙聚起的大軍頂著夕陽向西前行之時,遠在馬嵬驛裡的李隆基則是又餓又惱怒。
他為了從長安早些出來,並且不被城內人所知,沒有攜帶糧草與米糧。
安排魏方進為置頓使先提前走,就是為了提前通知沿途各縣,做好提前接駕的準備。
但是李隆基萬萬沒想到的是,過了西橋剛行至第一需要停下歇息的鹹陽城,就遇到了大麻煩。
不但鹹陽的縣令跑了,就連派去打探的內侍王洛卿也不見了蹤影。
無奈之下隻能再派人出去尋找米糧,可結果轉悠了一圈,居然沒從鹹陽城找到一粒米糧。
直到楊國忠親自出去,也隻是買到了幾張胡餅。
走時李隆基即便是舍棄了皇宮外的妃子與皇子皇孫,可留在皇宮裡一同帶走的還是有不少。
再加上護駕的幾千禁軍。楊國忠買來的幾張胡餅,根本無濟於事。
一直到了天黑,一眾人餓的有些受不了時,才斷斷續續的來了不少鹹陽的百姓。
主動送上了一些粗茶淡飯與米糧,但這些米糧相較於幾千人的隊伍還是不夠吃。
就連一眾皇子皇孫連半飽都吃不上,更不要說禁軍。
好在每日都有些百姓過來送吃的,禁軍輪換著吃些,還不至於餓死人。
但是從長安出來半個多月,卻隻走了不到二百裡。
加上期間發生的種種蹊蹺之事,李隆基既忐忑不安,又心中起了疑心。
他從長安出來的隱秘,權勢根本未失。
鹹陽與長安近在咫尺,且又沒被叛軍攻打,怎麼可能會找不到一粒米糧,縣令怎麼會敢擅自逃跑。
行至金城之時,從潼關敗退回來的王思禮追上來後,得知叛軍壓根就沒出潼關逼近長安。
再聯想到最初隻有楊國忠能買到胡餅,李隆基不得不仔細琢磨琢磨是不是有人故意在布局。
不過金城的縣令雖然同樣逃跑,但卻找到了不少米糧。
幾千人馬都吃頓飽飯,讓李隆基又壓下了這股疑心。
可出了金城,又變得與之前一樣,派出去的人又找不到一粒米糧。
就算是到了馬嵬驛,也同樣如此。
這可是驛站,米糧多了沒有,幾十人吃的怎麼也該有。
這讓李隆基對楊國忠的懷疑更加加深。
但是事情又一次出乎了他的預料。
在幾千人又陷入忍饑挨餓之時,又出現了百姓過來斷斷續續送米糧。
而且這一次更是出現了一名叫郭從謹的老者出來對他說教。
指責安祿山包藏禍心,並非一日之事。
他卻將高發之人要麼殺掉,要麼送給安祿山。
朝堂再不似當年宋璟做宰相的時候,敢於直諫。
朝中大臣進言的時候,隻是一味的阿諛奉承,取悅於他。
對於宮外的事,逐漸什麼都不知曉。
而遠離臣民,又聽不得諫言,哪裡還會得到平安。
如果老者單單說這些,李隆基也不會多想。
但接下來又指責他不該下令殺高、封二人,更不該逼迫哥舒翰出關。
甚至是還提議讓頗負名望的遼東軍趕緊過來平叛。
這番說辭,瞬間讓李隆基推翻了之前的猜想。
這些話絕對不是普通的山野百姓能說出來的,肯定是有人故意安排。
而安排的人也顯然不會是楊國忠,因為這話裡處處透著對楊國忠的不滿。
楊國忠不會傻到去教人說這些,更不會讓遼東軍過來平叛。
那麼出了長安以後,有能力搞出所有事端的是誰,不言而喻。
這讓李隆基先是感受到了透心的涼意,隨後生出了一股極大的憤怒。
越想越氣之下,忍不住對一旁的高力士怒問道“這一切的算計,你知不知曉,有沒有參與進去!”
高力士心中一凜。
他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李隆基和看出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李隆基打心裡認為高力士不會背叛他,隻不過是發現了端倪沒有點破而已。
見其低著頭不說話,氣得怒斥道“你是老糊塗了不成。
發現太子不妥,為何不早些言語。”
聞言,高力士先是一愣,隨後心中一陣苦笑。
原以為李隆基是看破他參與其中,沒想到又懷疑到了太子頭上。
這讓高力士一時更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解釋。
守在驛房外的陳玄禮聽到屋內的怒喝,眼眸微微一眯。
環視了一周看到吐蕃的使節因為餓得難受,正在拉著楊國忠訴苦,深呼吸了幾下,對身旁名為張小敬的心腹旅帥朝著那邊努努嘴,並且手上隱蔽地做了一個拔刀的手勢。
張小敬見狀,先是離得陳玄禮遠了些,隨後抽出一支箭矢搭在弓上射向了楊國忠,並且口中大喝道“楊國忠勾結蕃人,要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