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員小王正舉著強光手電,踮著腳扒在一堵坍塌了一半的石牆上。好奇地往洞裡麵張望。
楊浩宇心中狂喜,心中默默祈禱:但願真的是酒壇......
自打與柳青談過想讓古春參與到天坑二期項目中來並得到柳青的支持後,他一直在思考應該怎樣與古春談這件事情才好。
他手中根本沒有上談判桌的籌碼,怎麼開這個口呢?
如果找到了能夠佐證古寨春釀酒技藝的確是先民們帶進來的公共財富而不是某家某戶的私有財產,那,一切就好辦了。
楊浩宇顧不上洞中漆黑,三步並作兩步磕磕絆絆地跑了過去,所有下洞的人員也都被吸引過來了。
七八盞頭燈齊刷刷地照進斷牆後的石洞,洞中的景象一目了然。
是的!就是壇子!一排一排的薑黃色釉麵陶壇緊貼在石壁兩側,呈長蛇狀向洞內擺放而去!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楊浩宇的想象了!
他幻想過哪怕隻發現一個陶壇,裡麵殘存著些許古寨春的老酒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可是,這堵石頭堆砌的斷牆後,整個深不可測的洞穴內,竟然擺滿了完整無缺的陶壇!
如果這些壇子都裝滿酒的話,最起碼也會有兩萬斤酒體!
如此規模的古代酒窖,在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也能排名靠前吧!
會不會是都空的呢?
楊浩宇趕緊給大家交代了幾句注意事項,讓大家不要隨意觸碰和破壞任何東西,這才小心翼翼地翻過石牆斷垣進入支洞中。
歲月在陶壇的薑黃色釉麵上留下了肉眼可見的痕跡,那是恒溫恒濕的環境讓微生物群落聚集在缸麵,賦予了它彌足珍貴的厚重感和曆史滄桑感。
進到洞中後才發現,這個支洞外寬裡窄,呈漏鬥狀,深不見底,由外及裡越來越逼仄,能容下一個成人直立行走通過的洞道也就五百米左右。
前兩百多米的洞道兩側靠石壁處,被人為地打鑿或者堆砌成牢固水平的台階,台階上穩穩當當地對列擺放著近五百個大大小小的壇子,中間的通道寬約兩米,比兩邊的台階足足低上二十厘米左右,應該是專門用來搬酒運酒的,另外一個功能可能就是排水——若是遇見潮濕天氣,洞壁兩側的潮氣凝聚成水滴落下來,不至於在台階上浸潤,而是會滲透到更低的通道處,排出洞外,不至於讓洞中過度潮濕。
再看那些壇子,最大的將近半人多高,小圓口大粗腰,目測最少也能盛裝兩百斤酒體;最小的陶壇就像《水滸傳》電視劇裡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和武鬆打虎時出現的那種酒壺差不多,單手便可拿起,容量最多也不會超過十斤。
但令人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陶壇裡都盛裝著美酒。
它們大部分的壇口都隻蓋著一塊打鑿過的薄薄的、圓圓的黑色石板,石板下方並沒有密封,輕鬆就可以揭開,拿強光手電一照,可以看見裡麵空空如也,隻是壇子的內壁也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就在大家感到失望時,有人發現洞穴最裡側的十幾個壇子不一樣:它們被泥巴緊緊地封住了壇口,走近些,還能看見封蓋處外露的荷葉,基本上已經碳化了,觸碰上就化作灰塵,紛紛墜落。楊浩宇小心翼翼地抱起一個稍小一點的壇子,輕輕搖晃壇體,他明顯地感覺到了裡麵有液體在左右晃動!
楊浩宇內心狂喜不已,這真是如有神助啊!
就在這時,仔細觀察著洞壁的小周,突然又興奮地喊道,“楊總,您看!裡麵有好多的洞龕!”
洞龕本不稀奇,洞裡每隔兩米左右就鑿有一個洞龕,應該是先祖們為了照明置放油燈的位置。
但當楊浩宇隨著頭燈射出去的光束看過去,隻見洞道裡側的一麵石壁上,被人為地鑿出了幾十個大小不一的洞龕,這顯然就不是置放油燈的了,更像是神龕或者是置物龕。
走近去,才發現大部分的洞龕空無一物,僅有幾個洞龕裡擺放著古拙的青銅和石質酒器,還有一個洞龕裡擺放著一個精美的螺鈿漆盒。
這些都是三姓寨寶貴的財富啊!有了眼前的這些物件,就可以找出三姓寨的曆史線索,成為三姓寨悠久曆史的鐵證!
楊浩宇再一次叮囑大家千萬不要擅自觸摸甚至是挪動這些東西,尤其是神龕裡的酒器和那個螺鈿漆盒。
他激動地站在石龕前仔細地端詳著那個盒子,猜想著這個並沒有上鎖,隻是扣著一個青銅扣環的螺鈿盒子裡,到底珍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楊浩宇叫來隨行的小周,讓他再帶上一個人先返回地麵,聯係文物管理部門,讓他們趕緊派人來三姓寨進行勘察識彆,另外讓工程部派人下洞來,依然用石塊將這個洞口倒塌的石牆修複完整,在考古人員到來之前暫時封閉此洞。
“要不要再讓保衛科的人派幾個信得過的兄弟負責看守?”小周考慮問題很周全。
楊浩宇讚許地點點頭,“是的!保衛工作必須做到位!這是咱們三姓寨的血脈根源,在把它們完完整整地上交給國家之前,不能有半點閃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周心領神會,叫上一個同伴匆忙離去。
剩下的五六個人在楊浩宇的帶領之下,繼續在洞內探索。
大洞套小洞,橫洞套豎洞,洞洞不一樣,處處有驚奇。
但從整體來看,整個山洞裡麵都有恒溫恒濕的特征。要知道,洞外的三姓寨當下正是寒風凜冽的正月份,而這洞裡麵卻溫暖如春,大家身上厚厚的冬裝早就脫下來拿在手裡,哪怕隻穿著裡麵的毛衣,依然感覺汗唧唧的。
“這種環境完全符合洞藏酒窖的標準,最適合存白酒了!”
技術員小王的話讓楊浩宇眼前一亮。他立刻想起小時候父親曾經說過,他之所以喜歡喝古寨春,是因為它的醇厚,而古寨春之所以醇厚,就是因為用了天坑的水,還有三姓寨的山洞。
那時候的楊浩宇,壓根兒都想不明白,就和山洞能有什麼關係。
現在的他當然知道了:發源於神農架迷魂氹陰峪河那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獨特的水質,賦予了古寨春酒獨一無二的風味,而三姓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則為古寨春酒憑添了一絲醇厚。
楊浩宇讓隨行的人員彆忘了用粉筆沿途做標記,以免在縱橫交錯的洞道裡迷了路,自己則迫不及待地掏出小筆記本,快速地畫著草圖、做著記錄。
他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漢正街和薛啟瑞一起,忙完一天活後回到出租屋一張一張數著毛票時的場景。
在他的構想中,天坑底部上百畝近十萬平方米的平原會得到很好的保護,維持它原有的風貌和生態,人們可以在玻璃棧道上欣賞到坑底平原上的奇花異草、原始森林、露頭暗河。那場景一定讓人覺得自己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就像是《阿凡達》裡麵的場景一樣。
而天坑周圍的溶洞群——嚴格地說是東西兩側的溶洞群——因為天坑的左右兩邊也就是南北方向基本上沒有大的洞穴,都是斧砍刀切一般的懸崖絕壁。
東西兩頭的溶洞群,西頭的發現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古代的水利係統,已經立項建成一個博物館,而東頭的溶洞——也就是他現在正在探索的,原計劃是想在這裡建起一個懸崖餐廳,遊客們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俯瞰天坑的壯麗景色;還有溶洞酒吧,在五彩燈光的映襯下,讓人們沉浸在奇幻的氛圍中;而最重要的計劃就是要在這裡建造一個規模龐大的地下酒窖,用來儲存和釀造古寨春酒,讓這一傳承百年的釀酒工藝重新煥發生機。
這樣一來,整個天坑民俗風情園的內容就很完整很豐富了。
但剛剛發現的那個古代的酒窖,讓楊浩宇又開始擔憂了起來......
喜歡江漢朝宗請大家收藏:()江漢朝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