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要賬的人,很多,能好過嗎?
並不是誰都像金山灣韓小蕊和楊誌剛的漁船,每次都能滿載而歸,賺得盆滿缽滿。
到了年底,有的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欠加油站的加冰站的錢還不上。
於是很多人開始賣船。
很多船東不認識韓小蕊,但認識楊誌剛。
紛紛過來找楊誌剛,想要賣船,然後想來做船工。
楊誌剛這段時間,彆的事情沒乾,私下裡也了解不少當地的漁民情況。
他了解大部分船的情況,有點意動,但沒下定決心。
楊誌剛過來,韓小蕊商量,“小蕊,現在我名下有兩艘船,你名下有四艘船。按理說已經不少了,可現在很多朋友找上來,想要把船賣給我。”
“現在過年,已經兩個月份了,距離五月,還有三個月就休漁期了。你說我們現在買船,劃算嗎?畢竟買船就要雇船工,休漁期間,咱們也要發工資。”
韓小蕊聽到這話,笑了笑,“每艘船每次賺五萬,咱們一兩個月就能把船的錢賺回來了!”
“休漁期間,咱們發基本工資,出一趟海就夠了。這樣一算,咱們有越多的船,越多的船工,就能賺越多的錢。”
“當然了,我知道你現在擔心船多人多,責任也大,壓力也大,所以才會猶豫。”
楊誌剛聽到這話,點了點頭,“是的,出海打魚,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茫茫大海上,誰能預料是魚來的快,還是風暴來的快?”
這才是楊誌剛最擔心的。
韓小蕊拿過來一份資料,“楊叔,這是保險公司的人給我送過來的資料!不僅可以給咱們的船買保險,也可以給人買。”
“如果咱們的船和人一直平平安安的,自然最好,咱們就當這些錢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如果咱們的船和人出現了意外,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咱們先不說船,就是說給人買保險。海上作業風險比較大,所以保險費高一點。一個人一年交兩百塊錢,不管是受傷,還是沒了性命,都會有相應的賠償。”
楊誌剛看了看,“你也知道的,這東西,我也不懂!你有文化,而且還認識律師,讓他們幫忙看看。”
韓小蕊笑道:“我已經請南陽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幫我看了,這份保險合同還是不錯的。”
“至少是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最適合我們的,所以我想給所有的船工購買。”
“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這個禍什麼時候來?如果來了,有這份保險的賠償,再加上我們海產公司的賠償,金額相當可觀。”
“人沒了,家人很悲傷。可活著的人總要向前看,有這些錢在,至少可以讓船工的家人們經濟上沒有壓力。”
楊誌剛見韓小蕊極為推崇,“既然你說好,那我也同意。現在咱們來說說買二手船的事情!”
韓小蕊回答:“楊叔,咱們成立公司了,再按照船分錢有些複雜,而且船工也不好管理。”
“要不咱們就按照股份來,咱們把船折價,再拿出購買二手船的錢,兩者加起來看占多少股份。這個公司的法人是你,你負責管理,但是按照股份分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