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陣法去除,用寒氣衝了一下腦袋,讓自己變得非常的清醒。
呼……該怎麼辦?
這麼待著不是個辦法,去找淩憶吧……或許可以有什麼線索。
休息片刻,走出門外去尋找淩憶,卻發現淩憶並沒有像先前一樣在打掃。
也對,說到底也不需要一直打掃,如果真的一直打掃的話才是怪怪事吧?
這個寺廟並不大,淩憶可以去哪呢?
仔細想想,去處無非就是那幾個罷了。
按照這個寺廟的架構,也就隻有藏經閣,悟法室這兩個去處。
先去那所謂的悟法室過於明顯,我的打算就是先去藏經閣看看,至少如果淩憶不在藏經閣的話我也能看看這裡的佛經,這裡所放著的那些書籍。
我曾遊經一小鎮,有一童子長於水邊讀誦,為了避免躍龍門之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稍微學了幾個星期,倒也是算得著看懂那些文字了。
說來奇怪,此時我竟有些記不清,但我卻迷迷糊糊的好像記得,似乎有一個相貌堂堂的書生說“未曾想,竟還有一誕生不久的天生水中精靈想學人之語,倒是一件稀罕事。”
記不清樣貌,但記得他相貌堂堂,記不清聲音,卻記得其所言。
實在是好生奇怪。
藏書閣……
實在是大失所望,這一整個閣子竟然就隻有這個三十六本書,其中又有六本是說阿疑淩佛的偉大的。也不知書寫的人是抱有什麼樣的感覺的。
可是,我竟然感覺不到不適合?
這些書上所寫的的確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偉大。
書中所描寫的,是一個善惡分明,明清是非的人,說他是阿疑淩佛的“轉世”是佛之本我。
全心全意的為著蒼生百姓的人。
對於妖也是一種公正的態度。
人可吃妖,妖也便可以吃人,自然規律,恒久不變。
隻是,他並不忍心那些善良的人落於妖口,斬妖,是如此。
他不忍心那些天真未曾有過傷人之想法的妖被因為身體上的材料珍貴斬殺而救助。
在百姓口中他是一個大善人,無論是多小的事情他都會做,隻要會幫助到人,不會傷害到其他善良的人。
對於那些貪官汙吏,他選擇給一次機會,讓他們悟化,明白世間因果是平衡的,惡人自有惡報。
若是天不報,就由他來
還有無數個故事,如果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我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人,而這些確是在阿疑淩佛身上。
這下,我反倒不信了。
這算是一種刻板印象嗎?
我自嘲似的想到。
說到底我是不信的,於是我就把這六本書當做是小說來看,倒是爽快多了,將那主角看做阿疑淩佛實在讓我無法那般細細的品味。
無法細讀。
我就像是病了,心中有兩個想法。
突然出現的想法。
一個是阿疑淩佛是否有可能是一個好的?我來這裡是幫壞人做壞事?
一個是不過是擾亂我思考的障眼法,無需相信,當個笑話看看就行了。
按理來說,我的思想無論如何都應該是第二點的,至少無論如何,我不相信孔仁騙我。
然而現在我竟然又起了其他的心思。
我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往其中深探,發覺,原來我已經被影響到了。
我的思想,已經莫名的開始傾向於阿疑淩佛了。
似乎……是隨著時間加深的。
我加快速度將這36本全部看完,剩下來的30本分為五類。
佛經,故事,思法,解法,做法
後麵的那三個似乎是循環漸進的,先是思考佛法,何為佛?
佛是覺悟者,然而什麼是覺悟者?覺悟者所傳下來的這些佛法又代表著什麼?
思考,解釋,通過自己的理解,感悟,創造屬於自己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