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完顏銀術可、完顏折合等金兵將領看到李雲飛的人馬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立即抓住機會,又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鼓作氣衝上高地殲滅敵人。李雲飛、金彩雲、周百裡怕這種情緒影響戰鬥力,便帶頭振臂高呼,鼓舞士氣,麵對生死存亡,將士們也隻能拚命,但這次金兵似乎更加堅決,不懼死傷往山坡上衝,形勢十分嚴峻。
這時,北麵殺出一隊人馬來,打頭一女將,騎一匹青驄馬,持一杆亮銀槍,一襲青色戰袍,遠遠就認出是梁青蓮。原來是史進在北麵部署了兵馬等候婁室,不料婁室從南門東門突圍,他得知情況後,又一次派人去敦促華州的張宗諤在渭南布置重兵伏擊攔截,命梁青蓮領兵一萬馳援李雲飛,如果金兵逃跑,就一路尾隨追殺,務必消滅婁室!他自己與梁青山、時遷領兵趕赴高陵和櫟陽,阻斷金兵北撤道路,這次是布下了天羅地網,婁室是插翅難逃。
看到梁青蓮援兵到了,李雲飛部下將士頓時精神振作起來,李雲飛一聲令下,全體將士從高地掩殺下來,金兵紛紛退下高地,完顏銀術可慌忙組織軍力抵抗,赤盞暉看著梁青蓮一馬當先過來,連忙上前去阻擋。這梁青蓮怒目噴火,也不打話,舉槍就刺,凶狠無比,赤盞暉也是金國名將,那把梁青蓮放在眼裡,用槍輕輕一撥,試圖撥開梁青蓮槍頭,兩槍相碰,赤盞暉就感覺到自己輕敵了,這一撥不但沒有撥動梁青蓮的槍頭,自己的槍都險些脫手。若非臨戰經驗豐富,就這一下早把小命搭上了。赤盞暉驚慌中躲過這一槍,連忙提起精神來戰,梁青蓮越戰越勇,二十回合過後,赤盞暉就明顯力不從心,敗退下來,梁青蓮身後大軍掩殺過來,勢如破竹。完顏銀術可急忙組織兵力撤退,梁青蓮緊追不舍,李雲飛部也隨後跟進。
此時,完顏婁室的輜重部隊已經抵達臨潼,並在此處安營紮寨。當完顏銀術可的人馬趕到時,已近黃昏時分。而與此同時,梁青蓮和李雲飛等人也追至臨潼附近。眼見金兵已經安營,他們便選擇在不遠處設立營地,同樣安營紮寨起來。由於追兵緊緊跟隨,毫不鬆懈,完顏銀術可、完顏折合、赤盞暉等一眾將領紛紛前往婁室營帳中詢問應對之策。婁室思索片刻後說道“既然追兵如此緊迫,這意味著前方必然有伏兵阻攔。史進一直鎮守在北麵,而我們最終還是需要向北行進,因此可以推斷出北麵必定有重兵防守。如今,高陵、櫟陽一帶的道路很可能已經被史進封鎖,那麼我們唯一能夠通行的道路便是渭南了。”聽到這裡,赤盞暉不禁擔憂地表示“華州張宗諤的軍隊如今也擁有數萬兵力,如果我們選擇走渭南這條路,恐怕會麵臨更大的危險。而且,上次搶劫咱們財物的正是這個張宗諤啊!”然而,婁室卻安慰他說“張宗諤厲害,也遠遠比不上史進。大家不要過於疑慮,各自回營寨做好防禦工作,以防敵軍來襲。明日一早,我們就出發前往渭南。”眾人聽後,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還是決定聽從婁室的安排。於是,他們紛紛返回自己的營地,加強戒備,準備迎接第二天的行程。
梁青蓮、李雲飛看金兵安營位置極佳,易守難攻,且布局整齊合理,防守嚴密,也不敢輕易造次,所以一夜相安無事。次日一早,金兵就拔寨而起,繼續東進渭南。選擇這條道路也出乎梁青蓮、李雲飛的意料,因為明知前麵有張宗諤攔截,卻偏要走這著險棋。梁青蓮忙派了快馬前去通知史進,自己這邊領兵繼續尾隨金兵。
金兵的前進速度明顯加快,還沒到中午,他們就已經越過了渭南。這讓梁青蓮感到困惑不已張宗諤為何沒有出手阻攔?李雲飛同樣感到十分奇怪,他們經過了好幾個險要的路段,卻沒有遭遇任何伏兵。眼看著金兵即將離開渭南,他的心都快急得跳出來了。
婁室順利地通過了渭南後,立刻做出了判斷——張宗諤肯定在前往下邽和蒲城的路上設置了伏兵,但此時的華州必然空虛。於是,婁室下令向華州方向繼續加速前進。申時左右,金兵就從距離華州城北十餘裡的地方進入了同州境內。一路之上,果然沒有看到一個敵軍的阻攔,進入同州後,婁室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梁青蓮和李雲飛帶領著將士們一路緊跟金兵,一直追到了同州的邊界。同州是金兵的控製區域,他們不敢輕易冒險追擊,隻能無奈地停下腳步,眼睜睜地看著金兵逃脫。
回到華州城外後,梁青蓮和李雲飛感到十分沮喪和失落。他們原本充滿希望能夠一舉消滅金兵,但最終還是讓他們逃走了。懷著沉重的心情,他們決定在華州城外安營紮寨,暫時休整一下。
梁青蓮和李雲飛帶著滿腔的憤怒進入了華州城。他們想要找張宗諤問個清楚,為什麼沒有及時支援他們,導致金兵逃脫。當他們來到張宗諤的府邸時,卻發現他並不在那裡。經過詢問,他們得知張宗諤已經率領軍隊前往蒲城,去阻擊金兵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個消息讓梁青蓮和李雲飛更加氣憤。他們覺得張宗諤舍近求遠去蒲城毫無道理。現在,他們不僅失去了消滅金兵的機會,還可能麵臨更多的危險。梁青蓮決定親自去找張宗諤,要求他解釋清楚這一切。她要讓張宗諤明白,他們不能就這樣白白放走敵人。
次日一早,梁青蓮讓李雲飛、金彩雲領大隊兵馬先回京兆府安撫百姓開展相關工作。自己帶周百裡一起領兵一萬往蒲城方向去尋張宗諤。
卻說這張宗諤心中暗自揣測,料定金兵必定不敢選擇渭南華州這條路,而是會在零口鎮北上蒲城,而一旦到達蒲城,則必經金粟山。想到此處,他不禁心中竊喜,仿佛看到了堆積如山的財寶和滿載而歸的景象。於是乎,他早早就率領重兵埋伏於金粟山上,焦急地等待著金兵的到來。然而,當他收到快報稱金兵已從華州城北進入同州時,已是深夜時分,萬籟俱寂。張宗諤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懊悔不已,長歎一聲“唉!”他本以為自己的判斷準確無誤,但沒想到金兵竟然走了另一條路,讓他空歡喜一場,心情沉重如鉛。他深知這次行動失敗完全歸咎於自己的誤判,如果不能及時挽回局麵,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收拾行裝,帶領隊伍匆匆往回趕,希望能夠彌補過錯。
此時已是巳時,張宗諤的軍隊終於抵達下邽縣。然而,他們驚訝地發現,史進的部隊早已到達此地。張宗諤心中一沉,知道自己來晚了一步,趕忙前去拜見史進。
見到張宗諤,史進臉色陰沉,斥責道“張宗諤,你竟敢自作聰明,違抗聖旨,致使婁室那老賊逃脫,真是罪該萬死!”張宗諤嚇得臉色蒼白,連忙跪地求饒“陛下,請恕罪啊!罪臣已經知錯了,願意戴罪立功,懇請陛下饒恕我的罪過吧。”
史進哼了一聲,說道“念你曾經為大興基業立下過功勞,暫且留下你這顆腦袋。婁室那老賊帶著輜重在路上走不快,此刻應該還在同州。我命令你立刻帶領軍隊殺進同州,抓住婁室,或者攻破同州城,這樣或許可以免除你的死罪!”張宗諤深知這個任務艱難無比,但此時此刻他已彆無選擇,隻能慌忙領命,迅速整頓軍隊,向同州進軍。
張宗諤的人馬剛走,梁青蓮、周百裡的人馬也趕到了這裡。見著史進,梁青蓮就劈頭蓋臉地數落起張宗諤來,史進看著梁青蓮火氣騰騰,就笑著安慰道“彆生氣了,再說他也不是故意要放跑婁室,我讓他去攻打同州了,著他捉拿婁室或者奪取同州將功贖罪。”梁青蓮驚愕道“你怎麼這樣對他啊?他手裡也就二萬兵馬,況且不全在這裡,這不等於讓他去送死嚒!”史進笑道“看你怒氣衝衝,怎麼又擔心起他來了?”梁青蓮白了史進一眼道“那也不至於讓他去送死啊!”史進拍拍梁青蓮肩膀道“放心吧!我老早就派飛馬去了潼關,著史斌派兵極速進入同州,我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將領去送死呢!你來得正好,你就帶著你的人馬尾隨張宗諤進入同州接應。我也要馬上離開這裡北上蒲城,再殺進同州阻斷婁室退路。”
聽到史進這般安排,梁青蓮才滿意地笑了,她欣然領兵奔同州去。
卻說張宗諤雖然是接了旨,但心裡一直沒有底,他清楚就憑他這點兵馬進入同州也是送死,抗旨不去也是死,橫豎都是死,戰死沙場總比被斬首好一點,所以硬著頭皮領兵進入同州。剛進入同州地麵,張宗諤的心便懸到了嗓子眼兒,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
這時,一旁的副將廖中天卻一臉神秘兮兮地湊過來,壓低聲音對他說“將軍,您真打算就這樣去同州送死嗎?”張宗諤瞥了廖中天一眼,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慮。他知道這個廖中天平日裡鬼主意多,不知道這次又在打什麼算盤。
“哼!你這小子,又想玩什麼鬼花樣?”張宗諤冷冷地問道。
廖中天嘻嘻一笑,露出狡黠的笑容“將軍,我這點小心思哪能逃過您的法眼呢?不過,我覺得咱們沒必要這麼老老實實去送死啊。”
張宗諤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少廢話!老子今天去同州未必就是死路一條,皇上禦駕就在身邊,潼關、華陰緊貼著同州,那裡陳兵數萬,難道他們會眼睜睜看著我們去死?”
廖中天連忙點頭稱是“將軍說得對,但是如果我們能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躲過皇上和潼關兵馬的控製,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豈不是更好?”張宗諤心中一動,不禁好奇地問“哦?你有何妙計?說來聽聽。”廖中天嘿嘿一笑,湊近張宗諤耳邊,低聲說道“將軍是擔心皇上就在身邊監視著,潼關屯有大軍控製著,無法脫身而已。其實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同州地麵,皇上已經監視不到了,這個地方直線南下到華州才三十裡地,我們突然神不知鬼不覺南下,很快就到了華州。回到華州還有什麼好怕呢?我們可以立即隱退進秦嶺山裡,皇上根本就奈何不了啦!山裡我們儲備了大量財寶,幾輩子也消耗不完,為什麼還要繼續為彆人賣命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其實張宗諤又何嘗沒有這樣的想法呢?但他始終覺得自己無法與史進抗衡。回憶起過去曾有好幾次與史進較量,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最終,無奈之下他選擇了投靠史進。自從投靠了史進之後,他才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如果當時他沒有選擇投靠史進,或許至今仍在秦嶺山中打轉。如今史進已經稱帝,其勢力更是難以撼動。麵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做任何事都需要格外謹慎。作為一個皇帝,格局不會那麼小,如果真要自己死,大可立即就地正法,又何必費此周折,分明是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立點功免了死罪也可以服眾。想到此,張宗諤就覺得此行不會死,而且是給了自己活路。於是他厲聲斥退廖中天,並警告他以後不許再胡說八道。廖中天討了個沒趣,灰溜溜走了。
儘管張宗諤想到了史進不會害自己,但依然不敢全速向同州城靠攏,他壓慢進軍速度,小心翼翼前行。後麵跟進的梁青蓮都要追上他了,但不想過早暴露自己,就也跟著放慢了行軍速度。倒是史斌派出的一萬潼關兵馬雷厲風行,他們閃電一般飛速進入同州境內。領兵的是大將欒廷玉和副將司馬寅生。這個司馬寅生就是留守華陰的那個指揮使,上次立了大功,史斌破格提拔他為義勇將軍,就帶在身邊培養,這次出征,史斌有意想鍛煉一下他,就讓他以副將名義協助欒廷玉。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司馬寅生就是大膽,一進入同州地麵,也不去考慮其他軍隊在什麼位置,就單方麵對朝邑縣發起攻擊,這朝邑縣隻有一千金兵守把,看到上萬大軍突然攻打過來,早已驚慌失措,一麵組織防守,一麵派出快馬去同州城討救兵。司馬寅生看著求救的士兵過去,也不攔截。欒廷玉不解問道“這分明是討救兵去,為何不攔截?”司馬寅生笑道“守兵最少,攻城都是不易,且代價很高,不如讓他救兵來,我們隻在路上伏擊,輕鬆可勝。救兵被消滅了,守城將士必定膽寒,此時再返身破城就容易得多。”欒廷玉大喜道“後生可畏吾衰矣!”
卻說完顏婁室此時尚在同州城裡,他的兵馬還屯在城外,到了同州,他是心放寬了,計劃休整兩天再走。可偏偏這時有探馬報來,說下邽方向發現大隊兵馬進入同州境內,相距隻有二十裡了。婁室大驚,想著敵兵敢追進同州,必是有備而來,得趕緊把輜重物資先轉移出去,於是就傳令輜重部隊立即起兵北去。大軍剛啟動,又有朝邑方向求救士兵報來,說朝邑遭到大隊兵馬攻擊,危在旦夕。婁室感覺到事情極端不妙,潼關方向敵兵也出動了,那麼昨天沒看到張宗諤身影,一定是出蒲城堵截澄城、合陽方向了。他立即留下完顏銀術可、完顏折合、赤盞暉等將領領兵兩萬配合同州守軍守護同州,自己領輜重部隊改道東去,就近到彎穀鎮渡過黃河進入河中府地麵再北上,搭不上渡船的繼續沿黃河北上到夏陽鎮再渡河。
看著婁室輜重部隊出發,完顏銀術可立即令完顏折合、赤盞暉領兵兩萬到城西的沙宛鎮拒敵;令同州副將童淩領兵五千馳援朝邑。這童淩也是宋兵降將,他手下原本都是宋兵,因為武藝高強,為人也比較機警,深得同州守將赤盞平賞識。
軍情緊急,童淩領兵馬不停蹄趕到朝邑,一路並無阻擋,眼見城池就在眼前,以為敵兵走了,冷不防小山丘那邊轉出欒廷玉的兵馬來攔住去路。童淩毫無懼色衝了過去,欒廷玉立即上前接戰。雖然童淩武藝高強,但與欒廷玉對決一點便宜也占不到,二十回合就有點手忙腳亂了,被欒廷玉抓住機會一棒打翻,早有士兵上前將他捆了。
主將被捉,部下大亂,司馬寅生就立即大喊道“都是漢人,不為金狗賣命,投降免死!”這些士兵果真都丟掉兵器投降了。司馬寅生來到童淩麵前道“看你的部下都投降了,你自己怎麼考慮?”童淩道“為金人做事也是不得已為之,實非真心,如能夠寬恕過去犯下的罪行,願意跟隨將軍效命將功補過。”司馬寅生厲聲喝道“你說的可是真心話?”童淩信誓旦旦道“小人說的都是真話,如有虛假,天打雷劈!”司馬寅生點頭道“我就先信你一回,來啊!給他鬆綁。”
早有士兵過來給童淩鬆綁,童淩解綁後,慌忙拜謝了司馬寅生和欒廷玉。司馬寅生道“眼下就有立功機會,你且去賺開城門,出其不意把金兵都殺了。這裡的守兵一多半和你們一樣都是漢人,儘量不要殘殺他們,勸他們歸降。”
童淩欣然接受命令,立即整理好自己的隊伍,來到朝邑西門城下,守城將士見援軍來了,馬上開城門放了進來。童淩登上城頭,仔細地巡查了一圈。他注意到,這座西門竟然有二百多個守兵,但其中金兵僅有五十來人,其餘大部分都是降兵。童淩向自己的部下打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們行動起來。這些士兵立刻分散開來,悄悄地走到那些金兵身旁。這些金兵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甚至還沉浸在夢鄉之中。突然之間,刀光劍影閃過,這些金兵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他降兵則驚惶失措,不知所措,現場一片混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童淩站在城牆上,高聲喊道"我們都是漢人,何必為金狗賣命?現在正是反戈一擊、重新做人的好時機!你們若能及時醒悟,立刻歸降,便可免遭殺身之禍;倘若一意孤行,必將和這些金狗一同遭受滅頂之災!"聽到這番話,這些降兵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為何沒有遭到屠殺。於是,他們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饒,表示願意歸順。童淩見此情形,心中大喜,連忙命令手下的士兵以同樣的方式迅速解決掉其他城門的守衛。沒過多久,整個朝邑縣便完全落入了他們的掌控之中。
童淩馬上派手下人去通知欒廷玉,告訴他縣城已經被他們控製住了,金兵全部被殺光,其餘的都投降了。欒廷玉聽後大喜過望,心裡對這位司馬寅生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問道“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一切聽從您的安排!”司馬寅生沉思片刻,隨後點了一千名士兵,命令一名指揮使帶領他們進入朝邑縣城。當這支軍隊進入縣城時,司馬寅生詳細地向這名指揮使部署了推行大興新政、安撫百姓等具體任務,並要求他嚴格執行。完成這些安排後,司馬寅生自己則率領著童淩的軍隊離開了朝邑縣。
路上司馬寅生與童淩並馬而行,他笑著對童淩道“童將軍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童淩謙虛地說“這一切都是大人您的功勞,如果沒有您的教導和支持,我也不可能完成任務。”
司馬寅生微笑著搖了搖頭道“童將軍過謙了,此次任務能如此順利地完成,皆是因為童將軍的勇敢與智慧,相信不久之後,皇上定會重重賞賜於你。”
童淩感激涕零道“多謝大人的誇讚,末將定當不負皇上和大人所托。”
司馬寅生感慨萬千地說“我們大興的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心懷天下,大興的新政都是真正為天下蒼生考慮,所以才能夠得到百姓們的擁護。而我們作為大興的將軍,更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為皇上儘忠職守。隻要我們做出成績,就一定會得到皇上的賞識和提拔。”
童淩聽了,不禁心潮澎湃,激動地說“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會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辜負皇上和大人的期望。”
司馬寅生欣慰地點頭笑道“好!很好!童將軍果然是個識大體之人。不過,本將軍還有一事要囑托於你。待你回到同州後,隻需按照我的指示行事即可。”
童淩連忙問道“請大人明示,末將一定照辦。”
司馬寅生湊到童淩耳邊,輕聲說出了計較來
喜歡大興英烈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興英烈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