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李衛國和他的父親李大江以及二叔李大河,三人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信托商店的路途。
他們希望能在那裡淘到一些稱心如意而且實惠的家具,為新家增添幾分溫馨。
李衛國三人沒去過信托商店,都不知道裡麵有什麼門道,三人邊走邊打聽,也對信托商店有了些了解。
信托商店,後世人們叫典當行;解放前稱為“當鋪”,如今在四九城不少地方能看到它的影子。
原來是舊社會“剝削、壓迫”窮苦老百姓的行業。
也就建國以後,全國許多城市恢複了類似於“當鋪”的行業,不過名稱變得好聽了“信托商店”,但其功能仍然是拾遺補缺,救窮、救急。
與典當行不同,信托行的業務以代營為主,為托銷、托購雙方穿針引線、搭橋掛鉤。
信托商店一般分為售品部和收購部兩塊兒,售品部負責展示和出售,收購部負責收購和寄賣。
人們要出售暫時不用的新舊物品,信托商店就根據市價,並參考物品的新舊程度做價收購。
假如是寄賣的物品,“委托”商店出售的價格也是雙方協商而定,店方無權變動。
物品賣出,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沒有賣出,可以原封不動的拿回,無需交費。
信托商店對舊貨的經營通常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客戶將舊貨送往信托商店,委托商店代賣。
商品價格按“舊不超新”的原則,由雙方協商並按質論價。
待商品售出後,商店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其餘貨款歸還委托顧客。
另一種是商店收到商品後,根據商品情況或依照客戶的意願,由商店直接作價收購,作為自營商品進行銷售。
如今四九城的東城有東單、東四、北新橋等地方有信托商店。
西城有西單、西四、宣武門等地的信托商店。
南城的花市、前門、廣安門也存在信托商店。
北城過了地安門也有。
信托商店的經營商品以舊貨為主,進行商品的二次交換,調劑餘缺。
按照經營範圍的不同,原來的信托商店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收售雜項的,從照相機、工藝品、手表到服裝、皮鞋、帽子、衣服等,如東四、菜市口、天橋、前門等。
另一類是收家具的,床、桌椅、箱子、衣櫃等,如東華門等。
還有一類收售自行車,包括整車、自行車配件的,如北新橋信托。
人們把東西放到信托商店來賣的緣由五花八門
有手頭緊的,想換倆現錢花花;有結婚的,想賣掉舊家具換套新的;也有搬家了,老物件沒法處理的……
當然,有賣就有買的。
這年月,逛信托商店也成了不少人的愛好,有時不為買,隻為逛。
有些眼尖的主兒,往往還能淘到“寶貝”。
這個年代的信托商店的售貨員態度可能比較冷淡,對顧客愛搭不理,往往是顧客看好了就買,問多了可能會得到“一問三不知”的回應。
而且信托商店的老板或負責人的身份多種多樣。
有的可能是具有商業經驗的商人,這樣的人,他們了解市場需求和商品價值,能更快的買賣商品。
也有的可能是普通的經營者或管理者,負責店鋪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對買賣的東西一竅不通,所以去信托商店也會遇到不同的待遇。
一問三不知,那更是常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