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如昔日三元極真界中的某種場景的複刻,但是伴隨著楚維陽以這樣的方式將己身的名號真正書就在那一卷《玉冊》之上的時候,霎時間,漫天的玉光清輝再度倒湧而來,將楚維陽懸照在半空的靈光之身形儘皆籠罩在了其中。
仿佛原本靈動的幻影在這一刻化成了某種玄虛的烙印一般的概念。
這是此時間光陰流轉裡真正發生的一切被《玉冊》烙印的過程。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那被楚維陽長久的筆走遊龍般反複書就符籙篆紋的靈符紙的一角,忽地從長久以來朦朧籠罩的鎏金色神華之中顯照在諸修的視野注視之中。
那好似是經篇本該有的標頭之處。
而這一刻的楚維陽,尚還保持著揚起手,捉著符筆朝著《玉冊》之中點去的姿勢,但是在這一刻,那漫天的玉光清輝、鎏金神華、萬蠱血墨,三種截然不同的流光在楚維陽的麵前調和成了真正純粹的極致玄色。
進而,這一道玄墨在《玉冊》的洞照之下,驟然間鯨吞著四麵八方的翻騰之諸炁,旋即渾如光雨一般灑落,待得那一道道墨點正怦然間滴落在那一頁靈符紙標頭處的時候。
霎時間,接連數枚依循著那經篇的符籙篆紋一般無二的,完全由楚維陽以一己之力推演而出的篆字,在玄色的墨點之中暈散開來。
《玄河法祖元說九煉三合歸元血靈篆籙秘典》
而在這樣的篆紋自然而然的顯照在人世間,顯照在所有將目光隔空映照而來的諸修注視之中的時候,更有著不少的玄色墨跡,在這一刻打落在了這張寬大靈符紙的邊沿處,漸漸地,伴隨著這些墨跡的暈散。
整麵靈符紙上,那玄色的墨跡在四麵的邊沿處,化成了層層疊疊的雲紋,隻是與尋常的雲紋所不同的是,這原本簡明的紋路之中,不時間更有著異種的紋路在其間甚為相諧的一同勾勒而出,隻是教人再看去時,那些異種紋路便已經描摹成了花鳥魚蟲的樣子。
更準確的說,伴隨著楚維陽的道法經篇的神韻暈染,這些花鳥魚蟲儘都是巫蠱化的模樣,而偏生也正是伴隨著這些萬象群生的顯照,交錯浮現在層疊雲紋之中,連帶著,這縹緲的雲紋再看去時,竟也似是甚麼焰火的汪洋在翻騰著靈光。
妙,妙極,妙不可言!
倘若說,早先時尚還隻是一二修為高卓之人,能夠透過那微茫的神韻,感應到楚維陽到底在做著怎麼樣的大好事情的話,那麼這一刻,道人所著錄的書經被得以“天賜經名”,便已經是天地諸炁與諸道在以自然而然的力量凝聚,錨定著這部書經的無上品階!
而且,並非僅隻是元典!並非僅隻是一道完整修途的元典!
那躍然於紙上的字跡,更有著“血靈篆籙秘典”的字樣,這意味著,哪怕不修持著楚維陽所書就的這一經篇,而是純粹的極致於楚維陽這從無至有所創出的符籙篆紋,將此視之為一部完整的無上篆法,那同樣是一道通衢的路。
甚至,考量到楚維陽在將經篇推演到初入金丹境界的時候,雖然已經戛然而止,但是那穩穩牢牢駐足在金丹境界之中所展開的錨定形神之圖錄,卻已經完整的將最為根基的底蘊摸樣延展了開來。
那些符籙篆紋交織與熔煉而成的形神圖錄,或許便已經是修法與篆法之間融會貫通的一步。
在這恰到好處的戛然而止的留白之中,那是甚至比經篇本身所書就的神韻更為深遠的餘韻!
兩種無上級數的道統的通彙貫通,哪怕這條路仍舊遮掩在朦朧霧靄之中,但僅隻是想到這樣的一道方向,便已經足夠教人浮想聯翩。
秘典。
秘傳之典。
而直至此刻,楚維陽像是才回過神來,從維持著符筆揚起手點出的姿勢得以恢複了過來,他直至此刻才低下了頭,看到了那落在了紙麵上的天賜經名,看到了那伴隨著紙張邊沿處的玄色墨痕化成的雲紋靈紋連綴成的紋路。
這些紋路緊緊地鎖住了靈符紙上那繁盛的幾乎要滿溢出來的神韻,而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更有著四麵八方的元氣瘋狂的朝著蟾宮之中灌湧,並且在這一過程裡更進一步的滋養著這一頁書經的原本。
某種淺淡的鎏金顏色在這一過程之中,從那一枚枚血靈篆紋之中顯照出來,並且裹挾著那種金丹境界的恒常不易的神韻,均勻的暈散到整張靈符紙中去。
饒是曆經了諸般,見慣了大場麵的楚維陽,此時間饒是不禁更進一步的有所感慨,這寶仙九室之界的天意,未免也太容易“垂青”於人了。
而正這樣念想著,倏忽間,楚維陽複又悚然一驚。
或許,也是因為,真正修持到了楚維陽這一修為境界的時候,已經很少有金丹境界的修士,能夠在性命本源的層麵,再度被稱之為人了。
這一閃瞬間無端的感慨,驟然間教楚維陽無端的生發出了滿蘊喟歎的歎息聲音。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聲音之中,伴隨著海量濁煞元氣的灌湧,尤其是伴隨著更多隨著元氣一同灌湧而來的,那些玉光清輝與鎏金神華化成的豐沛兼且精純的靈韻,在已經短時間內,教一頁書經無法承受的頃刻間。
伴隨著此刻楚維陽全數精氣神與這一頁書經之間的緊密牽係,霎時間,海量的元氣與靈韻一同朝著楚維陽的肉身道軀灌湧而至。
水到渠成一般,隨著那一聲歎息聲音仍舊在天地間回旋兜轉,再度教這漫山遍野之間的諸修展露出各不相同的神情變化的時候,楚維陽便這樣輕而易舉的越過了一道門扉,其在仍舊衝霄而起的磅礴神韻之中顯得並不起眼的修為境界,已然順理成章的躍入了丹開六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