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善導大師要弘二門10_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 > 第65章 善導大師要弘二門10

第65章 善導大師要弘二門10(1 / 1)

咱們繼續介紹善導思想。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句點睛之筆,是善導大師的原話,釋迦牟尼佛從《觀無量壽經》開始,一直到最後結尾,雖然說了定散兩門的各種好處、各種益處。“雖說定散兩門之益”,這個“雖”字很重要,雖然一般後麵都是要加但是,都有一個轉折的意思在裡麵,又或者說有更深層次的、更深入的意思在裡麵。

定散二門,定善門就是前麵的十三觀日想、水想、地想、寶樹、寶池、寶樓啊一直到後麵的佛像叫依報觀、真報觀都有。如果能夠觀阿彌陀佛真身觀,能夠在這個觀想中間觀想到阿彌陀佛的真身,那就成功了啊!這個成就不可思議,絕對是大福報、大智慧啊!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有任何猶豫、不要有任何懷疑。當然真的能夠觀想阿彌陀佛真身成功,你已經智慧開了,雖然壽命還沒有結束,但是這已經不是凡夫的智慧了啊!這是定善門的利益。

散善門就是講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果能夠把這些做到,能夠於至誠心、於真心、於回向發願心中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將此淨業三福所修一切善心皆至誠回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都可以往生,這是散善門的利益。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就是這兩門的利益,這不是非常好嗎?這不是很完美嗎?沒錯,非常好,很完美。但是前麵有個雖說,還有更好的,還有更完美的。這應了咱們一句傳統的話,叫“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還有更好的,還有比這定散二門有更大利益的,所以善導大師說,釋迦牟尼佛講定散二善,他心裡望著的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立於聖道門而望淨土門,立於要門而望弘願門一一阿彌陀佛本願之門。

“望”,大家知道站在這兒,眼睛是盯著遠處的地方,這叫望。釋迦牟尼佛知道我們未來世末法眾生執著於自力法門,難舍驕慢之心、難舍通途觀念,各種妄念就更加多,所以修自力很難。他就要引導我們,讓我們去考慮,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這些話的時候,是站在我們未來世、五濁惡世、末世凡夫的立場之上,但他不是永遠站在那裡,他先從我們的角度考慮,很大的鋪設、很大的鋪墊,最終的目的引導我們一起跟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把眼光投到遠處,投到最究竟的更利益的方向一一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眾生,發願要接引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讓我們五濁惡世的六道凡夫可以速出輪回、永脫生死。望佛本願,誰來望?釋迦牟尼佛來望,望到哪裡去?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始講這部《觀無量壽經》的時候,他心裡的目的就是要講阿彌陀佛的本願,乃至整部經從頭到尾都貫穿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從一開始婉轉的鋪墊,後來慢慢地用文字來描述這個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受不取,到最後,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從頭到尾慢慢的、越來越清晰,貫穿著要表達阿彌陀佛的本願。何以知之?從哪裡分析出來?

第一,韋提希夫人在王宮裡麵遭受囚禁,她心中想著的是阿難啊,你能不能來慰問我?能不能來看望我?但是釋迦牟尼佛本尊不請自來,韋提希不敢想象世尊能來,退而求其次。世尊的侍從多聞第一阿難,你來看看我吧,我這太苦了。世尊卻不請自來,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出,為什麼?世尊來,就是帶著阿彌陀佛的本願,持名念佛,但以佛力,必定往生,他要想說這個。

第二,等到韋提希夫人求生無憂淨土的時候,世尊就在眉間放光,然後攝十方佛土與頭頂的光台之中。佛力加持,讓韋提希選淨土。韋提希夫人當時是個凡夫啊,那數不清楚的淨土,她憑什麼一下就能夠選中西方極樂世界?就她那凡夫的智商,她能夠看明白西方極樂世界,跟其他淨土世界的好嗎?淨土有無量無邊個,好的宇宙有無量無邊個,穢土也有無量無邊個,憑什麼韋提希一介凡夫就能夠一下把這個最好的西方極樂世界給摘出來?方麵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最好,另外一方麵是世尊特地加持,引導韋提希選這個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世尊心裡,他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十方佛土雖然清淨,但是不容易往生啊!因為那些清淨淨土的佛沒有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以名號救度造惡凡夫,沒有像法藏比丘一樣發這四十八個大願,這四十八個大願統攝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善眾生、惡眾生通通都可以攝受,所以世尊特彆用神力加持。故意略微的隱沒一下其他淨土的優勝,使西方淨土在世尊的加持之中,很快就能讓韋提希的肉眼凡胎看到,並且一下選中。善導大師解釋說十方佛土,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十方諸佛淨土好的這些諸佛的宇宙,所有這些精華,我們想要拿這些比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沒可比性。這說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韋提希夫人說“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她說完這話,世尊便微笑放光,這也是釋迦牟尼佛欣望彌陀本願的緣故。善導大師解釋說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看到韋提希夫人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且還請世尊給他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這個完全乘了釋迦牟尼佛本尊的心意,同時又顯了彌陀四十八大願,乃至顯彌陀根本十八願。

第四,乃至十三定觀,觀觀都望佛本願。比如第七觀世尊欲說除苦惱法,剛準備說,阿彌陀佛便應聲來現。所謂的除苦惱法,在世尊的心中便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或者再說的精確一點,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除苦惱法,但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明了、並且三根普被的除苦惱法,在釋迦牟尼佛心中,他認為便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善導大師說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什麼意思?娑婆化主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咱們這些愚昧的娑婆世界的眾生,他心中是望著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望著念佛往生這個法門。而安樂慈尊說的就是阿彌陀佛安樂慈尊,阿彌陀佛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明白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眾生的根性,於是互相配合,馬上影臨東城,應聲來現。兩土世尊為度眾生心心相印啊!人家說一個眼神馬上就明了,這根本就沒有眼神,這邊說,那邊立馬就應心而現身,釋迦牟尼佛心中想的便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第五,比如第九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善導大師有解釋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他為什麼隻攝取念佛的人呢?因為念佛隨順了阿彌陀佛的大願、隨順了法藏比丘因地修行時所發的本願。果地名號的光明,成佛了,這就是果,在果地上麵,阿彌陀佛無量的光明攝取因地本願所示的念佛行法,因果相吻合、相契合,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第九真身觀也是望佛本願。

第六,真身觀是前麵十三定觀的核心,第九觀真身觀既是望佛本願,則十三觀觀觀皆是望佛本願,皆為念佛而說。

第七,九品眾生皆是凡夫,這個善導大師說了凡夫入報。《觀經四帖疏》裡麵,善導大師明確指出,九品往生皆是凡夫,卻得阿彌陀佛極樂報土啊!凡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直接進入阿彌陀佛極樂報土,善導的原話是托佛願,以作強緣。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大願之力,做非常強大無比的增上之緣,所以九品皆是望佛本願而生,否則凡人不可能入報土。

第八,下品三生也可往生,下品三生的這些人都是五逆十惡,破戒之人。跟他們講稱念彌陀名號,十聲乃至一聲能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更是直接說明彌陀本願《觀無量壽經》的內容雖然講得非常廣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世尊心中有一條不變的線索、不變的思維,那就是望佛本願釋迦牟尼佛,望佛本願的目的是要把當場、現場聽世尊講法的,把未來末世觀看研讀《觀無量壽經》的眾生的注意力引導過去,讓眾生也跟著世尊一起望佛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善導大師解釋了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釋迦牟尼佛的心意,是要讓我們眾生一心一意,不折不扣的專稱阿彌陀佛的佛號,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喜歡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虐哭渣父子,前妻她驚豔全球 官場巔峰路,我爸那麼多 時空織語者 徒弟不要惹事,為師不下山 少爺不做總裁學做起了飯2 離婚後,我竟然長生了 歪歪人生路 為了家族我隻能一門三不絕 開局耐餓王,你家狗子吃不飽吧 靈氣複蘇,我躺平就能種田去